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新华社广州4月24日电(记者胡南云)从普通员工到高级管理人员,从受雇于会计师事务所到自主创业,从每年服务100多家企业到帮助港澳青年在广州创业,香港青年杨在内地学习、工作、创业、打拼,书写了自己追梦的故事。
杨200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考虑到大学四年积累的人脉、相对较低的房价和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她决定留在广州,在一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成为这家事务所在广州的第一位香港员工。
在事务所工作期间,杨接触了很多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和新兴创业团队,看到内地企业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想去海外上市投资。同时,她发现这些企业大多缺乏金融、税务、投融资方面的专业知识,她可以在这方面帮助他们。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杨在晋升为事务所合伙人之前选择了辞职,开始了创业之路。2016年,杨与事务所同事共同成立专业咨询公司,为内地初创企业、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公司提供企业结构建议、企业价值评估等咨询服务,并为政府机构和企业提供培训课程。
从员工到老板的转变让杨感受到了创业的难度:“创业初期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资金准备、公司选址、团队管理等。他们必须自己交流和探索。”
但与此同时,内地浓厚的创业氛围和众多的优惠政策也给了她希望。“内地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我们可以交流经验,提升自己。这里生活成本比较低,有人才公寓住,还有专门为港澳青年提供的创业场地……”杨对说道。
如今,杨的咨询公司每年为100多家创业团队和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提供专业咨询,在广州税务咨询行业逐渐声名鹊起。随着广州业务的快速发展,她还在香港开设了分公司。
除了创业,杨的另一个身份是广州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创投融资部负责人。
作为一名年轻的港澳企业家,她深知其中的艰难和困难,非常希望为港澳青年企业家提供经验和指导。
这个港澳青年之家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旨在帮助港澳青年在广州创业。目前,广州已建成32个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成功孵化港澳台企业200多家。
“很多在内地创业的港澳青年,对企业的财税问题非常无知。他们不知道内地的税率,也不知道开公司要交什么税。”杨说,他正在研究这个问题,“所以通过港澳青年之家,他将为他们提供税收援助。”
2020年,杨与港澳青年之家核心成员成立基金公司,与天河基金合作共同发起港澳青年发展创业投资基金,还与在内地创业的朋友开办线下创业课程。“以前,我会经常回香港,给香港青年讲讲我在内地的创业经历,教他们一些创业知识。最近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把课程放到了网上,很多香港大学生都会看我们的课程。”她说。
在广州生活了20多年后,杨看到了内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希望更多港澳青年来内地看一看,感受一下这里浓厚的创业氛围。”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