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涉及面广、复杂,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行业,这些行业或多或少都与其他行业相关。
有时候你选择了太多的结果,就是不知道怎么选择。
其实很多金融专业的学生对于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行业和职业并不是很清楚。除了银行柜员和销售,他们似乎不知道该选择什么。
今天,韩文国际教育(韩文求职)被大家关注和纠结,整体梳理清楚金融专业的学生都主要有哪些比较好的就业方向。
券商投行
在这里,我们来谈谈国内外券商和投资银行的区别和联系。
经纪人和投资银行其实就是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
外资银行分为两种类型,以一种是国际大投行,叫做 Bulge Bracker,为例,以下是我们熟悉的:
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花旗集团、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瑞士瑞信银行、德意志银行、瑞银另一种则是精品投行,叫 Bout
ique Bank。精品投行很难具有资本资源、客户资源或政策资源上的优势,只能通过集中的研发投入来打造专业领域的优势,而这个优势通常是细分市场的研究优势,或IT技术优势。
因此,精品投行大多聚焦一项或几项核心业务,然后进行优势的深度挖掘,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精准服务。
由于中国相关法律法规,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
中国的券商,其实就是在国外我们所称的投资银行,比如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联合等券商。
在国内,我们说这个人是做“投行”的,指的就是这个人是在证券公司总部的投资银行部上班。
所以,国内的投行是指券商的投行部(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欧美国家与之对应的则是投资银行里的投行部。
投行部的工作,主要是负责一级市场,比如帮客户融资、证券(股票和债券)发行与承销、并购与重组(M&A)的财务顾问业务。
欧美国家的投行业务分工相对更加细致了,主要分承揽、承做、承销。
承揽,是负责挖掘和促成项目;承做,是负责项目的分析工作,包括尽职调查和一部分估值定价;承销,是负责股权的组织销售工作。
针对精品投行而言,承揽、承做和承销的工作往往定位于以客户实际发展需求为导向,帮助设计有针对性的经由私募融资、并购重组等扩大规模,发展出更强的竞争力的资本市场方案。
从职位部门、职能来看,外资投行一般分为 IBD、Sales&Trading、Research、Private Banking、Quant 和其他支持部门等几块。
在国内,对于上市、增发、并购等业务,是必须要找具有保荐资格的机构,而目前我国只授权部分券商负责办理这些业务。
简而言之,就是营销类、项目的承揽和承做,还有一些风控的合规。其中,占主体业务的偏 Corporate Finance,主要负责“三承”业务。
投行的职业阶梯是怎样的?
基本上所有的投资银行都有固定的职业阶梯,只要没有被开除,那你的职业道路就应该是这样的:
Analyst → Associate → Vice President(VP) → Senior Vice President (SVP) / Director→ Managing Director (MD)
少部分银行会将 SVP 和 Director 分作两个不同的职位,但除此以外也都相同。另外一些非美国投行会稍稍改一改各职位的名称,比如把 VP 称作 Director 然后把 SVP 称作 Executive Director。
在国内的投行部,则按照行业或地域划分项目组。
新人往往被分到特定项目组后,先从基础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开始做起,1-2 年后尝试独立,2 年之后可以开始成为项目现场主要工作协调人。
一段时间积累后,可以开始尝试独立承揽项目,再往后则可以考虑报考保代(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
*1. 一般国内的劵商招聘时会要求要 CFA,CPA,或者通过司法考试之类的要求,而且是研究生学历。
*2. 通过CPA后,去考保荐代表人的考试会容易很多,法律知识的比重很大,律师考这个相当有优势。
银行
不得不说,银行依然是金融专业毕业生选择最多的方向。
应聘的渠道有两种,社招和校招。
这里的话,主要说一下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通过校招渠道考取。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内银行招聘的具体岗位有哪些。总的来说,银行的招聘岗位主要分为以下 5 大类:
- 银行柜员岗:主要在营业网点从事柜面服务工作,帮助客户进行业务办理。
- 客户营销类:从事各类银行业务营销,包括产品营销、市场拓展、客户关系维护、金融市场、国际业务等岗位工作。
- 产品支持类:从事综合管理、人力资源、文秘宣传、工会、对外接待、库房管理、设备管理等后勤及运营工作。
- 风险控制类:从事银行授信审查审批、放款管理、贷后管理、合同审查、诉讼管理、资产保全等工作。
- 信息科技类:负责银行电子化建设的组织和管理,银行信息科技发展规划,信息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等。
综合性银行招聘的机构,大致包括总行、总行直属机构、审计分部、境内分行、港澳台及海外机构、综合经营公司等。
有同学好奇,进入银行之后都一定要去当柜员吗?这里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如果是分行(包括省级分行)招聘的新员工,无论什么专业毕业、应聘的什么岗位,大部分都是要在柜台实习。
需要注意自己的人事编制是在分行还是实习支行,后者中大部分将会在网点呆上很长时间,前者在实习数月后会返回分行(几个月到一年,没有一定的期限,视分行用人缺口和个人表现而定)。
总行招聘的管理培训生也会分配实习,有到支行网点柜台的,有的在总行职能部门,这个是随机的安排的,时间同样不定期,一般在半年左右,结束后回来根据各部门需求来定岗。
总行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IT、法律、行政)或高学历者(博士、博士后)一般不会安排柜台实习,视具体分配的工作少部分人可能会安排到内部对口部门跟班。
不过,不同的银行政策不同,相同银行不同地区政策也不一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常被财会专业同学,挂在嘴边的“四大(Big Four)”,指的就是全球知名的四个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wC)、德勤(DTT)、毕马威(KPMG)、安永(EY)。
在这里,就不对四大作过多的介绍了,很多同学都非常了解它们了。
为什么那么多人挤破了脑袋都想进四大呢?
其实,主要就是公司厉害,作为日后跳槽的背书非常好。
还有,就是职业前景可观,不仅是待遇福利好,更重要是能让你学到非常多的东西,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才能进入四大?他们都偏好什么样的人才?
四大的招聘,没有太多的硬性条件。
除了看这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不能太低)之外,主要还是要看他的综合素质,比如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英语水平、社团活动、团队活动以及逻辑思维等。
教育背景的话,四大确实比较偏向于 985 和 211 的名校。
审计部门和税务部门更倾向于毕业生,当时当你到 manage 以上 level 的话,他们是更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甚至是在企业和其他会计所中工作的。
如果是咨询,那几乎都是有工作经验的。要么是你有财务别背景,要么是企业背景,要么是法律背景。
至于证书上,对于中国本土范围内的所有会计师事务所来说,CPA 是绝对的最优解。
*特别声明:1.本文图片源自网络、新浪微博,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封面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