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哪个是微软的产品 微软收购了哪些游戏公司

前言:花钱总是很酷。

75亿美元,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大概除了在银行存利息,以租房者的身份买房之外,最多也会买一些餐馆(我喜欢的)和俱乐部(我从来没去过的),差不多该起床刷牙洗脸出去骑自行车合租,快速搬砖了。

但是,对于现在收购贝塞斯达母公司Zenimax Media的微软来说,现实中(悄悄问一句:把你的名字改成微软爸爸还来得及吗?会不会看起来像是人的设计的摇摆不定),以75亿美元(约510亿人民币),加上一系列业内口碑不错的知名游戏ip,为你的XBOX品牌增加8个实力强大的工作室,似乎是一笔合理且不错的交易。

常言道:自古没有花钱的不是

贝塞斯达改姓,直接将微软第一方创意工作室的数量从15家增加到23家。XGP率先表态,并宣布将很快将贝塞斯达的所有作品加入阵容。

下面,笔者将结合即将开拍的下一代主机大战的背景,谈谈微软如何在原有以订阅系统为排头兵的策略基础上,优化激活第一方游戏内容开发,以及此次收购在未来必然会产生怎样的巨大影响。

布鲁斯卖狗肉韦恩

一、这不是一颗核弹,而是核弹生产基地

在玩家们一系列的掌声和P图背后,让我们静下心来,看看收购贝塞斯达如何增强了如今的XBOX。

首先,收购最直接的视觉冲击,是XBOX作品列表上突然间多出来一群纵横江湖多年的硬手logo,这个XBOX未来的专属作品兵团,似乎能够解决困扰微软多年的“第一方不作为”问题。

此外,在微软已经为实施铺平道路的一系列收购行动中,已经被收购的黑曜石已经出现。未来,它将有机会重新掌控《辐射》系列。CRPG文艺复兴的黄金味道可以飘到我穿过太平洋和美国西海岸的浓烟,披上薄薄被套的床上。

按理说第一方游戏都是要经过市场和玩家的漫长考验才能在业界立足,而微软秒了这个过程

然后,索尼作为宣布阶段,似乎总是有接班人,总是故意表现出想压微软的一面,但气氛突然变得尴尬起来。

硬件方面,PS5线上预约开启后,全球玩家对哄抬市场价感到异常头疼。虽然客观上这个账不能直接归到索尼头上,但当局在量和渠道上准备不足是不争的事实。重要的是要知道,PS3首发的时候索尼是猝不及防的,所以X360抓住了机会。

在软件方面,

idate-entity-word" data-gid="417747" qid="6537463222717420808" mention-index="0">任天堂自成一体的产品生态和用户需求,加上这些年与微软携手建立起的“友商”人设,基本可以一边喝茶吃瓜一边安心筹备加强版NS。但PS5客观上却非常需要贝塞斯达出品的一系列精品单机游戏,这从此前PS5努力拿下《死亡轮回》和《幽灵线:东京》限时独占中可见一斑,如今这良辰美景成了镜花水月,索尼下一步如何组织反击,也成了未来一段时间里的看点。


没有啦,没有PS5独占啦


最后,XBOX第一时间将贝塞斯达套餐加入XGP作品列表,也让一直以来大力推广的订阅制具备了更高含金量,既然是第一方,玩家也就不用担心《毁灭战士 永恒》《辐射76》(话说这个游戏真有人担心吗?)像其他XGP作品那样在一段时间之后从列表上消失。


总之,无论站在男儿当自强的角度买买买,还是以“损人利己”的方式打击竞争对手,微软这75亿美刀算是花得掷地有声。只不过,从2018年微软开始高度重视第一方工作室,并展开一系列收购行动至今,logo虽然给出了几个,但肉眼可见的大作始终未见落地,反倒是343用《光环 无限》打脸了自己人,如今贝塞斯达手握《上古卷轴》《群星》《辐射》《毁灭战士》等大ip做嗷嗷待哺装,就看斯宾塞大佬如何兑现那早已放出的关于“游戏开发不设预算限制”的豪言了。


贝塞斯达的饼,如今将由微软来买单


二、收购从未停止,只是微软手笔更大心更野


在游戏产业几十年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收购始终是各家大厂乐于使用的一种策略。


任天堂就屡屡在某些工作室生死存亡之际递上支票,用“滴水”之恩换来了之后的百万级,千万级作品。像是开发《星之卡比》系列和《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系列的HAL研(当年这次收购,还“顺便”为任天堂收获了日后岩田聪的亲力亲为直至鞠躬尽瘁),以及负责《异度神剑》的Monolith,都是任天堂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的史诗级补强。


而索尼在《漫威蜘蛛侠》取得巨大商业成功后,也选择收购 Insomniac Games,并为PS5带来了如今的首发护航作《蜘蛛侠 迈尔斯·莫拉莱斯》。


当然,收购行为也必然包含了金钱交易冷血的一面,像是EA重金收购再辣手摧毁工作室的功力,就令无数玩家肝肠寸断,闻风丧胆。


微软此次收购贝塞斯达的母公司Zenimax Media,属于从渠道到开发,一次彻底的“我全都要”。贝塞斯达尽管在被收购的第一时间发出公告,表示公司依然有独立发行权,但今后基本不会出现类似PS5限时独占某款旗下作品的情况了。微软眼见利好的舆论风向以及XSX开启预售后短短几个小时的生意火爆,也将会继续强化下一步收购行为的决心和力度,很有可能会像传闻中那样,把目标瞄准某个日本游戏公司。


我个人建议(或者说希望)微软可以认真考虑一下konami,一来受到疫情和奥运会延期影响,konami原本风生水起的体育健身事业遭遇打击,近期更是频繁表现出了想要重操旧业的意愿;二来既然索尼已经有了小岛秀夫,微软大可以买来MGS系列,从此构成精彩的言情剧“前任”场面;三来konami手里已经有太多优质ip资源落满灰尘,《寂静岭》《幻想水浒传》和《恶魔城》等作品,光是精神续作都能令玩家朝思暮想踊跃众筹,微软若出手打捞,可赚足舆论好评和市场销量,至于《实况足球》更是因为没钱买版权而被《FIFA》逼至日益边缘化,微软完全有能力为其补上这块漏洞,并利用足球游戏天然的受众属性在欧美市场与EA展开较量。


三、从双持到三驾马车


伴随微软“收复失地”的野心,玩家们或许又会进入到一个多平台持有的时代,连同此前EPIC持续进击的独占策略,多平台——无论硬件本身还是客户端,将代替之前相对单一的“赢家通吃”,让更多玩家冒着会患上“选择困难症”的风险,去比较从硬件价格,软件阵容,再到线上服务和个人游戏习惯的各项购买指标。


按照最初想法,我本来以为PS5+NS应该就够我玩了,但是微软这次收购直接打乱我的计划,虽然不知道贝塞斯达在左右用户的平台选择方面能起到多大决定作用,但是对于一部分杂食型玩家来说,未来可能像当初PS3+360+Wii那样,由于三家之间软硬件较大的差异化分布,造成你想玩的越多,需要涉猎的平台也就越多。


对于选择以PC为主力平台的我国玩家来说,相较PS5较高的软硬件价格门槛,NS性能上的“不合时宜”,微软执掌贝塞斯达后,起码可以第一时间以较低价格玩到其新作,从我国社交平台上给出的全面赞扬,也印证了这一点。


结语


用平地惊雷形容微软这次收购,一点也不夸张,而这很可能只是次世代战争所推倒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疫情带来的居家消费激增,让电子游戏产业在未来几年都会呈现出明显上升势头。


因此所谓微软的“格局”,并非一句口high,XBOX在X1时代力推订阅制服务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更多是其他方面的应对不足——比如被第一方游戏开发拖了后腿。个人认为,随着明年PS5上《战神 诸神黄昏》开启宣发,任天堂NS推出强化版,微软一定还会拿出更多杀手锏,就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历史吧。


我醒了,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