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学校陆续放假,给孩子和宝宝适当开启了快乐暑假模式。当孩子喜欢谈论假期时,父母会紧张和焦虑。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新闻标题。暑假父母的焦虑可以得到。
综上所述,家长的夏季焦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暑假很长。如果你想过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你应该如何安排?孩子是做什么的?
二、如何制定科学、合理、可实施的夏季计划并很好地执行?毕竟有很多失败的暑期项目。
第三,暑假期间,家长希望孩子充分利用时间,孩子觉得除了学业,所有的时间都属于他,容易引发家庭矛盾。这是父母的另一大焦虑。
话虽如此,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制定一个完美的夏季计划是多么重要。
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不一样的兴趣、爱好,不一样的缺点、不足,只有适合你家孩子的计划,才是好计划。因此,我们并不能给大家一份现成的完美计划。但是,我们却可以授你以渔,七田真专属制定暑期完美计划的方法及避坑指北来了!帮助大家制定科学、合理、适用自家孩子的暑期计划,又能过一个有意义且欢乐祥和的暑假。
先来学习一个反面案例。近日,宁波一张小学暑假计划表在网上火了。

这份计划表,存在两个最显而易见的问题。
第一,时间太零碎,太紧凑。孩子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万一某个环节耽误了,后面计划全乱套。
第二,一些时间段安排太短。练钢琴半小时,练字半小时,还没进入状态就要结束了,起不到实际效果。
做暑假计划,一定要切合实际,要科学合理。假如计划原本就不具备实操性,还怪孩子做不到,那就太坑娃了。

做暑期计划容易踩的坑,主要有以下几点:
缺少具体目标与结果预设。没有目标,计划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内容过多过细,计划太大太满。没有核心焦点,没有考虑临时突发情况,没有预留变通空间。
时间分配不科学。对每一项内容需要花的时间要合理安排,不能太短,还来不及深入,也不应该太长,超出孩子承受能力。
计划难度系数太高。计划对孩子毅力、专注力等提出太高要求,超出孩子承受范围,导致难以完成。
缺乏评价机制。这既包含孩子自我和父母的评价,也包括适度的奖惩措施。
时间规划
休整期,暑假第一周。结束一个学期的学习及考试,孩子身心疲惫,第一周可安排放松,和同学玩,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小住几天,在家看看电影等方式,都能帮助孩子释放压力,保持身心愉悦。
执行期,除去首尾两周的中间时段。作为暑假关键期,需认真执行暑假计划,围绕身体、人格、智力三个方面展开,劳逸结合,收获新的成长。
收心期,暑假最后一周。这一周的任务就是收心,回归上学状态。检查暑假作业,调节情绪,准备新学期用品,预习新学期内容,为开学做好准备。

要点必备
计划要劳逸结合。比如学习40分钟,休息10分钟,或学习1个小时,休息15分钟。休息时,可以听音乐、看看窗外,走一走。
设置计划时需要Pan B,留空余。暑假,临时突发情况比较多,导致任务无法正常进行。这就需做好Pan B,即使出了意外,也可以找到事情做。同时,不要制定占满全部时间的计划,每天可留出1-2个小时的自由时间。
不一定在一开始就定好所有计划。根据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修正计划。
和谐秘笈
在暑期,怎样避免亲子矛盾,达成高度共识,过一个有意义又很快乐的暑假呢?秘笈就是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
既然计划是由孩子去执行,那么制定计划孩子就应该参与进来,不能家长全权做主。
只有让孩子一起来制定计划,让孩子自发地为假期做好规划,计划才会有执行力,并找到乐趣。
对于学龄前孩子,制定计划时应以询问为主,孩子提出想法,家长予以引导和完善。
对于学龄期的孩子,计划应该由孩子制定,家长参与,起到建议、辅助、监督的作用。孩子懈怠时予以提醒,完成任务时加以表扬和鼓励。
只有让孩子变成计划的“主人”,才能调动孩子积极性,让孩子和家长成为“队友”,劲儿往一处使,团结、融洽,避免对立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