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向幸福出发李创业 残疾人李创业结婚

(中共百年华诞)赣南老表“归去来兮”:“新长征路”上的创业

中新社江西杜愚5月18日电:赣南旧表“去而复来”:在“新长征路上”创业

作者李

“回到家乡后,才发现老小区真的不是‘老’了,我们一定要走新时代的长征路。”在国外工作了20多年的张中华,选择回到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受到了比多年前更加朝气蓬勃的家乡的迎接。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军队在这里诞生,共和国也从这里诞生。江西人亲切地称自己为同乡“老表兄弟”。

张中华故里于都县,位于江西省“南门”赣州市东部,素有“闽粤湘之奔”之称。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上,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一笔。1934年10月,8.6万中央红军在于都县八大渡口渡过大渡河,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走在昔日中央红军长征的聚集地,只有杜愚河依旧像过去一样静静流淌,这里的生活环境、城市面貌、发展机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人们眼中“基础差、起步晚”的旧区,正吸引着“老人”返乡创业,吸引着大批人才在“新长征路上”创业。

“年轻的时候,我想出去多赚点钱。总觉得沿海的城市机会多。”张中华坦言,自己外出打工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但现在他发现家乡是做生意的沃土。

在国外工作20多年后,张中华回到家乡,赶上于都县紫山镇富硒蔬菜产业的发展,承包了一个20亩的富硒蔬菜大棚,年收入1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家里的小老板。

“我在温室里种的水果根本不卖。在旅游旺季,游客可以在一周内到温室里采摘草莓。”起初不懂种植技术的张中华,在政府的技术培训下很快适应了自己的新角色,对富硒蔬菜产业的未来非常看好。

于都县紫山镇的土壤富含微量元素硒,而紫山是苏联革命时期于都县早期革命活动最活跃的地方之一。近年来,杜愚利用好富硒自然资源,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富硒农业产业。

截至2020年底,于都县共有蔬菜基地109个,总面积4.5万亩,播种面积22万亩,蔬菜年产量45万吨,综合产值30亿元。通过就业、土地流转、承包大棚等方式帮助2万多户增加收入,通过发展蔬菜产业带动8000多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约1.72万元。

文立也是90后赣南人。他大学学的是农业,在江西宜春创业。得知家乡赣州正在大力发展富硒蔬菜产业,文立立即回乡发展特产。

“这里的政策很好,设备也很先进。每个大棚都有技术员指导,各方面都成熟了。”现在光是蔬菜大棚的纯收入每年就能达到20多万元。接下来,他计划利用赣州毗邻广东的位置,按照政策将他的蔬菜连接到粤港澳大湾区。

2012年6月推出《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不仅仅是杜愚的富硒蔬菜产业,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各方都走出了自己的新时代“新长征路”,在近百年后“重新出发”,向世界展示“老区新面貌”。

“有时候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想起你的家乡。想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么困难就过去了。你怎么能对你现在的生活没有信心呢?”谈论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张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