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月份的金融数据,M2同比增速为9.4%,社会金融同比增速为13%,相差较大。
先换算成增量,的比较为了消除去年基数的影响,1月份M2增量为2.62万亿元,社会融资增量为5.17万亿元,也就是1月社融比M2多增2.55万亿元。
我们尽力解释这25500元是什么。
首先,社会整合的差异原则和M2增量:
图中红字表示该项对社会金融和M2的影响是相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购买政府债券,会计进入社会金融,但会回到M2。但是这个量很小,在下面的讨论中会忽略。
该图分为三个部分:a、b和C.
b包括既计入社融,又能派生M2的东西,,主体是银行向实体放贷,即发放贷款和购买企业发行的新债券。这是一个绝对的主题,所以社会融合和M2大体相似。
A是计入社融但不派生M2的,而C是会派生M2但不是社融。
社会融合和M2的区别主要是谁大谁小的问题。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比M2大了约2.55万亿元,这意味着A比C多2.55万亿元.我们可以算一下这里面包括了什么:
从a区找出号码:
(1)开银票:计入社会福利,但M2,1未衍生,1月为4902亿元。
(2)直接融资(股票部分):991亿元,金额不大。
(3)直接融资(公司债券):公司债券不是银行自己买的。我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公司债券的总额是3751亿元,所以银行自己买的金额大概不会超过这个数额。银行买的部分在B座,银行没买的部分是直接融资,在a座。
(4)非银行板块投资实体:比如证券公司从企业融资(因为这是证券公司持有M2转企业,股票不衍生M2转),现在规模不会太大。
(5)银行买国债:国债2437亿元,主要是银行买的,这个不是M2的。
把上面提到的A块这些数字加起来,感觉也不多。估计有一万亿元。第一,大致假设A区块是一万亿元。而A比C多2.55万亿元,说明C区块的值是-1.55万亿元。
然后从c块中找出数字:
(1)财政净贡献:由于1月份缴税,M2会被退回,所以“财政净贡献”为负数。我不知道具体是多少。
(2)银行对非银行的投资:如银行自营基金购买分包产品、资产管理产品等。现在还不知道,但预计是负数,这也是M2的回归。
(3)还有一些其他的M2分销渠道、外汇账户等。而且估计金额不大。
因此,在C区块,净金融投资和银行对非银行投资约为-1.55万亿元(实际上是净回报)。
这就是一月份发生的事情,社会福利和M2的关系。现在有些数据还没披露,所以我们无法进行更详尽的分析。等数据披露后,廒关注我们的研究成果。
结论:不能简单的说M2高于社会金融就一定有事发生(比如市场上有一些观点认为社会金融高于M2是因为融资需求好等。).其实谁高谁低并不代表什么,但是我们要仔细看看为什么每次都是一个高一个低,然后就能明白这个月发生了什么。
本文来源于王健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