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百万大学生留武汉细则 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优惠政策

开春以来,武汉就业岗位供给旺盛,不少龙头企业春季招聘岗位翻倍,吸引大量人才回流武汉。2020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的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武汉是这7所名校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地。据报道,去年共有30.2万名新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

中国本科生留在湖北,去年超过了广东

武大36%的研究生选择留下

武汉瑞科光纤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招聘计划较上年增加50%。今年,学而思网校面向武汉的招聘规模较上一年增加了约15%,计划在5年内在全国范围内打造标杆基地,员工规模约1万人。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由于武汉光电、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年春季多家龙头企业的招聘计划数量大幅增加。热气腾腾的职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留在湖北和武汉。

据悉,2020年武汉大学本科毕业生留鄂率为25.62%,研究生留鄂率为36.20%,居全国第一。毕业生就业人数排名前八的单位中,武汉企业占三席。

猎奇大数据显示,武汉在全国新增就业岗位分布TOP20中排名第九;特别是疫情过后,武汉就业迅速恢复,人才供需均位居全国前十。去年,武汉总共留下了30.2万名新的大学毕业生。

听听他们要说什么

(曾经在杭州工作的武汉韩),家头部企业来到武汉,我是去年跟着机会跑回来的。

张(华中师范大学毕业):我今年从深圳回到武汉,武汉发展很快,尤其是我工作的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机会很多。

(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去年年底,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从北京回到了汉。怀念东湖水,怀念春天的玉兰花,怀念薄薄的梧桐,怀念学校便利店老板送的巧克力面包。

李杰超(武汉大学毕业):我去年加入了铁四院,在这里工作生活感觉很幸福。武汉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城市。

“东南孔雀”飞向武汉

深圳、上海、北京

带着最高端的人才来到韩

一线城市人才回流武汉逐渐成为新趋势。从猎聘大数据来看,从深圳、上海、北京回流的人才最多,分别占14.42%、13.18%、11.29%。

智联招聘“202”同时发布

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也指出,2020年在国内求职的海归人数同比增长33.9%,武汉依靠较强的发展潜力与引才政策,排名国内前十,海归人才吸引力呈上升趋势。


2020年12月2日,教育部 “24365”校园招聘服务在武汉洪山体育馆举行。记者彭年 摄


2020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武汉人杨可昕曾在北京、杭州工作,目前就职于武汉斗鱼。“现在众多头部企业第二总部集聚武汉,不少还是核心总部,留在武汉就业,也能享一线城市资源。”杨可昕说,“返汉后生活成本也更低,幸福感更强。”


2020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842家,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吸纳大学生6.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李蟾介绍,不少国内外回流的技术大咖,年薪最高可达上百万元,还有机会参与企业股权激励。目前,企业200多名员工中超15%都是硕博士学历。


小米集团副总裁、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介绍,小米金山武汉总部未来将用10年的时间,发展到万人规模,成为小米集团未来的“超大研发总部”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高地”。


2020年8月18日,小米武汉总部200名应届毕业生集体入职活动。记者高勇 通讯员马丹妮 摄


猎聘大数据报告显示,从2020年全国中高端人才供给城市分布TOP20来看,武汉以2.43%的占比位居前十。


今年至少再留30万大学毕业生


全家都可随迁落户


“数据证明,大学生留汉的良好态势没有改变,大学生在汉就业创业的信心没有动摇,武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没有减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武汉市将继续深化“学子留汉”工程,至少再留下30万名大学毕业生。


30岁的吴星(右)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公共艺术设计专业,2013年回汉成立漆艺工作室,带领多名大学生创业。记者高勇摄


目前,春季招聘已经吹响号角。据悉,武汉全年将举办面向在汉高校毕业生的专场招聘活动50场以上,动员5000家重点企业,提供50万个优质就业岗位,打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专场”的招聘就业环境。“春招”“秋招”将集中举办10场左右大型巡回校招活动,单场邀请企事业单位不少于100家,提供优质岗位不少于5000个。


在优化落户办理服务方面,武汉已推出“全员放开落户”“全时办理落户”的新模式。高等学校专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年龄不满45周岁的均可落户,其家属可随迁落户,并实行24小时网上申请落户。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生机勃勃的大武汉


欢迎每一个


有梦想、敢拼搏的你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蔡木子李佳吴曈陈晓彤夏晶邓小龙通讯员李茂行刘宇凌 摄影:高勇 长图:主创|谭芳 赵健 海报:赵健编辑:曹欣怡 校对:彭艳


来源: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