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更加关心健康问题
越来越清楚了
“中风”对老年人的危害
所以一些不法分子
利用人们对健康的渴望
开始欺骗老人
一种常见的保健食品被骗子包装成“抗中风药”。截至案发前十个月,诈骗集团仅这一款产品就销售了1000多箱,销售金额近千万,受骗的老人也不在少数。
来看看这是什么“神奇的药”
诈骗团伙是如何行骗的
以免再次被家里的老人欺骗!
在温州,有一个叫马德康之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经常给老人送小礼物,但是他们的目的很不光彩。
小礼物换老人联系方式 实为实施欺诈
前不久,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称一家名为马德康之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公司涉嫌欺诈销售保健食品,骗取老年人钱财。
在收集到的电子证据中,有一张“对抗血凝块,让爱无限,免费发放有机大米”的传单。这份传单说,配送对象仅限于55岁以上的中老年消费者。保健食品宣传员将在公园、社区等老年消费者聚集的场所发放这些宣传单,通过免费赠送各种生活用品,吸引老年人留下联系方式。
通过这样的免费赠送,保健食品销售人员积累了大量老年消费者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但完成第一步后,主办方并没有急着将目标产品卖给老年人,而是邀请老年人经常来店里免费体验、量血压、听课,而主题内容全部指向预防中风。
假筛查 恐吓老人要中风
每次讲座结束后,主办单位都会适时制作一份所谓的“脑卒中筛查与风险评估自我对照表”,请老年人填写。
这份中风对照表中列出了几十种所谓的心脑血管风险,包括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不能穿针、扣扣子等一系列症状。
这些所谓的症状大部分老年人都有可能出现的,与脑卒中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关联。
经过几轮预防中风的讲座,再加上这样的中风风险对照表,主办方的意图是暗示老人可能中风,让老人恐慌起来,主动参加主办方精心设计的下一次体检(——)。虽说是体检,但是项目却只有一个,颈动脉彩超。监督员告诉记者,设计这次体检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让老年人
产生即将中风的危机感。假专家出手欺诈老人

就这样,从免费赠送礼品获取客源,到反复讲座暗示可能会中风,再到组织老人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营销人员的套路环环相扣,整个欺诈链条的准备阶段终于完成了。营销人员感到销售时机已经成熟,这时就会拿出一张所谓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程 权威专家巡诊门票”,邀请老人们参与所谓的专家巡诊。
画面中的这位所谓专家在简单讲解了预防中风的知识之后,话锋突然一转,引出了一款名叫纳豆紫苏籽油软胶囊的产品,进而指出这款产品具有溶栓和排栓的神奇功效。至此,这次非法会销的主角终于出场了。

紧接着,老人们会被分别带到单独的房间,进行一对一的专家问诊,实则是保健食品销售人员一对一的盯人套路,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推销这款纳豆紫苏籽油软胶囊。
在市场监管人员掌握的电子证据中,有这样一份所谓专家的问诊录音。

所谓专家问诊录音:
哎呀!阿姨呀!不好的呀!给你检查出来的不好啊!你的右侧颈动脉它的中膜增厚了,你的是1.3毫米,我们正常的是0.8毫米,你这个是1.3毫米,增厚了0.5毫米,明白没有?每增加0.1毫米脑中风的危险性增加了10%到15%,你这个增加了0.5毫米,那就是脑中风风险60%到65%呀!再加上如果你有糖尿病的话,再加上30%,那也就是说你的脑中风的危险是90%到95%啊。
在老人彻底恐慌之后,这位所谓的专家立刻就会提出只要服用了纳豆紫苏籽油软胶囊就能溶解血栓、预防中风。

所谓专家问诊录音:
你至少要吃1到2个周期,2个周期就是两盒(吃)2年,2年是一万六千五百八。1年1盒,1盒八千二百八,我建议你两盒用上去。

防卒中神药实为普通保健食品
涉案的这款意生缘牌纳豆紫苏籽油软胶囊被介绍成是一款具有18种神奇功效的高科技产品。

实际上,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查询系统上可以看到这款以8280元推销给老年消费者的意生缘牌纳豆紫苏籽油软胶囊批号为国食健字G20140010,是由纳豆冻干粉、紫苏籽油、蜂蜡等主要原料制成的一款保健食品。
经市场监管人员核查发现,这款标价8280元的纳豆紫苏籽油软胶囊实际进价只有345元,也就是说只要卖出一盒,保健食品推销者就可轻松获利7900多元。
仅截至案发的前十个月,康瑞祥仅这一款产品就已经售出了一千多盒,销售金额近千万。目前因涉嫌欺诈,该案已移交公安部门继续侦办。
种种套路,各种表演
最终的目的就是把
进价仅为345元的普通保健食品
以8000余元的价格
卖给上当受骗的老年人
真正的专家告诉我们,在这场骗局当中,老年人损失的不仅是钱财。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不到千分之三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专家表示,目前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为0.246%,也就是说一千个人中有3个人左右可能会罹患脑中风。在三高、肥胖、心脏疾病、吸烟酗酒以及有脑卒中家族史等8种危险因素当中,符合3项以上才被列为脑卒中高危人群;而颈动脉斑块是一种正常的人体血管老化现象,即便检出颈动脉斑块,大部分人也不用过分担心。

专家告诉记者,检出颈动脉斑块,到正规医院筛查病因,对症下药是现阶段最有效的治疗办法。市场上一些所谓的保健食品溶栓概念并不可靠,因为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经过科学认证的专门的溶栓食品。
来源:四川药品监管
想获取更多政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政务客户端──四川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