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是我国珍贵的速生木本蔬菜树种。因其优良的木材品质,被世界称为“中国红木”。香椿叶厚而嫩,绿叶呈红边,似玛瑙、翡翠,风味浓郁。它的营养比其他蔬菜高得多。虽然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但相当一部分省份的香椿资源仍然匮乏。香椿作为一种新鲜蔬菜,经过简单的加工就可以常年供应,其使用方法也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喜爱的调味蔬菜。鉴于目前大中城市喜欢天然绿色蔬菜的特点,香椿芽的规模化生产及其向各大酒店、饭店、超市的配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近年来,美国、德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对香椿的需求量很大。
香椿,又称香椿芽、香椿、香椿桩头、香椿等。有两层树皮,又称香椿白皮。它原产于中国,分布在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属于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植物,叶具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白花,卵圆形蒴果,有翅种子,可繁殖。树高,不仅是香椿芽食用,也是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香椿芽营养丰富,具有食疗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外感感冒、风湿、胃痛、痢疾等。香椿是一种高大的树,原产于中国。吃香椿早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汉代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香椿繁殖技术
包括种子育苗、茎秆扦插、根系扦插和根蘖繁殖。1.种子繁殖。香椿种子小,种皮坚硬,翅长膜质。直播很难吸水,也很难发芽。为了获得整齐的出苗,种子发芽处理应在播种前进行。该方法:
(1)温水浸种。3月上旬,将种子放入30 ~ 40的温水中浸泡一昼夜。种子吸收足够水分后,取出放在蒲团里,放在20 ~ 25的温度下发芽,每天早晚浇水一次,翻拌均匀,50%以上的种子为白色时播种。
发芽。将种子与河沙以1: 2的比例混合,适当撒上清水。湿度要用手控制,放散为宜。将拌好的沙籽以馒头的形状堆在一起,每天倒一点水,不时翻拌均匀,待70%的籽白了再播种。
2.切茎。秋季至次年4-5月落叶后,选择1-2年生枝条,剪成20厘米长的插条,以2515厘米的行距插入整个苗床,1/3露在地面。
3.生根繁殖。移栽种植时,将植株过长的主根和侧根切成15 ~ 20厘米的段,在整个苗床中,开沟,行距25厘米,深约7厘米,将根横栽在沟中,间距10厘米,顶部覆土,压实,浇水。苗高10厘米时,及时摘掉分蘖,注意中耕除草。
4.根和茎杆繁殖。香椿根中有许多不定芽。在自然环境中,一些幼树经常在树冠周围发芽,可以挖掘移植,培育新的植物。但自然分蘖有限,可采用人工切根分蘖进行繁殖。方法:早春解冻后,发芽前,有树冠外缘,挖一条长50-60厘米的沟,将根端稍切,用土填沟,可刺激根尖形成大量分蘖苗,萌发新植株,第二年移栽。
5.苗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苗床,施有机肥4000公斤,均匀撒施,翻耕,使其细密平整,深沟高墒垄宽1.2米。播种,开20-5厘米行距的浅沟,将足底水倒入沟中,后
/>6、苗期管理
①种子播种出苗后,于傍晚立即将地膜揭掉,轻浇水一次,注意保持畦面湿润。
②及时间苗、匀苗,除去过密的及并株苗、弱苗、病苗,保留株距3~5厘米,结合拔除田间杂草,追施磷酸二铵每亩10公斤,浇一次透水,浅松土,注意不要伤根。
③间苗移栽。5月下旬~6月上旬,幼苗4~6片真叶,高8~10厘米时,为改善幼苗的光照及土壤营养条件,需间苗移栽,距按10~15厘米,掌握留强去弱、留壮去细的原则。间苗前1天畦面浇透水,使拔苗尽量少伤根,间出的壮苗按行株距25×15厘米,及时进行移栽到整好的苗床,浇定根水,促使活棵。
④移栽活棵及扦插繁殖成幼株后,及时追施肥水,中耕除草,促进幼苗生长。后期则通过摘心,喷施多效唑或肥水管理等措施,控制株高,调整株形,增加苗木养分贮备,促进形成饱满顶芽。

香椿定植
落叶后至翌年早春萌芽前均能进行栽种。栽种前每亩大田施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撒匀深翻,作畦宽2~2.5米,按行株距60~70×15~20厘米(矮化密植)栽种,每亩6000~8000株,最高达万株以上。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促使活棵。

田间管理
1、肥水
栽种活棵后,及时追施肥水,结合中耕除草,促进苗木迅速生长。
2、病虫防治
香椿的害虫,有香椿毛虫、刺蛾、云斑天牛等,幼虫期可用800倍敌百虫液喷杀,成虫期可用1500倍乐果防治。病害有叶锈病和白粉病,可用500倍粉锈宁防治。冬季清洁田园,减少病虫越冬基数。
3、修剪
每年春季椿芽采收结束后,6月中、下旬~7月上旬,对主干离地面高20厘米处修剪(砍头),促使侧芽萌发成新枝。7月下旬~8月上旬根据新枝条长势的强弱进行打项,长势强的可提前打顶,相反,可推迟打顶,并结合肥水管理,促进形成饱满顶芽。香椿芽生长期短,应吃早、吃鲜、吃嫩,有谚言"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采收标准以芽色紫红、芽长10~15厘米为宜。采收时应先采顶芽后采侧芽,若顶芽不采收,则下部侧芽难以生长或生长不良。采芽时应用手齐叶柄基部轻轻摘下,捆成100~200克的小捆,用塑料袋装好封口,防止失水萎蔫,提高上市质量。每年椿芽可采收3~4次,产量400~500公斤。

香椿越冬保护措施
利用塑料大棚保护香椿越冬栽培,秋季落叶后,将移栽过的香椿植株,连根挖出,每50株1捆,根部浇上泥浆,假植于背阴处。其方法:11月中下旬在房屋后面挖深50~60厘米、宽50厘米的沟,将捆扎好的植株,倾斜竖立在沟内,根部用土填平,浇一次透水,以渗透到沟底 为度,以后保持湿润,经15天左右的低温,渡过休眠期。然后定植于准备好的大棚内(行、株距同上)。棚内白天保持温度18~24℃,晚上12~14℃,经40~50天,第一批椿芽即可采收上市。保护地栽培要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椿芽产量。

加工腌制和贮藏
椿芽通过加工腌制后能长期贮藏,随时外运。方法简单易行。采收新鲜椿芽用水清洗,凉干后每100公斤加20公斤的盐,缸内一层椿芽,一层盐,盐下层少上层多。3~4小时以后进行翻缸,再经5~6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翻缸,前后共翻5~6次,约经20~30天即可腌好,取出摊开凉1~2天,加少量米醋,增加光泽和脆 度,再晒至5~6成干时,每100~150克扎成小把,放入小口坛内,排紧压实,封口贮藏,保存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