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雨红(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农村繁荣导致国家繁荣,农村衰落导致国家衰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艰巨的任务还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还在农村,实现乡村复兴势在必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的振兴。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在新征程上发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领头雁”作用,将带动农民更加坚定地致富,走上乡村振兴之路,意义重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进一步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创新培养手段,构建农村实用人才教育体系,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存量与增量相结合,既能在广大农村培养本土人才,又能优化教育体系,对返乡创业大学生和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要为高校、职业学校、成人教育单位、培训机构等提供全方位支持。明确培养目标,全力培养农业综合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创业人才、服务人才等。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上下功夫,结合学校实际,使专业设置更符合“三农”发展的需要,切实有效,具有前瞻性;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精准设计,可以使教育内容适应农村实际需求,满足乡村振兴对实用人才的需求。师资水平决定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实用人才教育体系的基础。要引导和鼓励各级教育教学机构和相关领域的教师积极下沉到农村基层,带着问题走,带着答案回;同时,可以邀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来学校授课,教授学生,使教学内容更加实用。制度是制度的保障,农村实用人才教育体系的顺利运行要求学校积极建立动态考核监督机制,定期对专业设置的合理性、课程的实践程度、学生的满意度和学生能力的提升情况进行考核监督,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让前沿科技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体现和充分应用。
创新整合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需要将人才理论运用到指导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系统培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通过定期的跟踪指导服务,可以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一个在生产线上施展才华的舞台,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乡村振兴和实用人才培养提供有效路径,应与各培训教育主体合作,借助在线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要进一步拓宽在线教育资源,开放在线课堂,促进师生互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农业技术论坛,让员工及时了解各类农资、农村信贷和农业技术;利用大数据建立科技资源库,使员工能够及时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为农业生产建设服务,使学习培训更加灵活有效。集约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农业技术教育还应加强培训主体与农业企业的合作
改善和优化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相应的支撑体系。要合理设置专项教育经费,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平台,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吸引更多人才从事涉农职业。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连接城乡的农村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通过宣传教育,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向往农村事业,让城乡青年实现农民事业大有可为,了解农村事业和产业的美好未来,体验农村人居环境的变化,增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增强掌握更先进农业理念和技术的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青春动力。
来源: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