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开一家小型的搬家公司 开搬家公司算创业吗

让脱贫的人走不远

你可以找到工作,增加收入

这是会泽县的乡村振兴战略

目标。

为了实现目标,

会泽县整合财政、人社、

扶贫、农业等16个部门的力量,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集中力量打造就业扶贫车间。

就地就近 楼上安家楼下就业

下图中,会泽县那姑镇坛山村的王正在缝制棒球。四年前,丈夫意外去世,家庭极度困难,她被列为贫困家庭。2019年,王一家搬到了木府易地扶贫搬迁点,搬进了新房。没有土地,家庭的经济来源成了大问题。

记者:

an style="color: #7A4442; --tt-darkmode-color: #7A4442;">“有没有想过外出打工?”


王发珍:“去远处一来我们年龄大了,各方面都不行。”




易地搬迁群众 王发珍▲




根据王发珍的实际情况,当地依据就业政策批准了她公益岗位的申请,负责园区保洁,每个月有800元的收入,可这点钱要供养两个孩子读书依然捉襟见肘。


会泽县钟屏街道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 高官兵:“她就参加了我们统一的技术培训,手工编织的培训,通过培训八天,以后她就可以在扶贫车间里面就业。”




记者:“现在能挣两千多了,你觉得怎么样?”


王发珍:“现在可以了,比我们在老家好多了,这个政策也好。”




王发珍辞去了公益性岗位,在扶贫车间缝制的棒球远销海内外,自己也有了可观的收入,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会泽县通过扶持就业扶贫车间,让搬迁户“楼上安家、楼下就业”,既有收入,又照顾了家庭,努力实现搬迁劳动力“搬得出、住得下、有就业”。


2020年7月,会泽县钟屏街道引进了奋精电子厂扶贫车间,公司占地1600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元,是一家汇聚微型电机线圈组件和转子组件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产企业,可吸纳300多人就业。为引进这类企业,政府不仅开辟了审批“绿色通道”,还给予适当奖补,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下、有钱赚。




云南奋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房井宝:“我们到这边来以后房租减免,免三年租金。第二,吸纳脱贫户,每个月有工资总额15%的就业奖补,我们这个奖补政策就可以拿到三万多、四万的奖金,这样也带动了我们企业就业比较稳定。”




这家公司进驻钟屏街道以来,目前已招用160多名搬迁劳动力,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47人。去年以来,会泽县钟屏街道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开展定向式、订单式、定岗式技能培训,对无法外出务工的人员大力引进企业,建设扶贫车间,就近吸纳就业。




会泽县钟屏街道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 高官兵:“到目前为止,我们共引进了24个扶贫车间,吸纳就业1912人,包括棒球缝织、竹编、核桃分拣、刺绣等。”




通过学习一技之长自主创业


成为了很多农村群众的梦想,


曾经的建档立卡户刘金芬


如今就在城里开创起了自己的小事业。






自主创业 “造血”脱贫




刘金芬的羊肉火锅店就开在自家楼下,虽然装修简单,面积不大,但生意不错。刘金芬以前在乡镇摆小吃摊,去年1月搬到这个易地扶贫安置点后,小吃摊不能摆了,自己又不能出远门,一时间不知道该做点什么。




刘金芬:“我老公每周要去三次医院,婆婆瘫痪在床,两个孩子大的上高中,小的上小学,我们也出不去打工。”


易地搬迁群众 刘金芬▲




就业部门了解到刘金芬有一技之长后,耐心细致地为她解读了就业创业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她自主创业,还提供了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帮扶。




刘金芬:“给我们免房租,免了两个月的房租,然后给我们一次性的创业补贴,给了一万元。”




火锅店生意一天天好起来,收入也逐渐提高,如今的刘金芬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盼。




刘金芬:“今后我们做大了,也能带动更多的人来和我们一起来做,如果有需要就业的人一起发展。”




和刘金芬一样充满希望的还有会泽县大井镇德白村委会的赵德昆,他2020年6月搬迁到安置点,参加了就业部门提举办的免费SYB创业培训,这项培训主要针对的是易地搬迁人员。


易地搬迁群众 赵德昆▲




创业讲师 鲁定雳:“主要是帮助咱们的各位学员从实实在在地寻找项目开始,然后有了项目以后如何去筛选项目,更好地去通过自我的评价来找到自己更好的一个创业点。”




创业讲师 鲁定雳▲




七天的课程,赵德昆学到如何找铺面、开什么店、如何经营等专业的知识。第一次创业,他打算先开个小吃店,并制定了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销售计划。




赵德昆:“我们其实也有微信,然后有抖音、快手了,我可以发一些在里面,附近的人也可以介绍朋友过来,像这样人流量从少到多,然后慢慢地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了。”


今天的《金色热线追踪》,我们请到了云南省就业局局长李昆和云南省就业局副局长杜华杰,一起谈谈打好“组合拳”拓宽就业路。






云南省就业局局长 李昆▲




云南省就业局副局长 杜华杰▲






本期《金色热线追踪》


主要内容:




Q


现在在乡村振兴当中,扶贫车间是不是就过时了,不需要了呢?


A


我们人社部门在扶贫车间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帮扶,扶贫车间只要吸纳5个,含5个以上的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我们按照每个月给予他们工资15%的补贴给企业。所以当然现在运行了(一段时间),在脱贫攻坚期间的效果来看是很好的,下一步在助力乡村振兴当中,我们还是要把扶贫车间建好,还有同时也要把它的质量要提升。


Q


对于进入到扶贫车间的人,如何来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


A


人社部门对进入扶贫车间就业群众的培训是比较灵活的,而且如果符合条件的脱贫劳动力,每年有两次以上技能培训的机会。第一方面可以在我们当地人社部门认可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方面去参加培训;第二方面他们可以参加政府认定的培训机构举办的技能培训班参加培训;第三,他们也可以参加当地企业举办的职工技能培训班来进行一个培训。比如说他在企业里,我们还可以以工代训,也就是说他在这个企业里面工作期间,我们可以按照他工资的20%补助6个月以内,为他的技能培训的一个补贴。另外,我们对脱贫劳动力的培训每年还有每次来培训60元的生活补贴,还有20元的交通补贴。


Q


有些群众没有办法离开家乡,还有一些无业可扶。除了扶贫车间外,还有没有一些其他的帮扶措施?


A


现在我们又采取了几个办法,根据他的情况,如果是我们现在这些产业你不好就业的,你想要干什么我们根据你的个人意愿去给你培训。第二个我们还有社区工厂、卫星工厂,还有就业驿站,这些地方也可以帮助他就业。这些都不行,我们还有一个兜底就业,就是开发了公益性岗位,楼长、保洁员、保安员等等的这些,帮助他们就近就地兜底就业,也确保了零就业家庭的动态清理。保证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人就业,只要你想干就有途径,特别像我们记者们去采访的会泽县,他们易地地搬迁平均每个家庭就业率达到了2.5个人。


Q


大家都说创业难,那么对于农村的这些人员来说,创业就更难了,就业部门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创业的能力?


A


今年整个人社部门还将推出一个马兰花计划的创业培训,这样一个大的公益项目。这个项目现在全省都已经正在铺开当中,如果有创业意识的,比如说返乡农民工的朋友,社会各界的朋友都可以加入到我们马兰花计划的创业培训当中来。




除此之外,


马兰花创业计划有什么样的亮点?


对于农村群众的就业和创业,


就业部门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新打算?




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请关注云南广播电视台


公共频道 YNTV-6


今晚(5月9日)22点25分播出的


《金色热线·追踪》


编导:黄丽莹


摄像:郭威


图片:熊震荣


编辑: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