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注册制下新申报的企业正式出现在聚光灯下。
7月3日,深交所披露19家新受理创业板IPO企业名单,其中18家为本周新申报项目。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的“新面孔”特征发现,盈利规模大,2019年平均营收近10亿,平均非净利润近1亿。在行业分布上,“特种设备制造业”和“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制造业”居多。
保荐机构方面,15家券商抢到“头筹”,中信建图、国泰君安、民生证券均有2家保荐项目。
18位“新面孔”的平均非净利润超过9000万
7月3日,深交所创业板受理19家公司IPO申请;截至目前,创业板已受理187家企业的IPO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当天受理的企业中,有18家是“新面孔”,即新申报的企业。这意味着新申报企业中的“首批受理”名单正式出炉!
这些新申报的企业会申请上市哪一套标准?我们来回顾一下创业板IPO的上市门槛。发行人为境内企业且无表决权差异安排的,其市值和财务指标至少应符合以下标准之一:
(一)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二)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三)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
对此,根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的18家新申报企业的财务数据,发现均符合第一标准。整体来看,第一批利润不小,2019年平均营收9.71亿,中位数6.59亿;2019年平均扣非净利润近1亿元(9370.41万元),中位数为7757.01万元。
上述企业中有很多大公司。白洋药业营业收入最高,2019年达到48.49亿元;保乐力加的营收为20.54亿。此外,巩俐科技和沈凌环境2019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
2019年,净利润指标超过1亿元的IPO公司有6家,其中佑安设计和百洋医药均超过2亿元。何森高新净利润最小,2019年扣非净利润3900.70元。
从增速来看,博世然和兴邦智能增速最快。博施然在2017年还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净利润增至5809.83万元,2019年突破1亿元。后者2017年净利润只有100万,2019年达到8333万。
根据区域分布统计,首批新申报的18家企业中,有4家来自广东。湖南、山东、浙江、上海有两家。
行业也受到市场的关注。据了解,新申报企业适用“行业负面清单”。《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认为,12个传统产业原则上不支持,除非是与“四新”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型企业。
在上述18家企业中,我们可以看到有4家是“特种设备制造业”;有三个“化学原料和化学产品制造”。
kBrQyHWjk3Ie" />券商中国记者此前从券商了解到,不少投行抓紧申报新项目,旨在争取成为首批,那么哪些投行拿到“头筹”?根据记者梳理,首批受理名单中共涉15家保荐机构。其中国泰君安、中信建投、民生证券的保荐家数相对较多,各有2家。

上市委成立大会强调:把关!把关!把关!
7月3日深交所召开第一届创业板上市委员会成立大会。据了解6月30日,第一届创业板上市委委员名单正式公布,共有49人,委员来源分布广泛,分别来自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投资机构、科研院校、监管机构等单位以及香港业界。
证监会发行部负责人在上述成立大会上指出,上市委委员要严把审核质量关,把专业判断标准统一到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则层面上来。创业板上市委委员代表表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深交所主要负责人表示,上市委是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委会议是注册制下发行上市审核的必经程序,发挥着守门把关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成立大会结束后,创业板上市委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对上市委委员进行培训,组织委员学习审核规则、履职工作要求和纪检监督要求等,强化委员履职尽责意识。
随着上市委准备工作就绪,市场也开始期待创业板IPO“第一审”。截至7月3日,共有169家IPO在审企业顺利平移。
但值得注意的是,依然有15家在审企业还没有获得受理。据了解,6月15日开始接受在审企业的平移,深交所需要在企业提交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但如果发行人要补正材料,那么补正时长不超过30个工作日。北京一名券商投行人士曾经向记者预测,在审企业不会全部符合条件被受理。

本文源自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