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马云创业视频观后感1500字 马云创业视频观后感400

“我比马云大九个月,他处女,我摩羯,从星象学上说,我们天生绝配。”

说这句话的是一个人,他叫蔡崇信。

蔡崇信与《少年时代的马云》

马云的成功取决于两个人:蔡崇信和孙正义。

如果非要说一个,那就是蔡崇信。

马云说:“我最感激的人是蔡崇信。”

显然,对于马云和阿里巴巴来说,蔡崇信比孙正义更重要。

但是在马云成功之前,这个人一直站在马云身后,江湖上关于他的传说和故事很少。

一个,

正如蔡崇信所说,他与马云的相遇是天生的一对。我认识马云的时候,他事业有成,年薪70万美元,而马云即将破产,融资失败36次36次,银行账户还剩不到700美元.

然而,人与人之间是如此奇妙。见到马云后,蔡崇信“疯了”,年薪70万已经不需要了。他决定辞职,加入当时没有注册的团队,一起创业.

马云和他在湖滨花园的创业团队

讲蔡崇信这个疯狂决定之前,有必要再详细介绍一下他有多优秀:

严格来说,蔡崇信是“二代高知”“二代官员”“二代”。

其祖父蔡留成曾担任杜的法律顾问。

他的父亲蔡中是台湾省第一位耶鲁大学法学博士、耶鲁大学理事会成员、律师和政府官员。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省经济高速发展的亚洲四小龙时代,蔡爸爸在制定政策和立法以提升台湾省在国际经济中的领先地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1963年获台湾省地区领导人政务服务优秀业绩奖,后创办台湾省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常在律师事务所(及李璐律师事务所,又名台湾省)。

左起第一个:蔡中一次

蔡妈一生致力于女权和慈善活动,担任过基督教女青年会董事会成员和台湾省妇女理事会成员。

13岁时,蔡崇信被送到美国学费排名前五的劳伦斯维尔中学。他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这所学校有他父亲的母校耶鲁大学的绿色通道。高中毕业后,蔡崇信在耶鲁大学成功获得经济学和东亚研究专业,后来在耶鲁法学院读博士。

1986年毕业后,他首次进入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金融律师事务所,该事务所主要为全球最富有的顶级家族提供私募股权、并购和债务服务。

后来,他加入了纽约的一家私募股权公司,担任副总裁兼法律顾问。1995年,他加入了瑞典私募股权投资巨头瓦伦堡家族的投资者AB。

ize:15px;">这个瓦伦堡家族有多厉害?


这么说吧,这个家族愣是凭一己之力,100多年时间,让瑞典从19世纪中期的一个欧洲贫穷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瑞典首富:瓦伦堡家族


瑞典首富瓦伦堡家族,是一个媲美美国洛克菲勒摩根和欧洲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团,已经富过五代,是一个世界级别的顶级家族。




二、

1995年蔡崇信以70万美元的年薪,代表AB公司前往香港开拓亚洲市场。


为什么那么多美国企业选择这个时候进军香港?因为1997年香港将会回归,届时大陆与香港互通,香港办公室将会成为中国总部,甚至亚洲总部,因为大陆是一块巨大的肥肉。


那时候蔡崇信的业务主要有两个:


一、与香港投行保持良好关系;


二、寻找早期的创业项目,并购或者投资。


当然,除了这些,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他要去香港追一个姑娘,吴明华。


蔡崇信夫妇


吴明华家族与蔡崇信家族是世交,她的爷爷吴三连早年留学日本,是蒋介石亲自任命的第一任台北市市长,与蔡崇信的父亲蔡中曾是好朋友。


吴明华和蔡崇信门当户对,出身名门,教育经历也相同。


她高中时代就读美国超级名校劳伦斯高中,大学比蔡崇信还牛,拥有斯坦福大学国际关系学士学位,硕士斯坦福国际政策研究文学专业,还顺便拿了一个哈佛大学MBA。


这样的才女毕业后自然切换成商界精英,直接加入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公司美国运通,前往香港开辟亚洲业务。


蔡崇信就是这个时候尾随其后,来到香港的。一年后,1996年夏,两人结为夫妇。


然而,婚后三年不到,如此幸福美满的婚姻,“小三”出现了。




三、

1999年,中国网民1000万,阿里巴巴用户2.3万,蔡崇信在香港回顾后,就经常来大陆考察项目。


同年5月,他的一个台湾朋友跟他说:“听说了杭州有个互联网创业者叫马云有点疯狂,你要不要见一见?”


于是在朋友的安排下,蔡崇信和马云见面了。第一次见面,蔡崇信就震惊了:


“他非常平易近人,我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我们没有谈商业模式、盈利或其他业务上的东西,我觉得马云想要做电商平台的创意称得上伟大,我欣赏马云的个性……”


让他更震惊的是,马云新家湖畔花园的那个办公室:


一群年轻人,一起吃大锅饭,一起睡地铺,一起着了魔一样工作……


马云和他的草台班子合伙人们


也许就是这一秒,蔡崇信被马云彻底俘虏了,他有了当时所有人看起来都疯了的决定:


辞职,加入这个不正规且有点疯的“团伙”。


说马云的十八罗汉是团伙一点也不过分,因为蔡崇信见马云时候,他们还没有注册公司呢。


以蔡崇信当时的身份,辞职跟马云干,怎么看都都有些冒险。


如他所料,家族所有人都投了反对票,包括他的父亲和妻子。


他却仍想试一试,原因有二:


1、他的直觉告诉他,马云是对的人,他的梦想很伟大,领导能力很惊人;


2、“风险收益不对称理论,下行风险很小,上行收益很大的事情,可以一搏。”(通俗点讲:蔡崇信加入阿里,成功,收益很大,失败,可以再回去做投资或者律师,风险很小 。)


有了这个理性的分析,他决定带着怀孕的妻子来湖畔花园亲自看看,那天蔡崇信夫妇参观完湖畔花园的“办公室”后,马云带他们夫妇来西湖划船,蔡崇信突然对马云说:


“你需要成立公司,我懂财务和法律,可以帮助到你,我可以加入一起创业吗?”


马云当时听到蔡崇信的“表白”,激动地差点掉进了湖里,要知道,他公司那时一分钱都没有,大家一起凑的50万也可快用完了,之前融资36次失败了36次。幸福来的太突然,他磕磕巴巴地问道:


“可我没钱呀。你年薪70万美元,我能支付的是月薪500元……”


蔡崇信平静地说道:“五百就五百吧。”


这次,马云不说话了。


蔡的妻子吴明华这次开始帮丈夫说话了:“你就让他加入吧,否则他会后悔一辈子。”


从此,阿里有了两个永久合伙人,马云和蔡崇信。




四、

蔡崇信“看上”马云,赌对了:


1)马云曾说过一句话:“心中无敌者,无敌于天下。”从一开始,马云的心就是开放的,对竞争对手,对合伙人。


马云愿意分享,分公司股权他一点都不吝啬,这意味着他确实是想做事。当蔡崇信在香港帮马云注册了阿里巴巴后,马云传真了一张股东名单,是跟他一起创业的18个罗汉,人人有份。


一创业就分股权,如此大方的,见过大世面的蔡崇信又震惊了。


2)马云信任人,他们能够做到彼此坦诚。


要知道,创业公司最大的瓶颈就是人,而马云会做人会管人,领袖力爆棚。


30岁,赌一把


另外,2000年中国加入WTO,这之前全世界都在布局与中国做生意,阿里巴巴选择了一条特别伟大的赛道。


阿里巴巴企业愿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定位中小企业,顺应了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和互联网的大趋势,横看竖看,阿里巴巴能成为世界级伟大企业的筹码很大。


赌一把,此生无憾。


总之,蔡崇信的到来,让阿里巴巴从此步入正轨。




公司注册完后,初创股东分权后,蔡崇信开始帮助阿里融钱。


仅仅2个月,1999年8月的时候,阿里就融来第一笔“天使投资”,美国高盛和瑞典InvestorAB的500万美元。


1999年秋,蔡崇信安排马云与众多IT大佬一起与软银集团的孙正义见面,孙正义给了马云6分钟,两人一间钟情,孙正义决定投资阿里4000万美元,持股49%。敏感的蔡崇信意识到股权稀释的风险,在他的一再坚持下,投资最终降到2000万美元。这笔钱,帮助阿里度过了二十世纪初最残酷的互联网寒冬。


马云孙正义签约,载入史册的风险投资


2005年,互联网寒冬一过,雅虎投资10亿美元,获得40%的经济权益和35%的投票权。


2007年,蔡崇信还给阿里挖了与高端人才,就是后来的阿里CEO张勇


这一年11月,阿里B2B业务在香港上市,市值260亿美元,超过了新浪、搜狐、网易、盛大和携程的总和。


2012年,阿里香港退市,重新调整了阿里与雅虎关系,并完成了部分股份回购。


2013年,阿里进行了一次组织机构变革,战略投资部门与独立的阿里资本合并,成立“阿里巴巴集团投资部”,蔡崇信卸任阿里CFO(新一任接班人由武卫接棒),出任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负责集团战略投资以及与投资者的关系。


在蔡副主席的主导下,阿里陆续投资并购了众多企业:高德、UC、圆通、优酷、饿了么、中通、居然之家等。


2014年9月,蔡崇信带着阿里纽交所上市,阿里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也在这一年成为亚洲首富。


阿里巴巴纽交所上市现场


阿里每一笔融资和并购,蔡崇信功不可没,但是他却非常谦逊地给自己定位:阿里销售员。


“虽然我参与了阿里的每一宗融资和并购交易,但我不认为那是贡献。在融资方面,我将自己看作销售员。如果是好产品,本身就好卖。”




2018年教师节,马云在《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中宣布:


“一年后阿里巴巴20周年的时候(即2019年9月10日),我将卸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2019年,马云、蔡崇信一起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副主席职务,新一任主席和副主席由阿里CEO张勇和CFO武卫接棒。


退休后,两人不约而同成立了教育基金会,支持教育事业:


马云专注中国乡村教育;蔡崇信则专注现代职教育、青少年教育和教育脱贫。


至此,马云、蔡崇信的风雨二十年,正式落下帷幕。


阿里奇迹:马云与蔡崇信


35岁“相识相爱”,55岁圆满散场。


蔡崇信于马云,可遇而不可求。遇见蔡崇信,是马云的运气。马云曾说:


像蔡崇信这样的人不可能在公司内部培养出来,只能从公司外部找,但多半公司找的时候已经是快要上市了,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准备上市。而前期创业者把该犯的错误已全部犯过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有些投资上的错误根本不可逆。


马云感恩,蔡崇信惜福。


他们都不在乎钱,最终反而创造了别人无法企及的财富。


和对的人相遇,是一场福报,也只有对的人,才能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