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雷锋AI财经评论。com,恒生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生电子,600570)近日发布公告称,浙江蚂蚁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金融服务)拟收购恒生集团100%股权。这意味着蚂蚁金服将把持有恒生集团100%的股权,由间接控股改为直接控股。
公告显示,恒生集团股权变动前,蚂蚁金服通过持有100%股权的浙江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持有恒生集团100%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前身为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开发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电商平台技术支持等。
2014年4月1日,公司收购恒生集团,持有恒生电子100%股权,合计127,398,928股,占恒生电子总股本的20.62%。
(股权关系变更前,图表来源于公告)
2019年3月28日,浙江融信与蚂蚁金服签署协议,约定浙江融信将其持有的恒生集团100%股权转让给蚂蚁金服。
恒生集团本次股权变更完成后,蚂蚁金服将直接持有恒生集团100%股权,而恒生集团持有恒生电子1.28亿股无限制股份,约占恒生电子总股本。
(股权关系变更后,图表来源于公告)
关于本次股权变动对公司的影响,恒生电子表示,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变动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控股股东股权结构的这一变化不会导致公司主营业务结构发生变化,也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据了解,恒生电子是一家专注于金融软件和网络服务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被誉为“金融IT第一股”。1995年由彭正刚等8位创始人在杭州创立,2003年由17位股东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同时成立恒生集团,控制恒生电子20.44%的股份。
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提供的业务主要包括传统金融IT软件产品和服务,以及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创新型IT服务。公司的主要收入是来自软件产品和服务的收入。
客户群体包括券商、期货公司、公募基金、信托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银行、各类交易所、私募基金、三方理财销售公司等。并逐步拓展到互联网公司和C端个人客户相关的金融生态圈。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大部分产品线,包括券商核心交易系统、投资管理系统、TA系统等核心产品线的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根据CICC的研究报告,恒生电子在主要金融行业保持领先的客户覆盖,包括125家证券(47%)、102家公共基金(85%)、132家保险(89%)、241家银行(75%)、63家信托(85%)和126家期货(30%)。
2018年,恒生电子创新业务收入大幅增长,SaaS、AI和数据业务快速增长。目前已有50多只公募基金采用了恒生ETF综合平台。包括工行在内的6家大型银行都使用恒生的理财平台。
在此基础上,2018年归属于恒生电子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96%;营业收入32.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38%;基本每股收益为1.04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84%。
深耕金融IT领域20余年的恒生电子,不仅在金融IT领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还积累了对客户需求和金融交易流程的深刻理解。
因为金融行业在IT产品的选择上比较谨慎,以及整个金融软件的壁垒
或许是蚂蚁金服直接持有恒生集团的动因之一。事实上,就在不久前,蚂蚁金服刚通过旗下子公司上海云鑫增持了另一家金融软件供应商——科蓝软件。
3月20日科蓝软件发布公告称,上海云鑫通过大宗交易买进公司股票684.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0%。据了解,上海云鑫、恒生电子同受蚂蚁金服控制,目前恒生电子持有科蓝软件5.01%的股份,如此一来,两家公司合计持股比例达8.41%。
科蓝软件表示,上海云鑫本次增持系为了推动与公司开展深度合作。此外,公司还与蚂蚁金融云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研发移动互联网金融平台方案及金融核心系统项目,双方联合研发,共同进行市场开拓。
雷锋网AI金融评论了解到,2017年的互联网银行市场上,科蓝软件继续处于领先地位,其互联网银行用户数量占到整体市场用户数的80%以上。
科蓝软件成立于1999年,已于2017年6月上市,主要为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软件产品应用开发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电子银行系统、互联网金融类系统、网银安全系统以及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等银行IT解决方案。
据了解,恒生电子与科蓝软件的业务布局不同之处在于,恒生电子主打券商核心交易系统和资管投资管理系统,而科蓝软件优势在于银行业务系统。
根据最新披露的业绩快报,科蓝软件在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0.35%,净利润为4309万元,同比去年增长7.51%。
业内人士表示,蚂蚁金服近期对科蓝软件和恒生电子的连续动作,可以看作是其传统金融2B服务能力的进一步强化。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