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乡村摄影队受访者提供
嘉兴7月2日讯(作者周)走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的乡村,你很可能会被江南的乡村风光所吸引,忍不住用手机自拍。这时,几个穿着蓝色印花布衣服的村妇已经等了很久,并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幕。这些村妇有一个统一名字的——村嫂摄影队。
图片由乡村摄影队受访者提供
家乡的变化值得被记录
王店镇建林村是村嫂摄影队的起源地。62岁的许是摄影团队最早的成员之一。她告诉记者,成立摄影团队的初衷是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许所在的建林村,曾经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垃圾遍地,河水臭。”许回忆说,“除了环境恶劣,村民的精神生活也匮乏。村里的女人闲着没事看电视打麻将,没有娱乐生活。”
2003年左右,建林村开始环境整治。村里的日常变化给了时任村妇女主任的许一个想法:“不如给家里闲着的‘姐妹’找个爱好,大家一起记录村里的变化。”这个想法获得了一致的回应。
2006年,在时任王店镇文化站站长杨建华的带领下,14名村民学会了使用相机,并成立了农民摄影队,其中村妇占大多数,随后越来越多的周边村庄加入进来。2008年,王店镇村妻摄影队正式成立,为浙江省首家,共有49名村妻。
《乡村仙境》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乡村仙境》是村妇们最欣赏的作品之一。图中,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升起,将天空映成金黄色,薄雾笼罩在金黄的稻田之上,呈现出丰收希望的景象。凭借这张照片,“70后”村嫂杜成功获得省、市、区奖项,她至今还记得当时拍摄时的场景。
“大概是10月底的某一天,我一大早就出去打工,正好路过稻田。看到这一幕,我拿起相机赶紧拍了下来。后来回家看到效果不太理想。”杜说:“没有保留这么美的风景,真可惜。我必须接受它。”
为此,杜每天早上都去外地等。“村里还有人认为我有‘神经病’。我在黎明前拿着相机在田野里。”杜并不在意。“因为我觉得值得,这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以前‘又脏又乱’,现在美得像仙境。这些都应该记录下来。”
努力是有回报的。一周后,她成功接下了这个《乡村仙境》。
照片由乡村摄影队提供
村嫂摄影队从13年前成立至今,始终保持着一颗不变的心,不拍壮丽的山河,不拍城市的霓虹灯,始终聚焦在自己生活的乡村。
“我们住的村子每天都在变化,就像村前的路,从一无所有到现在,再到现在这么宽。有了这些照片,我们可以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这个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就是拍照的意义。”建林村党委书记、村嫂摄影队成员李颖说。
《为老人梳头》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摄影让我忘记了年龄”
64岁的团队成员沈水峰此前一直在外工作。她听说过家乡村嫂摄影队的故事,但因为时间和经济原因没有参与。
2013年,乡村摄影队的故事被拍成微电影,剧组正在招募临时演员。许把硬是拉了回来
休回村里的沈水凤参与拍摄,没想到,这次微电影的拍摄成功点燃了沈水凤心中的激情,拍摄一结束就买来一台相机,从此“机不离手”走到哪儿拍到那儿。
《乡村雪景》 受访者供图
“有时候我起床看见外面雾蒙蒙的,想着这时村子拍出来一定很好看,拿起相机就出门。还有一回,我老公在外面看到一处好风景,一个电话打过来,我带着相机骑上电瓶车就去了。”沈水凤表示,能拍到一张令自己满意的照片,简直比中了彩票还要开心。
沈水凤说,其实自己以前是一件衣服都不舍得买的人,但现在一万多的相机也乐意下单,“因为拍照让我觉得自己变年轻了。”

《丰收》 受访者供图
“变年轻了”是谈话中几位村嫂除了感叹村庄近年来发展之外提到最多的词,相机在村嫂们手中,一方面执行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见证着时光的变迁,另一方面又如同一台时光机,将村嫂们带回到青春时光。
今年68岁的沈小毛是摄影队中最年长的一位,她告诉记者,自己以前靠种地为生,如今自己拍的照片居然能挂在当地文化站的墙上,这让她更有动力去拍出好的照片。“我觉得摄影这事真的有‘魔力’,让我感觉忘记了年龄,快70岁了还和小姑娘一样,一听有好看的风景就跑来跑去。”

《制作爆米花》 受访者供图
沈小毛表示,现在自己手上照片已经存满了七、八个U盘,“等以后真的老到走不动路了,我就看看这些照片,回忆一下我‘现在的青春’。”(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