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800多名中小学生要像大学生一样写论文、参加答辩,他们的“研究成果”将被纳入论文库。昨天,学生的答辩在网上直播,吸引了数万人观看。
源地图
昨天13: 30,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北校区六年级学生开始答辩。“从外星人的角度来看,人类每四年就会在一片空旷的草坪上,22个人围着一个球跑。我们的研究主题是为什么人们喜欢看足球。”在答辩人的桌子上,四个小学生一抛出论文的题目,就引发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论手机对小学生视力的影响》 《家有“二宝”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论国足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 《中关村三小北校区早高峰时段堵车情况改良与控制》 《小学高年级学生管理愤怒情绪的方法》等热点话题成为儿童论文话题。据初步统计,学校各校区800多名六年级学生完成了约600篇毕业论文。
“大部分的论文题目都是围绕你身边的事情展开的,都是孩子能够触及并有兴趣探索的话题。”据学校老师介绍,去年12月底,学校发布了毕业设计,要求全校学生从健康生活、信息技术、艺术、生物科学、社会科学、语言文学、历史文化、数学科学、学校生活等9大类中自主选择课题,自由组队。学校专门为孩子配备了强大的家教资源。他们可以选择校内老师或校外专家作为论文导师。
中关村第三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孩子们的试卷格式和答辩过程都模拟了大学生的答辩过程。虽然他们论文的研究课题和成果并不完美,有些会是孩子的文字,但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增加了对周围事物的关注。比如一个学生脾气暴躁,甚至刚开学的时候,就会影响班级的正常教学。这次,他以自己为研究对象,完成了0103010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更多控制情绪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实这已经是学校第四年为毕业生举办论文答辩了。所有孩子的论文都将被纳入学校的论文图书馆。据该校老师介绍,很多孩子在完成论文后还会继续做相关领域的研究。与研究结果相比,希望孩子们养成研究的学习习惯。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