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店”以其“极低的价格、极多样的品种”吸引了很多人的频繁光顾,在全市遍地开花。令人不解的是,既然“一元货”的价格这么低,“一元店”的老板赚的是什么钱?
“一元商品”对于大城市的市民来说并不陌生。走在街上,经常能听到“本店所有商品卖一元”“一元,一元,所有商品卖一元”的吆喝声。这些喊叫声大多来自一个没有任何招牌的破旧门面房子。进去一看,可以在大商场买到十几元或者几十元的商品。为什么“一元店”卖的商品那么便宜?
“一元店”有些商品的质量确实不靠谱,那么这些商品是从哪里来的呢?“一元店”的商品大部分来自市内一些小商品批发市场。
记者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家批发百货商店的老板,声称想开一元商品店,希望老板能提供一些建议。老板很热情,说如果想开一元的商品店,向他购买商品,2000元就可以开(不含店费)。老板还表扬了记者的精明,说一般情况下,这种店卖的货都是赚一半的。后来他指着一个没有生产日期和产地的不锈钢小勺子说,这样的小勺子批发价是5毛钱,“一元店”里的价格是1块钱,小塑料批发价是4毛钱,售价是1块钱,利润不错。而且,即使这些便宜的小日用品坏了,也没有人会抱怨,所以可以放心出售。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在一元商品店里挑选商品的消费者。有消费者表示:“这些商品看起来确实粗糙,但价格是大店的零头。可能质量差不多,但你总能挑到东西。回家用吧。”还有人说:“洗头,只要能洗掉泡沫,比用洗衣粉洗头好多了。”据了解,“一元店”商品的“超低”价格是吸引人们踊跃购买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消费者购买的是宠物用的锅碗瓢盆,而非自用,颇具性价比。温岭小老板说,“一元店”的“柔性管理策略”是他们存在的“法宝”。据报道,这些“一元店”大多位于市区繁华地段或居民区。商店占地面积小,所有的商店都卖小日用品。店外无牌匾悬挂,店面未装修,店内无营业执照悬挂。消费者购买商品后,经营者不开发票、不开信用卡,更谈不上质量“三包”。如果遇到“严重”的消费者投诉,引起执法部门调查处理,大多会“转移阵地”,另选地方“好好创业”。
人们很少抱怨“一元店”的商品。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也为这类小店的存在提供了平台。一元钱的东西坏了不疼,但是为了一元钱的东西跟店里吵架不值得。正是这种理念滋养了“一元店”的成长空间。黑木。com认为,工商、技术监督等行政部门应加强和加大对生产销售市场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一元店”销售平台进行联合集中整治,消除销售环节,制止“一元商品”伤害消费者。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财富是我们的目标,经济知识的内容决定你的思维!改变命运从改变思维开始。关注我们在,关注你身边的财富------,微信公众号:【现代商业知识】萧艺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