近年来,少数备受追捧的超大型股票在美国和亚洲新兴市场表现强劲,在股市中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这为专注于选择成长股的投资者带来了有利环境,但市场上许多“失宠股”继续被冷落,只有少数表现良好的股票除外。
2020年,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赢家和输家之间的巨大差距已经扩大到了一个明显不合理的水平。11月疫苗研发成功的消息加速了市场轮动,但我们认为这些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
至于如何推进这种轮换,我们已经确定了未来几个月和几年可能出现的十个潜在主题。
1. 利好消息已被股价消化
股市很可能继续受益于财政刺激措施的持续积极影响,但也将面临三大不利因素,包括:高估值、利率大幅下降空间不足、政府债务高企。
归根结底,估值是预测长期回报的最佳指标。现在,许多股票和大多数主要股指都接近历史高点。这不可避免地使市场更容易受到负面消息的干扰。
2. 价值回升的重要机会
长期以来,市场一直无法区分基础条件优秀的低估值优质股票和商业模式存在周期性或结构性障碍的股票。这种情况持续很长时间是不寻常的。
2020年11月初,经历了1999-2000年科技股的大泡沫,整个市场的估值差已经到了极点。新冠肺炎疫苗的利好消息和美国政治不确定性的消退,似乎是促使市场主力加快调整的因素。
然而,我们发现随后的轮换只是估值倍数的一个相当温和的回归。对于被忽视的股票来说,要升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估值偏高的增长股泡沫恐将爆破
另一方面,活跃股票的许多溢价估值已经充分反映了市场的预期定价。除非实际业绩与预期完全吻合,一旦有任何负面消息,股价就会下跌。
我们认为,投资者陷入了“赢家通吃”的误区。虽然这种做法在过去十年中相当成功,但今后不太可能重演。由于许多“精选”股票的估值处于极端水平,投资者对这些股票设定的增长预期门槛也相当高。
4. 美股估值处于50年来最高水平
过去几年,美国市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主要是由少数指数权重股和越来越多的主题股推动的。因此,美国市场也有高估值的极端例子。
美国市场仍有许多高质量的价值投资机会,最明显的是医药和“老派”科技公司等落后行业,但美国市场整体面临的挑战似乎正在加剧。
5. 亚洲新兴市场估值相宜,增长前景乐观
和美国一样,亚洲也有几家非常大的公司表现强劲。但总的来说,亚洲新兴市场的估值比发达市场更合适,提供了既有增长又有价值的投资机会。预计亚洲新兴市场在未来一年将表现良好,尤其是与全球复苏关系最密切的出口敏感行业。
6. 通胀升温带来短期风险
近年来,政策制定者更担心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但这种情况似乎正在改变。随着世界各国保持极其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立场,以及异常高的家庭储蓄,如何实施消除生产能力的计划已成为一个因全球疫情而扩大的问题。在成本上升和需求上升的双重打击下,短期内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过热,给政策制定者带来新的困难,这也可能造成股市、债市的动荡。
从历史上看,通胀上升通常有利于周期性行业和利率上升的主要受益者(即材料、工业、非必需消费品和银行)。通货膨胀的主要输家通常是被视为债券替代品的行业(如公共事业)。此外,由于市场对办公空间的需求急剧下降,许多地产股已经陷入困境。
7. 医
疗保健行业估值相宜我们认为周期性较低的市场板块(如医疗保健)存在大量机会。医疗保健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其中部分主题已经炙手可热(如生物技术/基因组学)。
然而,受其防守性和美国政府拟实施药品定价法规等因素影响,医药股的估值尤其吸引。值得一提的是医药股的利润率强劲,分红机会较高,财务杠杆也较低,因此表现相对稳健。
8. 以环保为重点的投资将会持续
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意味着降低碳排放的压力将持续存在,而企业也将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当企业在可见的未来转向太阳能和风能等替代能源的时候,在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方面的投资预料将低于疫情前的水平。向非化石燃料转型,以及发展电池存储及生物燃料方面的新兴技术将是未来十年的重点投资领域。
9. 社会考虑因素日益重要
疫情过后,人们便更深刻地体会到社会问题的重要性,特别是心理健康和贫富悬殊加剧等问题。我们深信,随着企业更积极地对其为广泛社会带来的影响作出相应行动,将社会危害纳入考量将更有利未来的投资表现。
10. 主题投资与“价值漠视型”投资者
主题投资与整体趋势有着广泛的联系。正如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在过去二十年崛起一样,这些趋势并不局限于按行业或板块划分的一般股票分类。现在变革的速度较近几十年要快得多,因此,具潜力的主题股票数量也有与日俱增之势。
与此同时,投资者对这类股票的需求也不断升温。越来越多零售投资者入市,而他们也经常追捧热门的主题投资,而不是采取专注估值的投资方法。大部分主题很可能会持续存在,但出现新泡沫的风险有所上升。这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好比一把双刃剑,意味着机遇与威胁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