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位于金渠盆地东部,是一个县级市。不仅有近代教育家罗、“初唐四杰”之一的陈望道等历史名人,还有“鸡毛换糖”的故事。义乌人用手摇摇铃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把小商品变成了大市场。
来自义乌商城集团的官方信息显示,义乌国际商贸城占地550万平方米,商铺7.5万间,日客流量21万人次。26大类180多万种商品销往219个国家和地区。
浙江义乌,一个从上海坐高铁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的“盆地”。虽然城市面积只有1105平方公里,但在“鸡毛换糖”的声音中,它从“小”到“大”开始。涅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和“中国十大著名会展城市”
有经营者坦言:“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买不到,只有想不到。”
描述:新年柜台生意兴隆,新年期间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灯笼出售
“鸡毛换糖”
创出大市场
义乌人自古就有经商的习惯。农闲时节,人们摇着摇铃,挑着装满自制糖的篮子,南走北走,用糖换鸡毛、牙膏壳等废品;回家后,把鸡毛做成鸡毛掸子或在农田里用鸡毛作肥料改良土壤,把牙膏壳卖给供销社回收利用。
这种小生意有点“莫名其妙”,利润只是小利润,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义乌人乐在其中。这种“乐”,就像一家“鸡毛换糖”酒店门口的对联,说:“手鼓摇得令人兴奋,鸡毛换精神。”当地人说,这种精神就是“义乌精神”:不忘吃苦,敢于吃苦;不要忘记创新,勇于创新。
有了这种精神,连比针还小的牙签在义乌也大有作为。一个小小的牙签柜台每天可以批发销售10吨(1亿根)牙签——根。按照一百根牙签赚的“毛利”的1分钱,每天的“毛利”可以达到1万元。
有了这种精神,当初摆摊的小商贩,变成了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大型商业企业。
在浙江袜业有限公司“门罗”牌袜店,现场负责人夏介绍,公司从25年前的“小打小闹”起步,在微利发展后,一直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开了四家店面,最大的一家面积超过500平方米;品牌管理从最初的“蒙娜丽莎”扩展到“梦露”“原子弹”“爱国者”“山毛榉”等14个品牌,长期为上海CP Lotus、大润发等超市送货。
在商贸城售卖灯笼、中国结、丝球等“年货”的区域,琳琅满目的商品,或动或静,将商场装点得光彩夺目,喜气洋洋,迎接着络绎不绝的不同肤色商家。在一家卖对联、红包等“年货”的店里,一位来自舟山的顾客批发了上千个红包;“徐春彩灯广场”另一位现场负责人于表示,赶上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的好机会,不仅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家来现场“取货”,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家通过互联网在海外下单。2018年,一家10平方米的商店实现了600万元的销售额。
由于面积大,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评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即使客户只在每个营业场所门前停留3分钟,也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参观完;因为面积大,这里的商家更注重店铺序列号,而不是店名——,更方便顾客查找。
借助“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优势,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义乌市青岩柳岩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无中生有”,成为
年销售额达60亿元。
图说:义乌被誉为“世界小商品之都”
“会展名城”
年展130多个
小商品“拨浪”大市场的义乌,还有另外一张名片:会展。
行走在义乌街头,随处可见的除了袜子、服装等一类类小商品的广告外,还有一个个会展的广告。记者采访时,在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里,就有一个“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秋季展”。大门口,“全球优质进口商品一站式采购”“进口商品的世界”“世界的进口商品”等宣传语竞相向外界“宣示”着它的巨大体量;“第一时间直购全球”在展示其“肚量”的同时,也体现着义乌锐意奋进,“拨浪”全球的气概。
法国红酒、日本副食品、德国厨房用品……走进展览会,一件件进口商品缤纷夺目,令人应接不暇。法国优质产品一站式交易平台前的介绍显示,近年来,随着法国进口商品的数额不断增加,法国商品正通过义乌这个国际化平台向全国输入,“义乌法国采购商服务中心”也在这里应运而生。
在这个展览会上,还可以看到去年10月21日至25日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义博会”信息。信息显示,“义博会”有17万采购人流,6万境内外专业采购商,98%的客户满意度……
义乌市商务局介绍,义乌已被评为“中国十大会展名城”,除了“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外,每年还要举办涉及小商品、装备制造等更多种类的专业展览会130多个——其中,义博会、文博会、森博会、旅博会等都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展会,商业性展览总面积在2018年首次破百万平方米,达到了104.02万平方米。
就在今年4月,一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暨数字贸易博览会”也即将在义乌举行。据介绍,已有1100多家企业确定参展,展会上的2500个展位呈供不应求之势,预计专业观展量将达15万人次。
“商业生态”
处处为企业
商贾云集的背后,是良好的商业生态。
这从义乌市场监管部门的“布点”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义乌(小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义乌商标受理窗口等就与义乌国际商贸城只有一路之隔。记者采访当天,前往领取40来个商标核准证书的商户张权说,由于距离近,他路上只需一刻钟左右时间。
令张权更为满意的是,为了让商户“少跑腿”,义乌实行了“最多只跑一次”改革。如在市场主体申报上,义乌全面实行了住所申报承诺制,让专业市场外的主体,以信用承诺方式代替房产证明和租房协议,真正实现一张身份证就办妥营业执照。
为了帮助商户引才,义乌还推出了“千企万岗进高校”行动,帮助企业到上海、南京等高校揽才;对于“走出去”揽才的企业,义乌市会按规定为企业在住宿费、展位费上买单;对于引进来的人才,提供最高140万元的购房补贴;对入选“义乌英才”计划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社会事业发展紧缺人才,5年内给予的最高奖励达5000万元。
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 刘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