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指南:
1.半成品菜需求突然增加有哪些机会?
2.生鲜零售商借半成品蔬菜安排在家跟踪。有哪些困难?
3.后疫情时期如何发展长期半成品蔬菜?
疫情之下,人人都会做饭。在Tik Tok、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水煮鱼、火锅、冷面甚至蛋糕都是满屏的。疫情促使消费者对净菜、半成品菜需求较高,市场定位明确。
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新零售巨头博克斯玛通过飞电开关布局半成品净菜,博克斯玛工场生产了罗宋汤等半成品菜sku近百种,销量暴涨超10倍、韩国团队锅、日本生日吐司。与此同时,屠夫牛肉干转变成了商业理念,推出半成品,使疫情期间营业额达到春节前140%。
上述措施既保证了上游净菜供给端的收益,也是黑天鹅事件下化危为安的优秀案例,展现了盒马抢占国内市场的决心。
1补充家常菜场景
生鲜到家专业人士认为,除了疫情催化外,半成品蔬菜的原产地在需求端消费群体特定,白领占80%以上。随着中国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兼顾了健康和方便的要求,半成品菜因其节省时间的突出特点而在年轻人中成为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随着疫情催熟,市场前景也更加明朗。
此次,盒马推出半成品菜加快家居布局,餐饮以半成品菜的形式入驻生鲜超市,无疑是对现有家居生鲜服务的补充。
在距离上,更贴近用户,进一步推动全品类生鲜的布局,满足用户的家常菜场景;在服务方面,解决餐桌的多样化需求,既保持了流量,又为业绩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据业内人士透露,如果相关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是抓住趋势,填补品类缺口,这一举动将在特殊时期瞬间涌入新增客群转化为固定客群,提升新增流量转化率。
2到家赛道竞争激烈
热潮之下,盒马、每日优鲜纷纷入场,市场竞争激烈。生鲜零售企业布局半成品蔬菜,就是指到餐饮战场上作战,要与餐饮企业抢到家市场份额.
以盒马为例,其盒马车间开发半成品蔬菜和熟食,产品和口味的研发由盒马用户主导,目标是打造自己的品牌。
c="http://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c520222742094b138c0cb87e49deb5b5" />然而放眼整个市场,从海底捞“开饭了”系列12款半成品菜品及4款汤品,到西贝“功夫菜”的招牌菜系列,餐饮企业着手研究半成品,为新的消费场景提供产品,满足消费者在家吃饭的需求。那么,与餐饮企业相比,社区零售赛道布局半成品菜面临哪些难点?
处于风口的半成品菜并非新热点,曾风靡一时,却又几度折戟。究其原因,离不开两大痛点:配送与保鲜。新零售重投入和重资金模式遇上对冷链运输质量环节要求较高半成品菜,快捷营养特点亦成为难题。
好在到家赛道,30分钟理念已深入人心,经过科学大数据规划配送路线,最高效时间内配送到家,快捷性会越来越高。

新零售专业人士指出,利用半成品菜布局到家,是机遇也是挑战,前端和后端需要满足几点条件。
对于面向消费者前端,要把控食品安全,在短期内完成配送环节,解决烹饪技术对口味影响,同时深耕本地,面向全国,根据不同地域饮食习惯进行改进,保证复购率;对于后端供应,净菜源头采购,物流配送需平衡成本与质量,扩大市场要求标准化与菜式口味多样矛盾也亟待解决。
总而言之,谁能在确保半成品菜质量和服务基础上缩减成本提高毛利,谁能优化供应链效率,谁就拥有抢占市场先机。
3 长线发展选择
疫情过后,半成品菜这种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分析人士认为,短期来看,半成品菜是疫情下催化应对策略;而放眼长线,它极有可能成为优质餐饮、生鲜零售企业重要业务增长推力。
打破餐饮、零售、互联网之间边界,共同探索“零售+餐饮”、“线上+线下”合作新模式或许是双赢最优解。

相比与餐饮业,零售业边际成本更低,生鲜零售业都占据一定优势。而餐饮品牌半成品具有较高溢价,利润空间基本高于各品类生鲜,这一模式有效拉高生鲜零售毛利低短板,是利润新增点。餐饮、零售互为补充,可以提高两行业“天花板”,形成良好收益正循环。
未来在一段时间内,“餐饮+零售”在区域供应链做深做透,全渠道下,有望赢得到家市场区域之争。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零售企业做半成品将会成为大趋势。餐饮企业在食品研发上具有一定优势,零售企业在销售、展示、渠道方面更具经验,二者合作会形成1+1>2效果。
罗兰贝格高级项目经理张新宇表示,随着中国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城市消费者整体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时间成本将随之提高。长期来看,中国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对轻餐饮、快餐和半成品菜需求将快速提高。
新型零售业需要洞察新兴消费者当期和未来需求,提前布局以进入轻餐饮和半成品市场,以期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获得先机。

随着技术、观念转变,半成品菜发展价值初显,消费者习惯培养需做长线考虑,这也正是盒马布局半成品菜战略核心,同时,可以看到叮咚买菜,每日优鲜、好邻居便利店等已纷纷加码。
相信在未来,以半成品净菜布局到家赛道潜力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