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脆皮龙利鱼、菠萝鹅肝、烤全蝎、海盐煎蛋.在“90年代”台湾省青年游平的《走进云屋》中,新鲜食材和食用油在铁板上炸制,咝咝的声音散发出阵阵令人垂涎的食物香味;这里有一道风味独特的桌面铁板。
20世纪90年代后的台湾省年轻人过得很平静。张金川
春节临近,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企业纷纷鼓励员工留下过年。于是,尤平更忙了,亲自上阵做新年礼盒,抓住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农民工留下的一波商机。
“入云府”是一道独特的餐桌铁板美食。张金川
“在内地创业有机会。要想在这里扎根,最重要的是坚持。”站在铁板烧设备前,尤萍在准备客人预订的餐桌午餐时告诉记者。
台湾省青年尤平制作桌面便当。张金川
“进云之家”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这是友平七年前“落地”以来的第五次创业。虽然一次又一次回来,但他始终扎根餐饮行业,充满信心。
漳州是台湾省同胞在大陆的主要祖籍地,也是台商来大陆投资的集中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此创业。对于尤平来说,他的母亲从漳州嫁到了台湾省。童年时,他经常往返于漳州和台湾。“我有些人属于这里。”
桌面午餐。张金川
这种熟悉和依恋让他在父亲去世后毅然选择跟随母亲来到漳州,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而奋斗。他在台湾省从事餐饮服务工作7年,拥有中国烹饪、烘焙、调酒技术证书,为他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2014年,他“登陆”,开了第一家咖啡店。当时,漳州台商投资区刚刚成立,与22岁的尤平处于“起步阶段”。尤平告诉记者,创业之初,资金紧张,事务复杂。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很正常。漳州台商投资区的客流量也很少。“每天的营业额只有30元人民币,持续了不到半年。”
他对这里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2016年,尤平经人介绍参加福建省“101台湾省青年创业扶持计划”,被授予“创业之星”,于是把扶持资金投入西餐厅。2017年,他还经营台式奶茶。
前三次创业经历让优平逐渐积累了年轻客户和运营经验。第四次在漳州台商投资区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开“青创咖啡”,还成立了公司。
“青创基地帮助了解惠泰的各项政策,包括住宿补贴、房租补贴,以及创业相关的公益课程,对我帮助很大。”尤萍说,创业就像在一副扑克牌里翻一张“鬼”牌,低成本多尝试,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
大陆对台湾省青年创业的支持和保障,让他特别动情:“让我们在创业失败回来的时候‘救场’。”
2018年8月开业的“走进云之家”,被视为友平的第五次创业。如今,“走进云之家”在食品设计、生产流程、人员管理等方面都走上了正轨。前不久还出现在点评软件区的美食单上,吸引了不少附近的客人来打卡品尝。
“入云府”是一道独特的餐桌铁板美食。张金川
午饭时间,尤萍和几个店员忙得不可开交,接订单、准备蔬菜、做饭装菜、打包送台式饭盒。烹饪一个精致的“烧玉”需要技巧和时间,但你不愿意把它从菜单上划掉。
“我希望人们下班后能被店里的食物感动。”优平希望用
七年来,友平见证了漳州台商投资区的发展变化。“和这片土地一起成长,用自己的努力去建设。”他说,漳州台商投资区“城市示范”越来越多,经济发达,环境宜人。
把家安在漳州,尤平的幸福溢于言表。“我在这里恋爱了,有了自己的房子,对家人有了归属感。”今年春节,他决定给自己放个假,和心爱的“内地新娘”一起筹备婚礼。
我已经和妈妈在内地过年很多次了。尤平从不担心年味不足。“不仅收到了新年礼包,两岸青年联谊活动也很热闹。”
近年来,优平组织了青年创业公益交流培训,还计划将台湾省的青年学生带到大陆实习,但因疫情影响而搁置。“在内地有很多机会。太清可以先体验感受,再决定是否留下。”(结束)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