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马云当初创业找哪些人借过钱,马云创业初期的艰难

2003年3月6日,北京接收首例输入性非典病例。

3月10日,香港媒体报道,10多名医护人员出现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发现该病具有传染性。

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SARS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被命名为SARS病毒。

然后,整个国家突然变得紧张起来。随着疫情的蔓延和防控措施的升级,各种经济活动瞬间进入“冻结”状态。

当时,a股在4月18日至4月25日的6个交易日内暴跌7.84%。

当时的中小企业和现在一样惨。

01

其中,就包括刚刚起步的阿里巴巴.

5月6日,一位姓宋的女同事因为去广州参加广交会,不幸被招入,成为杭州四大非典患者之一。

此后,阿里有500多人被隔离12天,包括马云本人。

当时马云在会上说:“非典出现后,中国经济逐渐衰退,电商肯定会用。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但没想到非典的第一针就打到了我们自己的公司。”

这种孤立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阿里意味着什么?

财经作家郑作时写道:

“几乎所有的条件都指向了阿里巴巴将要面临的一场灾难的结局:错过业务发展的高峰是一场灾难,因为员工出现问题、业务流程被中断也是一场灾难。大规模员工投诉造成的分心也是一场灾难。包括他们的领袖马云……”

同一时间,远在北京的刘强东也焦虑万分。

2003年,JD.COM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光磁产品代理商,在全国有十多家分公司。

但还是没有抵挡住非典的冲击。

那段时间,曾经熙熙攘攘的中关村变得异常冷清,几乎没有人光顾他的店铺。

他的产品迅速下跌,最糟糕的一个月下跌了41%。

他不得不关闭所有12家商店。

但是,员工的工资、房租等费用还得继续支付。

短短21天,刘就损失了800万元,约占他当时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一。

多年后,刘回忆说:“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我确实有过两次恐惧。我觉得我的职业生涯要结束了,要完蛋了。一次是非典,另一次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

同样焦头烂额的,还有新东方的

4126722675982" mention-index="0">俞敏洪。


当时的新东方,在国内已经占据了大片江山。


学员和员工数量规模庞大,这些在和平时期是好事,但在疫情面前,就成了最大的风险因素。


2003年4月,北京政府要求培训机构全部停课。


新东方只能把全国各地的学校全都关了。


这一停就是4个多月,而且谁也不知道还要继续停多久。


于是,大量学生排队要求退费。


但是,学生交的钱基本上安排到了暑期的教学研发中去了。新东方的账上,已经无力去支撑如此多学员的退费需求。


就这样,本来欣欣向荣的新东方,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财务危机之中。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发改委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


在“非典”期间,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以上的中小企业都程度不同地遭受了打击。


以北京为例:


非典期间,餐饮业收入下降了60%;洗染业收入下降50%;经济型旅店收入下降70%;洗浴企业和家政服务公司停业率分别达到80%和90%。




如今的商界大佬们,在当年就像很多普通的中小企业主一样,陷入了集体焦虑。


02

但日子总得继续。


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马云压力巨大,他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给公司写了一封公开信。


但他并没有在悲伤中沉溺太久,就立马就投入到了新的工作当中。


一方面,他让技术人员给所有员工接通了网线,让大家都在家办公。从而确保阿里巴巴的所有服务一切正常,甚至要让用户完全感受不到阿里巴巴出现了疫情。


另一方面,他还在筹划一个新项目。


非典一爆发,马云就敏锐地觉察到,网上购物将会成为人们的刚需。他认为,阿里巴巴很有必要在现有的to B业务之上,推出To C的网购平台。


于是4月份,他召集了一个6人的秘密研发小组,在阿里的创业圣地——湖畔花园悄悄地干了1个多月的时间。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SARS的恐怖之中时,2003年的5月10日,淘宝上线了!




远在北京的刘强东,也很快找到了解决危机的办法。


他组织员工注册了几百个QQ,同时在BBS上推销产品。


但是,刚开始在网上做生意并不容易。


一方面因为当时大家还没养成网购的习惯。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当年中关村假货遍地,消费者在现场买都有可能上当被骗,更何况在网上呢?既见不到人,更见不到货,经营之难可想而知。


但是,因为京东在中关村一直坚持不卖假货,且正规开发票,树立了非常好的形象。这个关键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个论坛版主为京东站台说:“京东多媒体是我在中关村五年以来,见过的唯一一家没有卖过假碟片的店。”


此后,他还帮刘强东成立了京东论坛。


就这样,京东在网上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到2003年底,京东网上订单超过1000个。


再之后,2004年京东开始全面发力网上商场,并于2005年成功转型成为一家专业的电商公司。


……


而俞敏洪也很快从泥沼中脱身出来。


俞敏洪在停课通知下达的当晚,就与全国新东方学校及公司领导层通了电话,最终决定:


让学生可以退班,但更支持转班,并提出了原听课证两年内有效的延期授课服务,争取先稳住一部分学员不退费,另一边,再去借钱补洞,把要退费的学员的钱返还。


俞敏洪后来在他的书《永不言败》中写道:“大家一致认为,只要保住‘新东方’三个字,就保住了新东方的未来。尽管新东方在经济上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却保护了新东方在学生中的声誉。”


最后,俞敏洪找朋友紧急借了700万资金,把学生的学费退了回去,总算是死里逃生躲过了一劫。


在非典期间,一家专做互联网教育的“奥数网”(后来的学而思)快速崛起,这促使俞敏洪开始下决心从线下培训往互联网教育转型。


03

再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非典不仅没让阿里倒下,反而在那一年,阿里巴巴的To B业务以5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而在非典中诞生的淘宝,也在未来几年打败了全球第一的eBAy,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网站。


淘宝的出现,还让阿里巴巴进入到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从一个“小公司”,成长为一个高达4万多亿市值的全球科技巨头。


……


转型电商的京东,不再只是中关村的一家卖光碟的公司。


电商给京东开启了一个更大的世界:从卖光碟,卖电子产品,再到卖家电,卖书,卖一切百货。


如今的京东,已经成为一家市值高达5000亿的世界500强企业。


……


新东方也没倒下。


非典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2006年,劫后余生的新东方成功在美国上市。如今依然牢牢坐稳教育领域老大的位置,市值1500亿。


那一年,马云39岁。


那一年,刘强东30岁。


那一年,俞敏洪 41 岁。


04

一转眼, 17年过来了。


如今回望过去,我们才会蓦然发现,原来就是那一年,无数的大佬从一个普通创业者实现了人生的完美蜕变。


此时,我们普通人也许会想说:危机危机,危中有机。


但是,一向格局高的马老师说:“非典时期,谁都不应该想到,这是一个机会,而应该想到,大家碰到什么麻烦,我们能够怎么帮助到大家。




如今,肺炎疫情再度席卷全国。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场巨大的危机,无数人和无数企业都因此而备受煎熬。


但,太阳终究会重新升起。


此时,我们或许要平复情绪,收拾心情,想一想“我们能怎样帮到大家”。或许,此劫过后,将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崭新的开始。


愿天佑中华,祝大家一切平安!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投资私募内刊,解读最新消息,分析板块投资逻辑,提示机会提醒风险,欢迎加入私募内刊圈子


投资思维1剖析牛市熊市转换规律,揭秘股价涨跌影响因素,更多内容欢迎点击左下角《投资思维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