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名人创业故事及感悟,名人创业事迹

创业是一条九死一生的荆棘路。那么,如果完成这条路只有一个秘密,那会是什么呢?华为创始人任在自己的经历中只给出了两个字:坚持。华为成立的时候,是在深圳的暴利时代。人们对它的技术并不乐观,甚至说它是个傻瓜。面对极不协调的外部环境,可想而知华为的创业之路是艰难的。因此,创业多年后,任强调坚持而不动情的重要性,他说:“像那些日本公司一样,九死一生才是真正的成功。”

的确,坚持是创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心态。坚持不懈地追求创业目标,坚持不断提升自己,坚持克服挫折,克服困难,那么就很容易实现梦想,创业成功。以下是任的创业故事。看完这个故事,我意识到创业就是九死一生的坚持。

创业初期,任非常重视,但最重要的还是提升华为的竞争力。因此,R&D始终服务于市场,基本没有固定的规则。往往是任有了将军的指挥,把分工分配给所有的人员,然后大家一起去通过人海战术克服在遇到的问题。实际来说,这种赌博式的研发方式在当时是有效的,但其开发的产品也遭遇了惨败,比如JK1000。

JK1000是华为开发的第一个分支交换机,它的设计是基于空分仿真技术,而不是更先进的数字程控技术,因此也被称为空中分支交换机。当时在整个国际交易所市场上,空分的模拟技术已经基本淡出市场,数字程控交换机正在迅速普及。但当时还没有成立专门的R&D决策机构的华为,经过简单分析得出结论:按照中国通信行业的总体发展目标,21世纪前中国的电话普及率最多在6%左右,因此21世纪前语音服务仍然是通信服务的主体,而传真等非语音服务只针对主流行业,市场空间有限。从一般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数字化技术的成本太高,尤其是中国,短期内仍将以空分模拟技术为主。基于这一判断,在任的带领下,华为全力以赴研发JK1000本地空分模拟开关。

事实证明,任和华为这次犯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1990年中国通信行业的真实情况是,固定电话普及率仅为1.1%,在全球185个国家中排名第113位,仅相当于20世纪初美国的水平,而1990年发达国家(如美国)的电话普及率达到92%。当时任认为,从中国电信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到2000年,电话普及率最多将提高到5%-6%,因此通信业务主要以呼叫为语音业务为主,新开办的非语音业务(如传真)主要用于金融、铁路、电力、统计、国防等专门部门或行业。然而,中国电信业的实际发展却大大超出了华为的预测。到2000年,中国电信业的固定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50%,是预测的5%的10倍。巨大的需求是主要原因,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注定jk1000在技术上已经大大落后。

1993年,华为推出jk1000时,空中分公司使用的交换机已经面临淘汰。这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数字分支交换机,它在功能、性能和成本上都比空的分支交换机好得多。因此,数字分支机构取代空分支机构是必然的。

此外,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在中国电信运营商的主战场上,华为面对的是实力远超自己的国外电信巨头,他们的实力非常不对等。华为的销售额刚刚超过1亿人民币,而竞争对手都是百亿的国际企业。这些企业财大气粗,一枪就是致命一击。他们向电信局提出了“一步到位建设通信网络”的想法,这意味着在广大农村地区,传输逐渐使用光缆,交换机必须使用数字办公交换机,以跟上传输的转型,避免重复投资。这些大型国际企业的发展

建设观非常具有煽动力和影响力,迎合了多数地区特别是发达省份的建设思路。“一步到位”的观点逐步被全国各地接受,各地通信网设备选型的首要标准就是要满足“一步到位”的建设思路,有的地方直接就认为上了数字程控机就是“一步到位”了,这样,数字程控交换机与“一步到位”的思路之间画上了等号。


JK1000刚推出市场就面临没有市场的尴尬局面,在这个产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搞研发的任正非自然是不甘心的,在他的带领下,华为技术部、销售部都努力在各种场合为jk1000空分交换机造势。华为还多次组织电信局人员来公司举行技术讨论会,并在自己的内部刊物《华为人》报上发表文章,有针对性地宣传电信网络建设“一步到不了位”、“综合到位要量力而行”等思路,其中心思想就是希望国内很多地方还是先上空分局用交换机,等到2000年以后,再过渡到数字程控交换机。


努力就有回报。通过反复地、锲而不舍地说服以及一些市场关系,在1993年,华为还是卖出去了200多套jk1000。


但华为毕竟是第一次开发局用交换机,在很多技术细节上都不成熟,而局用交换机对质量的要求又比一般用户机要高得多,局用机假如中断有故障发生,造成的影响将非常大,假如开不通局那就更是玩完了。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华为jk1000在使用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很快被行业内人士所共知,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电源的防雷问题,有好几台使用中的jk1000在打雷时都起火了,差点把厂房烧掉。好几次,华为的宣传部门刚刚在报纸上登载华为的交换机能防雷击,华为就收到了来自用户关于在打雷时华为交换机出事故的投诉,这种赤裸裸的打脸行为让华为的声誉跌入低谷。


同时,在大的市场形势上,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也与华为的预估大相径庭。新技术的发展浩浩荡荡,无可阻挡。到了1993年年底,“一步到位”的思路取得了完胜,空分交换机完全没有了市场,华为jk1000被彻底淘汰,华为在这个产品上的投入全都付诸一空,可以说,是一场不可辩驳的惨败。


1993年的华为,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公司,市场经济对当时的中国来说也是个新生事物;不止是华为,整个国家对高科技产品都是非常陌生的,JK1000的失败,给年轻的华为带来沉重的打击,也上了沉重的一课。


但是,创业,就是九死一生的坚持,正如任正非所说,经历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才是真正的成功”,所以,遭遇一次失败并不可怕,即便是经历“九死”,只要能坚持下去,及时对于失败进行总结和反思,就会激发出更为强大的斗志,变得更加强大,迎来“一生”的机会。这是在这次惨败中,任正非所收获的宝贵教训,也是华为能从惨败中迅速恢复并崛起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