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天猫618附近,确山县的农民主播白静正在忙着放飞。在紧张备货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在淘宝直播间给粉丝利益。“去年618卖了7000颗花生,今年我们力争突破1万颗!”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受平原、丘陵、山地地形限制,不能进行大规模农业种植。但形成了四季特色农产品不注重样品的地域特色。
为了拓宽农产品上游渠道,增加农业收入,当地政府看中了直播出路,与淘宝直播合作培训183名农民主播,直接创造了1500个就业岗位,形成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大山现象”。
头三脚难踢 拥抱直播翻过电商“路障”
20世纪90年代后,李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河南省一所乡镇初中当老师。她发现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孩子在家无人照顾,导致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如果当地有一个行业可以解决父母的工作问题,孩子的成长会更好,所以我特别想从事工业建筑方面的工作。"
2019年,确山县商务局成立电商服务中心招聘员工。李和觉得这正是他想做的。
“这里的电商基础很薄弱,相当于从0开始给人们灌输互联网的概念,进展缓慢。”走进办公室的李和发现自己对这份工作的想法很简单。第一天免费向农民提供的淘宝店铺运营和艺术设计课程有40名学生,但学生人数逐渐减少。“这些内容对农民来说有点高,很多人连电脑都不会启动和打字。”
这座位于确山县爱民路732号的米色建筑,似乎在电商路上遇到了难以逾越的拦路虎。
此时,距离郑州较远的河南省淘宝直播基地负责人尹,正与维雅、等主播筹备中国首个农民丰收节淘宝直播。
“当天直播4个小时,交易量近200万。猕猴桃、红薯等河南土特产分别卖出3万多单,相当于商家一个月的销量。”尹说,直播让大家大开眼界,他们意识到电商直播对农产品很有帮助,但是每次都靠大主播带货不正常,河南需要自己的农民主播。
做完后,尹和同事找到确山县商务局局长袁,阐述了在确山试点淘宝直播和农民主播培训系统的想法,得到了大力支持。袁认为,培训当地懂农业、爱农业的农民进行直播,是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业收入非常可行的电商快车道。
后来,尹和组建了讲师培训团队,构建了课程体系,并尝试开设了第一堂直播课。李和说:“由于直播进入门槛低,农民朋友接受度高,我们找到了一条电商致富之路。
描述:确山县淘宝村直播基地开展农民主播培训
怎么做农民主播,这件事有点难
“刺痛!”——白静的仓库里传来快递打包的磁带声,快递员用快递把一箱箱花生和黑小麦粉送走了。他仍然为登记成为确山县第一位农民主播的决定感到自豪。
白静,40岁,2013年开始做家庭农场。以前她家的花生和小杂粮都是批发商收的,价格比较低。2016年,他注册了一家淘宝店,想尝尝电商“螃蟹”,但自从他开始做,这家店的销量一般。
2019年,确山县淘宝村广播基地成立,白静成为第一位农民主播。“通过培训,我了解了维娅、李佳琪等大主播,后来报名参加了一个大推广。我一晚上卖了几千颗花生。我发现商品直播是值得做的。”
“要说种地,那我的种粮大户是绝对有信心的,但直播没有信心。”坐在记者面前的白静,皮肤黝黑,脸上带着羞涩的笑容。到目前为止,这个农民还记得他的第一次广播。“我太紧张了,看着手机屏幕,忘记了所有的培训内容。三个小时后,我不知道我说了什么。
也没有跟粉丝的互动。”
图说:确山县农民主播白晶在车间淘宝直播带货花生米
与白晶相隔几十公里的白军敏此时也面临同样的窘境。
“看薇娅数了三个数,2万单红薯干瞬间卖空,那可是我全部的存货啊,一下就懵了。”2019年,初识直播能量的白军敏虽然早就下了要做农民主播的决心,但培训结束首次开播时,面对镜头依旧浑身不自在。“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种红薯、做红薯干的,说实话没想到自己真能当个农民主播。”
来自陌生人的鼓励,给了白军敏特别大的信心。“我印象特别深刻,西安有一位老师,每天都去直播间鼓励我,要我坚持下去。过了20多天,我也越来越熟练和自在,就把粉丝当成家里人那样去唠嗑。”
虽然是一个人的“直播团队”,但每天下播后,白军敏都会做复盘,看数据是不是有增长,通过分析来决定第二天直播的节奏。
自2019年至今,白晶和白军敏们基本每天都会在田间地头或工厂车间做直播,疫情期间更是日播8个小时左右。“儿子说我‘魔怔’了,连饭都顾不上吃,但直播这东西是真让人上瘾,有人给你点赞、下单,真是兴奋啊,根本停不下来”白军敏说。
“现在我直播特别豁得出去,直播间有人起哄让我唱首歌,那说唱就唱,一点不害羞。”白晶认为,农民直播会非常有前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生活更熟悉。“我总感觉在装修特别好的直播间里是没有‘灵魂’的,咱们农民主播就在田间地头播,接地气,而且真实,粉丝们特别买账。”
为了帮助农民主播们快速成长,淘宝村播基地的工作人员从注册直播账号、录制注册视频、购买直播设备再到试播和复盘,手把手将学员们送进了直播间。确山县委县政府则拿出了奖励、补贴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举措,全力支持农民主播项目扎实落地。
成为农民主播,让我们的人生和家乡都变样了
“做直播帮助我调整了种植结构,并推动合作社产品生产、包装走上正规化。”白晶说,从粉丝需求里,他看到花生米和黑小麦面粉最受欢迎,所以他从种植五谷杂粮转为专攻花生和黑小麦,产品包装也全部正规化。“直播还能让基层政府更加了解农民企业。”
2020年,当地农业局看到了白晶的直播,发现由于他的家庭农场都是人工操作,导致分选花生米的过程中效率低、质量差。后经现场观摩,农业局主动为白晶投资37万元建设了一条花生米电脑分选流水线,推动他的家庭作坊走上了自动化道路。
“做了农民主播后,我收获了一波粉丝,到哪儿都有人认识我喊‘红薯姐’来了,生活幸福指数明显升高。”白军敏说,直播可以跟消费者有面对面交流,连带着自己淘宝店铺的投诉量和客服工作量都下降了;红薯干出货量则明显提升,工厂里的晒晾架都增加了好几倍,“现在是红薯干不够卖的阶段,已经不敢去做直播大活动,很容易爆单。”
更重要的是,白军敏的农民主播身份也带动她走上了公益道路。“去年受疫情影响,我们镇里有一位农民种的桃子滞销。知道这个情况之后,我去他家说,我就坐在地里给你直播卖吧,能卖多少是多少,也不收你钱。结果,8亩地的桃子用了3天全部卖完了。他还给我送了锦旗。”
白军敏感慨地说,她刚回家乡的时候,只想着加工售卖红薯干,从没想到有一天自己可以通过镜头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感,这是她这辈子最大的惊喜。

图说:确山县农民主播白军敏在车间淘宝直播卖红薯干
人富了,气足了,家乡也变得更好了。
据袁贺忠介绍,确山县通过联手淘宝村播基地培养农民主播,一方面拓宽了农产品上行渠道,2020年农产品电商交易额达5.7个亿,比2019年增长了80%,产销对接效率大大提高,仅2021年春节通过“网上年货节”活动就实现了157万元的农特产品销售,不仅卖得快,还卖出了好价格,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大力培养农民主播,在去年新冠疫情影响下,当地依旧实现新增农民就业3422人,比2019年还增加了73%。
农民主播的“确山现象”是各地政府借助淘宝直播这一重要互联网平台推动乡村振兴的集中展现。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宗毅认为,农民主播群体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促进了乡村一、二、三产有机融合。
“由于信息在更大范围零成本传播,销售量激增、市场快速扩大,使得原有优质特色种养业在县域内快速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同时,围绕农产品的加工、电商、物流等行业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而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县域内的农村地区,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就业创业。”张宗毅说。
据淘宝直播村播基地项目负责人乔艳介绍,截至4月末,全国已有11万农民主播参与乡村振兴事业,人员遍布2000多个县城。仅阿里巴巴2021财年,在村播计划的带动下,淘宝直播实现了150亿元人民币的农产品上行。同时,淘宝直播已在全国23个省成立了100多个村播基地学院,培养农民主播达1万人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