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将积极争创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2017年至2020年,国家将批准创建3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前三批获批的工业园区只有62个,2020年是工业园区设立审批的集中期。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2022年,重庆将积极争取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辟一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集中力量建设市级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
建设标准:规模适度、产业突出、要素集聚等
市、区两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标准是什么?根据意见,首先是适度规模。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20万亩,其中核心区不低于1万亩;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原则上不低于3万亩,其中核心区不低于5000亩。
根据意见,工业园区应该有突出的产业。主导产业明确、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有1-2个,覆盖工业园区面积的50%以上,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园区总产值的50%以上。围绕主导产业,在两家以上龙头企业带动下,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5: 1,或二三产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3.5: 1。
此外,指出产业园区要实现要素集聚。有2家以上科研单位进行技术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比重达到2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农业机械化率和信息化水平分别高于区县平均水平5%和10%。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比工业园区平均水平高30%以上。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齐全。
机制创新方面,要求全面深化“三权分置”等各项改革,明晰水利基础设施等产权。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在60%以上,农民参与合作社的比例在70%以上,主导产业80%以上实现产业化。
绿色发展方面,要求全面落实“一控两减三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膜全部回收利用,平均每亩化肥农药施用量比所在区县平均水平低30%以上。产业园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9%以上,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率80%以上。
意见还要求,工业园区要实现收入大幅增长。创建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利益联结模式。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工业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
政策扶持:每年2000万元专项资金 连续支持3年
意见认为,市财政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每年安排2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专项资金2000万元,连续支持3年。各区县也要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的投入,整合发展改革、农业农村、林业、水利、自然资源规划、生态环境、交通等各类涉农项目,支持工业园区建设。
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小额信贷贷款等政策
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8642209" qid="6541600585676756238" mention-index="0">潼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江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3、万州国家农业公园
4、黔江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5、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6、长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7、南川田园综合体
8、荣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梁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10、忠县国家田园综合体
11、涪陵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12、巴南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13、合川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14、永川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15、綦江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16、丰都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17、奉节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18、巫山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19、石柱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0、酉阳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这里项目扎堆,这里专家扎堆,这里方案扎堆!策划、规划设计,请关注“唯美乡村”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