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福建某化工集团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背景
根据GIIGNL 2017年液化天然气行业年报,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量从2014年的约2.39亿吨/年增长至2015年的2.45亿吨,2016年增长至近2.64亿吨。据彭博社新能源财经报道,2017年液化天然气需求将达到2.8亿吨,同比增长6%。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2017年能源展望》,英国石油公司预测,液化天然气贸易量正在大幅增长,预计增长速度将比管道天然气贸易快7倍。液化天然气在全球天然气贸易中的市场份额将从2017年的32%增加到2035年的50%左右。
在过去的15年里,全球液化天然气出口市场一直由卡塔尔、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主导。过去几年,澳大利亚引领了液化天然气新出口能力的增长。但未来10年,美国将大幅扩大液化能力,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之一。
资料来源:碳氢化合物加工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十三五”规划大力支持天然气发展。根据《天然气“十三五”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天然气综合供应能力将达到360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的8.3%-10%。预计2016-2020年天然气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
2.项目所需的人员和设备已经配备,确保项目获批后快速落地
3.本项目产品符合市场需求趋势
2018年3月13日,壳牌在北京发布2018 《液化天然气(LNG)前景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LNG需求增加2900万吨,总量达到2.93亿吨,需求增长强劲。同时,《报告》警告称,如果近期没有新的LNG生产项目,2020年年中可能出现LNG供应短缺。
中国作为天然气市场表现亮眼的国家,占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年增长的36%。2017年,中国累计进口LNG 3813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6%,超过韩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LNG需求国。
四、项目市场分析
1、LNG需求增速大于天然气
LNG是管道天然气不可替代的。与管道天然气相比,油轮操作液化天然气方便快捷。在陶瓷、冶炼等行业高端产品制造和大型客车动力应用中,是管道天然气不可替代的燃料来源。同时,燃气用户在用气高峰和上游燃气管道检修期间,必须使用LNG作为应急补充。
天然气消费持续快速增长,LNG需求增速快于天然气。2005-2016年,天然气消费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是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的3倍。根据壳牌发布的2017年液化天然气前景报告,预计2015年至2030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以2%的速度增长,液化天然气需求将以4%至5%的速度增长,是天然气增速的两倍。
2、“煤改气”驱动需求高速增长
政策是推动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中国的天然气需求是由政策驱动的。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一直在东部地区环境压力相对较大的人口密集地区的工业和电力行业实施“煤改气”政策。每年都有一批新的燃气电厂投产,这是LNG增长的稳定驱动因素。2016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速为15%,远高于前五年9.5%的平均增速。它所带来的供给缺口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环
保部门与能源部门联动协调解决。近年来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和新版《天然气利用指导意见》培育天然气主体能源地位。同时,地方政府的“煤改气”力度提升,既是京津冀地区为了完成中央环保任务的需要,又是拉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发展机遇。从价格方面看,东部沿海LNG与其他燃料相比在高油价下有一定竞争力。此外,从商业模式方面看,天然气“点供”与分布式利用模式同样推动了我国LNG进口增长。点供能到达燃气管网到达不了的地方,刺激了天然气终端消费主体数量增加,但点供的意义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能真实反映终端价格的价格发现功能。

3、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据经研院预测,我国LNG进口量在2020年将增至5000万吨左右,占天然气消费的比重升至23%。然而,截至去年12月底,我国已建成储气库的天然气储备能力仅为100亿立方米左右,约占国内天然气需求总量5%以下。与天然气行业发展类似,我国LNG产业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价格机制亟待完善等发展瓶颈。
目前我国亟须推进储气库、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接收能力不足、终端分布不均、管道不够互联互通等问题。此外,目前政策上没有实质性措施既刺激需求扩大又保障供给,还需推进天然气市场改革,启动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并使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
五、项目风险评价
1、市场风险
2018年,在中美贸易战的国际背景下,宏观经济继续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投资风险呈现出增加且蔓延的趋势。房地产开发风险加大,投资门槛提升,投资决策更趋于理性。另一方面,随着行业内新项目的实施,市场供应量将进一步增加,市场存量加大以及国家宏观收紧政策是本项目主要的市场风险。
2、融资风险
筹资的风险发生在资金筹集过程中,由于各种筹资方式所用手段、工具和所面临的环境不同,因而各种筹资方式也具有不同的风险。银行借款具有财务杠杆效应,也具有抵税功能,弹性较大。但借款数量有限和限制较多、风险较高,有可能冲击企业财务收支安排等不足之处。因此,企业在项目贷款的过程中应该谨慎考虑融资贷款风险,综合评价自身的债务承载能力,作出明智的抉择。
六、项目环境保护及卫生安全
本报告关于环境保护及卫生安全均参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国家法律法规。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遵守国家和当地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措施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振动、噪声等污染和危害控制在法律、法规及施工管理规定的范围内。
七、项目组织
本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公司法》和相关规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健全和完善了公司组织,公司实行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主持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公司下设综合办公室、法规审计部、财务中心、人资与运营中心、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物业管理中心等职能部门,具有一定数量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使项目顺利实施,公司将成立专门的项目组,项目组成员由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八、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九、项目财务测算指标

十、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十一、项目结论及建议
1、基本结论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可知,项目的经济效益良好、社会和环境效益较好,通过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建设方案、市场环境、经济效益、风险、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在保证资金链充足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本项目是可行的。
2、项目建议
1)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要充分考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施工过程中及投入使用后,都要认真考虑节能需求;
2)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方案,认真组织、精心准备、严格施工,切实做好安全工作,合理安排工期,确保施工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确保项目能正常投入运营;
3)做好一切防护工作和保护措施,使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4)根据项目资金运用情况向银行贷款融资,保证资金充足;
项目可行性研究机构编制方——深圳市江瀚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