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网
周末,吴湘(前排的绿人)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和中外同学进行了一次短途旅行。
郭萍安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旅行。
郭萍安在旅途中记录的马瑙斯美景。
留学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不断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预先警告是预先准备好的。对于留学生来说,如何规划好留学期间的机遇和挑战?
制定学习目标
这是很多学生在留学期间制定好学业计划和目标的第一步。提前规划不仅可以有条不紊地丰富自己的留学生活,还可以理清自己的思路,对知识储备有更清晰的认识。
吴昊,英国利兹大学硕士,社会工作专业,留学国际公司法。如果你想在英国读研究生级别的法律,必须要有法学学士学位,本科成绩单中有一些课程是与法律相关的,甚至有的院校直接要求本科是法学专业。考虑到自己的情况和留学意向,吴昊在本科阶段修了很多法学课程,以满足申请的基本要求。
到达英国后,吴翔制定了涵盖学术理论和实践的详细行动计划,旨在缩短时间,利用好时间,达到先进的学术能力。
“还有一集。我从国内带了很多专业参考书,但是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意识到课前经常有50多页的课本阅读和十几篇论文阅读。每天的课程都是满满的,可以完成。老师安排的必读内容已经很好了,没时间看带来的书。”吴浩无奈地说道。
教室是学习场景,博物馆、展览馆也是学习场景。很多留学城市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也是留学生提升软实力的富矿。
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李思哲给自己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参观博物馆”时间表,包括伦敦的主要博物馆和著名藏品。在这个时间表之后,还有一个李思哲想要阅读的参考书目,这有助于他深入了解藏品背后的历史。
“伦敦有许多世界闻名的优秀博物馆。从这扇明亮的窗户向外望去,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光辉和暗淡时刻,给参观者留下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李思哲说。
充实课外生活
对于大多数国际学生来说,出国留学是一段宝贵但短暂的时间。虽然完成学业是留学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开阔眼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不同文化的表征和内核,也是留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适当规划和利用好课外时间尤为重要。
到达英国后,为了对英国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吴昊有了融入当地社区的打算。周一到周五,他经常在晚餐时间参加当地的活动,比如国际学生沙龙、教堂活动、职场社交等。周末,他会和当地的朋友以及他的海外学生进行短途旅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认识新朋友,需要有共同的话题和爱好。许多外国学生提到了在国外生活时培养爱好的重要性。
“当你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你往往会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适应期。这期间,人在外地的孤独感特别强。如果你想缓解这种心理不适,可以一方面找朋友倾诉,另一方面。你也可以通过爱好转移注意力。”在爱尔兰留学的余子歌说。刚到国外时,出于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热爱,她加入了一个关于莎士比亚作品的讨论组,不仅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自我肯定是走出留学初期焦虑期的利器。在你相对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往往更容易做好,从而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e:15px;">去巴西交流的郭平安选择通过旅行增长见闻、充实生活。巴西的热带雨林一直深深吸引着她。郭平安与同学计划了环游巴西的路线:亚马孙雨林作为第一站,途经巴西首都巴西利亚、重要城市圣保罗,最后到达最具风情的里约热内卢。赏美景、品美食、领略“足球王国”的热情文化,一路走来精彩纷呈。郭平安说:“巴西周围,智利、秘鲁、玻利维亚和阿根廷是著名的‘南美四国’,我也计划好了四国的旅行路线,但因为疫情最终未能成行,遗憾!”明确职业规划
个人的未来发展规划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自身的职业定位。比如,若打算在本专业长期发展,就得精进专业知识,同时争取实习机会;若毕业后有留在海外工作的打算,就要确保自己的语言能力符合职业要求和人际交往所需,同时,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独立应对生活难题与突发情况的能力。
职业规划之前,留学之初的专业选择十分关键,海外学子需要有长远眼光,不要盲目跟风。“专业选择要趁早决定,因为申请时会有不同的门槛要求,早做决定后才能目标更明确地准备申请。专业要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一致,要符合自己的喜好,中介推荐的所谓‘热门专业’‘高排名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选择。”吴芃说。
事实上,职业规划时的考虑不周,有时也会给未来就业造成困扰。比如,一些传统“强势专业”吸引了大量学子,但回国求职时发现人才数量过剩,岗位竞争相对激烈。而一些看似“冷门”的专业,由于国内相关领域发展尚处初期,反而有更多就业机会。
对于博物馆的兴趣,让李思哲萌生了今后进入这个领域工作的想法,这与他如今所学的社会学专业虽有交集,但也算重新制定了职业目标。他开始以另一种角度“看馆”,以前看历史、看藏品,如今同时还看运营、看发展,按他的话说:“越看越有门道了。”(记者 孙亚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1月12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