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房地产投资规划报告

在过去的半年里,虽然房地产形势已经变得非常明朗,但购房者仍然关注房价的涨跌趋势,一些人仍然对调控抱有幻想。我觉得有必要多唠叨你几句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态度。通过这些趋势信号,购房者也可以决定是否买房。

1、房住不炒定位不动摇,楼市调控继续整体从严从紧。

去年,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立场,一点也没有动摇,尤其是2021年上半年。在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楼市调控总体保持偏紧。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不断进行调控。统计数据显示,前五个月已经进行了234次调控。

那么,2021年下半年,无房不炒的主基调不会改变,楼市调控将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严厉打击房地产投机,增加住房供给,调整供给结构。

所以,没必要抱有什么监管会退出的幻想,老老实实买房还是卖房都是你自己决定的。

2、房价整体稳定,难有大涨大跌之势。

既然调控的主导思想没有改变,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仍然是保证市场的整体稳定,房价不会大幅涨跌。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或者说是一个平均值。但这也是最基本的目标。

从上半年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信号。一些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频繁采取系列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实际上起到了明显的调控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调控绝不是“不让房价大幅上涨”,大涨大跌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因此,一旦一个城市出现明显过热或持续过热,调控基本上就会指向市场降温的地方。作为一个新需求的购房者,应该明白房价不会大幅上涨,也肯定不会大幅下跌。日前,《经济日报》曾表示,无论是投机性的房价上涨,还是预测性的大幅下跌,都是楼市的“黑嘴”,应该严惩。

3、普涨时代结束,楼市会继续上演严重分化大戏。

过去,全国楼市可能下了一盘棋。你这里涨他那里涨,基本赶上大势,大势下的时代带来红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大红利已经不存在了,只是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红利。

所以全国范围内基本没有普遍的增减,各大城市、城市内各大区域、各大开发商之间会出现严重分化,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市场形态和趋势。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完全不同,核心区和郊区差别很大。当然,大开发商和中小房企的分化会更加严重。

由于结构性失衡必然导致房价涨跌差异,相信2021年下半年会更真实地呈现出这种分化趋势。但是你不用担心,因为除了买房和不炒房,还有一个平衡市场的政策。

4、一二线城市房价涨中回稳,多数三四线城市有下跌趋势。

2021年上半年,一二线城市房价实际呈现回暖或上涨趋势。但由于个别城市房价快速上涨,调控力度严重收紧。

还记得年初吗?改变去年房价涨跌趋势,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全面上涨,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当时觉得一线城市恢复正常。毕竟是一线城市,有人口、资源、产业支撑。不过我当时也提醒,特别是深圳,需要注意。深圳不仅房价高,而且涨幅也很大。

后来深圳的调控频频收紧,就不用我说了,尤其是对炒房者的打击,惊动了七部门联合整顿。

从6月18日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来看,一线城市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

略升,二手住宅涨幅回落,深圳降温最明显。


根据当前楼市释放的信号判断,下半年一二线城市整体房价会有所降温,但是也要知道这些城市是有购买力和需求的,所以房价基本上不会再大涨,但也不会大跌,大概率会在上涨中低调回稳。即一线城市房价进入慢涨幅阶段,逐渐收缩。


而对于三四线城市,如果人口持续流出,还没有资源产业,那么很可能会在红利消失后,进入下跌局面。


5、城市更新会加快推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拆大建时代已经结束,房地产也正式进入存量房时代。从高速向高质转变,又当如何保证经济增长呢?


去年关于下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当然,城市更新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老旧小区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工程。


城市更新包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那么2021年是非常重要的奠基之年,下半年也将会加快推进,必然会对建材、电梯、停车设施等都会有较大的拉动,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已经打开,也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6、大城市面向青年人的租赁住房建设将大力推进。


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已经列入2021年规划中,近日,住建部召开工作座谈会,40个城市将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并且已经进入议事日程。怎么解决土地问题呢?住建部指出,将重点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6月,发改委也提出,支持人口净流入大城市中符合条件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当然不是说,要让所有人都去租房住,而是说很多无法通过市场手段去买房的,那么遵循房住不炒原则,很多人是可以通过租房解决住房问题的。


7、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是城市群,经济如此,房地产也是如此。


未来城市发展方向一定会朝着都市圈和城市群方向发展,这不是凭空预测,而是有政策依据。去年国家表态,提出要发挥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的综合带动作用。所以,一些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城市发展空间很大,那么房价也有一定潜力,当然不会大涨。


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城市群,在基建和产业结构完善,就业吸引人才方面会有很大优势,人口也会是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


因为这些城市都属于人口流入型区域,房子价值保值、增值效果会比较好,你可能会说,也不见得,你看环京楼市多惨啊,房价都大降了。我要说,这正是调控回稳的需要。以后的楼市不支持杠杆类投资或短期投资。


8、房地产信贷供需两端收紧,房企日子不会好过。


无论央行还是银保监会,都对房地产金融政策划定了红线。从供需两端全面压降房地产信贷规模,实行集中度管理,倒逼房企去杠杆。


而金融政策是跟房住不炒是相一致的,注定2021年下半年金融政策不会宽松,那么融资环境也会继续趋紧,严控资金流向,实现脱虚向实,开发商也必须严控“三道红线”的底线思维,去杠杆、降负债是不二之选。


对开发商来说,依然秉承手有余粮心中不慌的策略,可是拿地紧张,不拿地也紧张。大房企都面临着各种问题,就更别提中小房企了。


二季度以来,多地房贷利率走高,放款周期延长。同时,房企融资规模下降。调控政策还会延续偏紧态势,房企本身就难,购房者也会更加理性,回笼资金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大家普遍日子不好过。


9、房产中介大洗牌,获客为王考验服务品质。


其实,除了房企,房地产市场严酷的调控让中介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不怕降价,就怕没成交。


有人说二手房成交暴冷的背景下,门店倒闭不少,人均月成交0.06套!也就是说,100名中介,只有6人能喜提一单。具体数字我没有核实,但的确现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就像深圳,中介们都用水果代替房价卖房了,由此可见一斑。中介为获客,真是什么招都用上了。所以,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中,谁的获客渠道好,获客效率高,谁就能赢得市场先机。“交易人效提升3-4倍”在行业里应该是很好的获客效率了。


越是难,越考验我们的服务品质。


10、买房成本还会继续增加,但长期利好刚需。


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的时候,开发商、中介、购房者都是一体的,购房者买房难,他们也会更难。那么在2021年政策偏紧的背景下,购房者将何去何从?我们的刚需和改善购房者又当如何面对?


其实,可以看出,严厉的调控政策已经挤出大量炒房客,作为刚需改善人群,会在2021年下半年面临买房成本继续增加的局面,因为房贷政策还会偏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市场会越来越被净化,未来也一定会有更优惠的政策倾斜于他们,不用计较一时得失,长期看是利好刚需的。


越是这样的环境下,购房者考虑的不是市场好还是不好,你更应该看什么样的房子更适合你,该买哪里的房子。今后买房要看人气、景气度和生态三个城市要素。最重要的还是要跟着人流走,其次,要随经济大势,最后,选择宜租宜居宜住的生态环境。


马光远:一线城市房价会上涨,官方:不怕,严控房价有的是手段


1月房价出炉,一线城市全面上涨,别担心,或许楼市走势明确了


一线城市房价“暗流涌动”,经济日报:楼市稍有苗头就“灭火”


房价越高对人才吸引力越大?这是个悖论,谁能破圈成为一线城市?


房价还在上涨?两城市拉开调整序幕,三四线城市还有投资价值吗?


三四线城市楼市变天,透露一个信号,房价会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