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园林绿化施工员证报考,园林绿化证怎么考

整理绿化用地施工标准

在绿化建设中,绿地布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准备和组织工作不仅要进行,而且要彻底和仔细。否则由于场地大或施工场地分散,容易造成窝工甚至返工,影响工作效率。

施工前清除妨碍植物生长的建筑垃圾等杂物,在土壤不适宜种植的区域更换种植土,并保证一定的种植厚度(乔木120 ~ 150厘米,亚乔木80 ~ 120厘米,大灌木60 ~ 80厘米,小灌木40 ~ 60厘米,地被30 ~ 40厘米)。平整有利于灌溉、排水、美观和整洁。找平后,最大土块不得超过3厘米。集中大面积绿地整理要求:按设计标高要求进行整地,整地后最大土块不得超过3厘米。种植后,每个绿地都要精雕细琢。整地后,最大土块不应超过1.5厘米。

苗木栽植的施工标准

(1)种植放线和基坑开挖

各种苗木的种植位置必须准确。挖种植孔时,按图纸定点放线。以施工主线的中心线为基准,用测量仪器将施工坐标网格的所有标点符号布设在绿地地面上,每条边缘线与施工坐标网格线的一系列交点相连,形成各种植树范围线。在植树范围内标出每棵树的位置。做好标记作为挖洞的种植点。属于常规种植时,树洞排列整齐;当属于自然风格时,树洞应保持自然,力求符合设计和配置的艺术要求。

在挖种植穴前,需对附近设置的地下管线标志进行调查,并联系相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及设施情况,避免损坏设施。种植覆土时,洞底应稳固,挖出的表土与芯土应分开堆放。种植孔规格按花灌木、常绿乔木、乔木分为三类,树洞规格尺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种植前应向种植孔内灌水补充水分,有压实作用,然后将表层土回填至孔的1/3。新垫起的土地要用水浸泡,补充水分。

种植穴按施工规范挖好后,更换新土。如果种植土壤太贫瘠,需要在洞底垫一层底肥。基肥必须是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堆肥、粪肥等。基肥上要铺一层厚度超过5厘米的壤土。

(2)、苗木准备

(1)选苗和采购:在选苗时,除了按设计要求规格和树形外,还要注意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树形正确、根系发达的苗木。派专门的技术人员(或采购人员)检查苗源,多处比对。它们选择健康生长,叶片鲜艳,无病虫害,外形美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树干平直度正常,无破损皮、脱皮、局部腐朽苗,并做标记。

.挖苗:挖苗时尽量取规格较大的土球。挖苗后,注意采取防寒措施。对于难以成活的幼苗,在根部喷洒生根粉,进行摘芽、摘心、疏枝。行道树按设计要求固定电杆,伤口用塑料薄膜密封,保证苗木成活。

苗木运输:苗木运输车辆必须全程覆盖篷布,运输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确保苗木能边走边接运。

育苗时间和栽植时间要密切配合,从开挖到栽植苗木的时间不超过8小时。育苗时,所有幼苗都要有完整的土球

栽植前必须对苗木进行修剪,主要目的是减少水分排放,保证树势平衡,保证树木成活。根据设计要求,对于需要全冠移植的苗木,剪去外围小枝,保留三分之二以上的冠枝,保证苗木的冠形,去除苗木叶片60%-80%(视温度和设计要求而定)。修剪时,修剪量根据不同树种的要求而有所不同。一般绿篱修剪的不多,只能剪掉病枝和伤枝。对于较大的落叶乔木,特别是生长势强、易出新枝的树木,可将树冠剪去1/2以上,可减轻根系负担,维持树内水分平衡,使树木栽植后稳定不被风摇动。对于花灌木和生长缓慢的树木,可以疏枝,去掉1/2-2/3的叶片,去掉枯枝和过密枝,剪掉1/3-1/2的长枝。修剪时注意分枝点的高度。灌木修剪应该保持其树形自然和短

时要保持外低内高。树木定植之前,对根系进行适当修剪,主要是将断根、劈裂根、病虫根和过长的根剪去。修剪时剪口平而光滑,并涂抹防腐剂以防止过分蒸发、干旱、冻伤及病虫危害。


②、定植方法


苗木修剪后即可定植,定植的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


定植施工的方法是:将苗木的土球或根蔸放入种植穴内,使其居中;再将树干立起,扶正,使其保持垂直;然后分层回填种植土,填土后将树根稍向上提一提,使根群舒展开,每填一层土就要用锄将土捣紧实,直到填满穴坑,并使土面能够盖住树木根颈部位,初步栽好后还检查一下树干是否保持垂直,树冠有无偏斜;若有所偏斜,就要再加扶正。最后,把余下的穴土绕根颈一周进行培土,做成环行的拦水围堰。其围堰的直径应大于种植穴的直径。


③、定植后的养护管理


栽植较大的乔木时,应坚持“先打三角支撑(或四角撑),后浇水”的原则有,以防浇水后大风吹倒苗木。


种植后立即浇水定根,必须浇足浇透,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根系与土紧密结合,以利根系发育。刚种植的树苗在60天内,一律采用优质水浇灌(浇灌前必须使用PH试纸进行测试),以保证成活率。待水全部渗下后,及时覆土埋盖。围堰高度要高于规范的设计高度,一般要大于30cm。及时浇水。种植后按照园林技术人员的要求,适时松土、修枝、截杆,防治病虫害,并做好越冬防护及补植缺陷修复工作。


树木栽植后时常注意树干四周泥土是否下沉或开裂,如有这种情况及时加土填平踩实。此外,还进行及时地中耕,扶直歪斜树木,并进行封堰。封堰时使泥土略高于地面。


大规格苗木的移植标准


(1)移树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提高施工质量,保证移植树木成活率,掘树前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①地点、土质、交通等问题和解决办法的专题研究。


②机械、工具的准备:掘苗前要准备好全部所需工具、材料、机械、运输车辆。并要专人负责领收管理和专人负责指挥机械树木的选择和号苗:按照设计要求的树种,规格进行选树。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冠丰满,观赏价值高;交通方便、无障碍、吊车、卡车可以通行,土壤干湿度适中,掘苗坑内不积水。


(2)掘苗


⑴土球规格:掘苗前应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及现场情况而确定土球规格,一般应是树木胸径的8-10倍,以树干为中心,按规定尺寸划出圆圈。


⑵支撑拢冠:掘苗前,用木杠于树木分枝点部位,将苗木支撑牢固,以确保树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然后把部分枝条用绳向主干靠拢,进行绑扎,以免影响人员操作。


⑶掘苗:按土球规格进行开挖,沟宽应能容纳一个人操作方便,垂直下挖,一直到规定土球高度为止。


⑷修坨:收底掘到规定深度后,用铁锹将土球表面修平,取掉表土,直到见根为准,然后修土球四周,修土球时遇到大根应用手锯、剪刀、斧头等锋利的工具截断,不要损伤树根和土球破裂。土球要求:上大、下小,呈苹果型。土球肩部向下修到1/2时,就要逐步向内缩小,土球底的直径一般应是土球上部直径的1/3左右。


⑸缠腰绳:捆包土球所用之草绳,应预先浸水,然后用草绳将土球腰部系紧;直到土球底部,每圈草绳必须拉紧,不能松散,然后以树干为起点,采用“井”字型包装片,将土球全封团式的包装好,并用棕绳将四周一次锁死,不能松动、脱落。


(3)吊装运输


⑴吊装时,先将吊装及卡车放到合理位置后,保证起吊运卡车通行方便,同时将卡车后箱用草团或棉被垫好,防止树干或枝条磨擦损伤树皮。


⑵吊运前:用麻袋或棉被,将树木主干全部包严,并用麻绳绑扎结实,防止起吊时损伤树皮,然后用钢丝绳两股分开,捆在土球腰下部,与土球接触的地方垫以木板,然后将钢丝绳扣在吊钩上,轻轻起吊一下,此时树身倾斜,马上用粗绳在树干基部拴死,扣在吊钩上,即可起吊。


⑶装车时必须土球向前,树稍向后,轻轻放在车厢内,用砖头、木板将土球支稳,并用粗绳将土球与车身牢牢捆紧防止土球摇晃。


(4)栽埴


栽植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定好位置,测定标高,编好的树号,进行对号入座,并把树冠生长最丰满、完好的一面向主要观赏方向,吊装入坑时,钢丝绳的捆绑方法同前,吊起时应保持树身直立,入坑后要求垂直,土球上表应与地表标高一致。防止过深或过浅,不利植物生长。树木入坑后,应先用支桩将树身支稳,再拆除包装物。然后分层填土夯实;在坑的外缘用细土培筑一道水堰,并用铁锹拍实,以便栽后能及时灌水。第一次灌水要浇到,第二次要浇足,第三次浇水后可以培土封堰。然后根据情况再浇水,浇水时要特别注意叶面喷水,保持叶面水分。栽植后,派专人每天检查、喷水、培土,直到养护期满,树木成活。


(5)立支柱


较大规格苗木为防止被风吹倒或发生倾斜,用立支柱支撑,并注意斜边的风方。支撑前先使用草绳将树干与支撑物挡开以防擦伤树皮,然后用草绳将树干与模档捆紧。


(6)灌水


苗木栽植后应立即灌水,第一遍水要浇透,使土壤充分吸收水分,有利土壤与根系紧密结合,保证前三水连续、浇透。(春、冬季5-7天后再浇第二遍水,15天之内再浇第三遍水;夏、秋季要增加浇水次数和控制浇水时间3-4天浇第二遍水,10天内浇第三遍水。)以后每次灌水水量随天气状况而定。


7)苗木保活措施标准


⑴按照规范要求,所有苗木按相应尺寸,带好土球并用棕绳、草绳、木板、塑料袋等进行包装,确保土球的完好无损。


⑵到现场的苗木立即进行修剪、疏叶栽植,并喷洒生根粉及喷布抗蒸腾剂等措施。


⑶规格苗木移栽前做好提前断根、修剪等措施。


⑷栽植后立即支撑。对于大型苗木,用三角支柱(或四角撑),小型苗木用双支柱进行支撑。(绿化地内支撑下端要求入地20cm以上并踩实,靠牢;树池内支撑要求在硬质地面上进行固定。)


⑸栽植后的苗木,用遮荫网进行遮荫,并在树冠上安排自动喷灌,对树木进行喷水,减少蒸发,调节供水平衡。


绿化苗木(乔木、灌木、地被)成活标准


树木、花草长势良好,新枝叶无病虫害。乔木、灌木成活率达到98%(名贵树种及大规格苗木成活率达到100%),草坪覆盖率过98%,杂草不超过1%。


草地平整、无渍水,坡面无水土流失,无杂物、无石块。


养护期管理的技术标准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在绿化养护管理上,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
(一)草地的养护标准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 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


1、恢复长满阶段的管理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严格清除杂草种子和草根草茎,并填上纯净客土刮平 压实10厘米以上才能贴草皮。贴草皮有二种:一是全贴、二是稀贴。稀贴一般20×20厘米一方块草 皮等面积留空稀贴,全贴无长满期,只有恢复期7-10天,稀贴有50%的空地需一定的时间才能长满 ,春季贴和夏季贴的草皮长满期短仅1-2个月,秋贴冬贴则长满慢需2-3个月。 在养护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贴防渍,夏贴防晒,秋冬贴草防风保湿。一般贴草后一 周内早晚喷水一次,并检查草皮是否压实,要求草根紧贴客土。贴后二两周内每天傍晚喷水一次, 二周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二天喷水一次,以保湿为主。施肥植后一周开始到三个月内,每一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结合浇水喷施,前稀后浓,以后每月一次亩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 晴天液施,剪草次数一年控制在8-10次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全部长满草高8-10厘米时,用剪草机剪草。除杂草,早则植后半月,迟则一月,杂草开 始生长,要及时挖草除根,挖后压实,以免影响主草生长。新植草地一般无病虫,无需喷药,为加 速生长,后期可用0.1-0.5%磷酸二氢钾结浇水喷施。
2、旺长阶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长阶段,观赏草地以绿化为主,所以重在保绿。水分管理,翻开草茎,客土干而不白,湿而不渍,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湿为原则。施肥轻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两头多,每次剪草后亩用2-4斤尿素。旺长季节,以控肥控水控制长速,否则剪草次数增加,养护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剪草次数多少和剪草质量的好坏与草地退化和养护成本有关。剪草次数一年控制在8-10次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剪草技术要求:一是草高最佳观赏为8-10厘米,超过10厘米可剪,大于15厘米时,会起“草墩”,局部呈勾瘩状,此时必剪。二是剪前准备,检查剪草机动力要正常,草刀锋利无缺损,同时检净草地细石杂物。三是剪草机操作,调整刀距,离地2-4厘米(旺长季节低剪,秋冬高剪),匀速推进,剪幅每次相交3-5厘米,不漏剪。四是剪后及时清净草叶,并保湿施肥。
(二)绿篱的养护管理标准
绿篱的养护管理原则是:保证肥水供应,茂盛生长,修剪成篱成墙成形,达到观赏和隔离的作用。
1、绿篱的肥水管理
绿篱要不断修剪,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按设计要求的篱宽,挖40厘米深的沟,填上纯净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为主,磷钾结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2、绿篱的修剪
平面绿篱、图型绿篱、造案绿篱,都是为了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一是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优势,促使腋芽萌发,侧枝生长,墙体丰满,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满足设计欣赏效果。修剪的原则:从小到大,多次修剪,线条流畅,按需成型。一般的绿篱设计高度为60-150厘米,超过150厘米的为高大绿篱(也叫绿墙),起隔离视线用。始剪修剪的技术要求是:绿篱生长至30厘米高时开始修剪。按设计类型3-5次修剪成雏型。修剪的时间:当次修剪后,清除剪下的枝叶,加强肥水管理,待新的枝叶长至4-6厘米时进行下一次修剪,前后修剪间隔时间过长,绿篱会失形,必需进行修剪。中午、雨天、强风、雾天不宜修剪。修剪的操作:目前多采用大篱剪手工操作,要求刀口锋利紧贴篱面,不漏剪少重剪,旺长突出部分多剪,弱长凹陷部分少剪,直线平面处可拉线修剪,造型(圆型、磨茹型、扇型、长城型等)绿篱按型修剪,顶部多剪,周围少剪。定型修剪:当绿篱生长达到设计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每次把新长的枝叶全部剪去,保持设计规格形态。
3、绿篱的病虫防治
山子甲绿篱,常有木虱、潜叶蛾和白粉病为害,福建茶有木、介壳虫、白粉病为害,黄心梅较抗病虫害,偶有木虱。以上虫病,用常规的杀虫剂速扑杀等和杀菌剂、多托布津、多菌灵等除治均能达效。
(三)绿化树木的管理标准
园林绿化中,树木种植面积并不是最大,但其所占的绿化空间最大,草地、鲜花、灌木、乔木合理搭配,体现了立体绿化的效果。习话讲:“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创造了良好的小气候和优美的环境。另外,许多灌木树种植后可以通过修剪造型,亭亭屹立在草地和景点中,甚至可产生立体动感。
1、肥水管理
苗木种植后每三个月施复合肥一次,施肥量为草地100克/M2,灌木、藤本、地被植物50克/每株,乔木200克/株。乔木树型高大,根系发达,根深幅广,种植时需要开正方形0.8-1.0立方米的大穴,填上肥沃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种植。在施肥方面,用肥种类以复合肥为主,N、P、K的比例1-3年的幼年树是5:3:2;三年以上的大树是3:2:1。施肥的次数,植后三年内,每年的春、夏、秋初各施一次,每次用复合肥1-2kg,小树少施,大树多施。施肥的方法是: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乔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灌木树型小,以浅穴或浅沟种植为主,丛生根系浅,视土壤和树势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液施干施结合,观花观果灌木适当增加P、K肥,观叶灌木适当增加N肥施用。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根深叶茂,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灌木矮小,根系短浅,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不渍,才能正常生长。
2、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不要过早拔掉种植时的固定拴护杆,以免引起树杆弯曲。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园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椎桩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狮子滚球”,“孔雀开屏“等让灌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


3.树木的病虫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炭疽病等,常用浓度800-1000倍。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