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延伸沼气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王庄村变得富裕美丽,去年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李宏伟
通过延伸沼气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王庄村变得富裕美丽,去年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李宏伟
长治,中新。中新网7月22日电(记者李)“过去,村里基础差,没有产业,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学习工作。这几年建了一个沼气站,上链种植,下链种植。”22日,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上村镇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建民告诉记者,王庄村通过延伸沼气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致富美丽,去年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
2018年8月,王庄村建成腐烂垃圾综合沼气处理站,处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厕所污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产生的沼气供周边村民做饭,沼渣和沼液成为有机肥。
2018年8月,王庄村建成腐烂垃圾沼气综合处理站。李宏伟
“有了沼气站,村里开始对垃圾进行分类,有了存放腐烂垃圾的地方。还建成了以沼气为热源的便捷澡堂。”董建民介绍,过去横七竖八的光秃秃的土地,变成了村民休闲纳凉的小绿地。“以前每个人都要到十里外的煤矿洗澡,现在可以在家门口洗澡了。”
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王庄村试图依靠沼气站发展产业。沼气站建成后的第二年年初,王庄村建起了占地不到3亩的蘑菇大棚,购买了1万根蘑菇棒开始蘑菇栽培。
董建民介绍,王庄村发展循环经济,沼气站用于养殖种植,村里的劳动力基本没有闲着。李宏伟
“不要小看这个占地不到3亩的蘑菇大棚。肥料来自沼气站生产的沼液,生产出来的香菇品质极佳,每天都供不应求。每天生产香菇700公斤左右,一天能为村集体挣5000元左右。”董建民告诉记者,2019年,王庄村集体成立农业开发公司流转土地,依靠沼气站发展种植养殖。
“第一年,我们流转了1200亩土地,和两个邻村一起种植了2700亩油葵。利用沼渣、沼液,发展种植、观光、采摘,吸纳数百名村民务工。”董建民说,村民除了在家打工挣钱外,每年还可以拿到每亩地800元的流转费。
对于王庄村来说,2019年是个好年。村集体经济首次破零,收入约50万元。油葵不适合连续种植。去年,王庄村1200亩土地改种辣椒、玉米,还用沼渣、沼液施肥,产量高、质量好。此外,董建民还带领村民发展养殖,现在王庄村有6个生猪大棚。
“沼气站可辐射周边10个养殖场,年产沼气30万立方米,为全村352户村民提供炊事用气;年产沼液、沼渣800多吨,为1000多亩辣椒、玉米提供有机肥。”董建民介绍,王庄村发展循环经济,沼气站用于养殖种植。“村里的劳动力基本没闲着。”。
“去年我们村集体收入达到90万元,村里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王庄村建成了万立方米沼气站,尝到了甜头。未来的目标是建设一个4万立方米的沼气站,也可以解决村民的取暖问题。
“我们正在建造一个占地600亩的温室,我们要去库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