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二手房核心卖点怎么写 项目核心卖点

通过之前的文章《昆明的二手房为什么这么难卖?》和《谁在买卖昆明二手房?》,我们大致理清了昆明二手房难卖的原因,以及目前二手房市场买卖双方的市场现状,基本还原了昆明整个二手房市场的现状。

今天我们继续推出二手房观察系列(第二部分),从二手房与新房关系的维度分析二手房市场对新房销售的影响。

(一)新房在成就二手房?

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了70个城市6月份房价变动数据。昆明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价格分别下降0.8%和0.6%。

新房跌幅全国第一,二手房跌幅全国第二(仅次于牡丹江)。

已经过去的6月,也是今年新房和二手房价格首次下跌的月份。可见昆明市场整体有多难。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昆明楼市制图

6月份的市场情况和“双跌”的原因在上周末的线下讲座中已经分享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让我们回到今天内容的主题:——新房和二手房的市场关系分析。事实上,通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们可以从过去6个月的分类价格中看到新房和二手房市场的互动和影响。

通过统计可以发现,虽然6月份新房价格有所下降,但今年上半年新房价格环比上涨2.1%。

昆明楼市/制表业

其中90及以下面积增幅最大,累计环比增长2.6%。其他两个分类领域的累计环比增长为1.9%。

这说明小户型产品对昆明新房市场价格有明显的支撑作用。

从二手房水平来看,今年上半年累计涨幅为2%。

其中,90-144 m 2户型累计涨幅最高,达到2.4%;144 m 2以上单位累计增幅最小,仅增长1.4%;其余90及以下单位累计增长2.1%。

e:15px;">昆明楼市/制图






从数据层面来看,二手房与新房市场在不同产品分类中,价格环比涨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二手房刚改/改善户型(90-144㎡)涨幅最大,而新房则是小户型(90㎡及以下)溢价能力最强。两者结合来看,二手房市场与新房市场,在价格涨幅上存在着错位。




这种房价涨幅的错位,从实际来看,其实是销售价格错位的结果。




通常情况下,即便是同一区域相邻的新房和二手房会存在一定的差价。从现实的市场来对照,新房价格的持续上涨,所形成的购房门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会挤压新房的市场消费力,而二手市场相对较低的售价,则会是被挤压群体较好的需求承载。




在昆明新房市场比较坚挺的价格作用下,无疑,二手房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低总价的小户型新房产品之外,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因此,客观上就形成昆明市场新房小户型溢价能力强,二手房刚改/改善型产品成交涨幅最大的市场现状。




从某种程度上讲,新房多多少少有着成就二手房的意味。




(二)新房市场得靠二手房支撑?




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其实,新房市场是需要二手房来支撑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分析过昆明二手房难卖的原因。二手房挂牌量的增长,意味着打算卖房的人在增多,在消费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势必会导致二手房滞销。




我们从当前昆明需求端置业的目的来看,主要还是以改善为主,无论是单纯的小换大,或是低品质换高品质,体现出的都是对于居住生活的一种追求。




图源《2020年昆明购房者行为分析报告》






其实,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到,去年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改善居住的迫切性。客观上,也是形成二手房挂牌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手里有二手房,因居住需求的变化需要进行改善的群体而言,通过卖出二手房再买入新房这样的操作,在一卖一买之间,就实现了居住的升级。




由此可见,改善性需求是连接新房与二手房市场的一条纽带。




现实中,这种通过“旧换新”的置换来实现改善的做法,其实已经是普遍的选择了。




单纯从资产变现的角度看,二手房在没有实现交易的前提下,其实永远都只是资产。只有通过卖出变现,才能称之为资金。




因此,此前低价购入的房产,需要实现变现,才能转换为收益。




那么,变现的资金流向哪里呢?




基于置换新房低首付高杠杆、交易费用低、手续简单等特性,以及新房产品升级快、对于当前居住品质迎合度更高等优势,使得无论是自有资金改善,还是利用变现资金(置换)来改善,新房都会是一种普适性的较优选择。




这种占据主流的改善需求,对于新房市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消费支撑。




说到这里,问题又来了!




在当前二手房市场变现能力弱的情况下,新房该怎么办呢?




显然,按当前的市场现状,单纯靠二手房去拯救新房市场已然不太现实。




二手房难卖,也就意味着新房的消费支撑力得不到有效补充。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新房的销售靠什么来维持呢?




其实,这是一个偏市场化的问题。在今年6月份的房价表现中,新房与二手房的环比双跌的现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市场需要通过盘整来修复供需关系,并重塑消费信心。




(三)昆明市场将进一步分化




事实证明,进入盘整期的昆明市场,在“以价换量”的做法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结合昆明锐理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5月昆明成交商品住宅58.83万㎡,成交均价为15792元/㎡。




相比之下,今年6月,昆明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虽然下跌了206元/㎡,但成交面积却微涨了1.94万㎡。




图源昆明锐理






也就是说,在6月昆明通过价格让渡,实现了销售的增长。




单纯从这个层面来看,一定程度上揭示着昆明市场还未到无可救药的程度。从经验来说,如果房地产市场达到降价都卖不动的情况,那么,这样的市场就真的危险了!




当然,伴随着昆明房地产市场拉锯盘整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宣告了置业窗口期的来临。




在市场越不好,观望情绪越浓郁的当下,优胜劣汰的价值法则的凸显,必然将导致市场进一步分化。




因此,回归产品已经是市场表现出的一种趋势。




无论是新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那些本身卖点不突出、产品没优势、价格还虚高的项目/房源,或将会在盘整中沦为只能依靠低价来搏市的另类;而那些真正用心做产品、具有较高的价值赋能的项目/房源,将会成为市场中大浪淘沙之后的佼佼者。




毕竟,好卖与难卖,价值才是买卖双方都看重的决定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