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技术型的人,对产品和运营很着迷,愿意跨界终身学习。欢迎关注我~
每周五6点准时送达~
我的原创文章《144》是致敬
大家好,我是z哥。
前两天一个做测试的小伙伴把我加到微信上问我一些和测试有关的事情。
她从学校毕业就进入互联网行业做测试,到现在已经工作三年了。她现在不敢换工作,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她通常会点击鼠标查看是否有错误,结果是否与需求一致。
事实上,许多测试人员都处于同样的情况。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人们常说的借口就是:工作太忙,没时间没精力。其实看看你手机记录的屏幕使用时间。你通常会花30%的时间来提升自己吗?
与开发相比,测试的工作门槛和上限更低,这也导致一些想进入软件开发行业但对掌握开发能力没有信心的人做出保守的选择。
但是,如果你在后续找不到提升自己的点,真的很容易在工作两三年后达到“巅峰”,达到天花板。
在谈我的建议之前,先说说人工测试的现状。从名字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体力劳动。一般的手动测试,也称为黑盒测试,从产品交互的角度检查软件是否达到预期。当然,这里的期待不仅符合需求原型,也符合人们的操作习惯。
但现实是,很多黑盒测试人员对“是否符合人们的操作习惯”并不敏感,或者很少关注。这其实是在给自己挖坑,因为这是证明自己比别人强的好方法。相反,对比样机是否符合要求是一个机械的任务,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如果将来用AI代替测试工作,这种高概率是首要考虑的。
另一个现实是,无论公司有多好、多先进,都需要黑盒测试。由于其前期成本相对较低,无需过多的准备工作即可进行。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一些频繁变化的函数或新函数中。
总而言之,现在黑盒测试的处境就是,上手门槛和天花板低,运用面广,每个公司都需要.
要想做好黑盒测试的范围,我觉得有两个方向可以走,“业务”和“体验”。而基于这两个方向,你就可以顺利延伸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01 业务方向/
每个软件系统背后自然都有一个逻辑,那就是业务。对业务越熟悉,越能发现长链接上的bug和间接相关的bug。这样,你的测试质量自然会比别人高,别人也会更加信任你测试过的项目。一旦你成为大家眼中的商业专家,就会为你发展成为“管理一线”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对于管理线、业务管理技术来说,你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吗?更重要的是,由于工作的性质,测试将比开发更了解业务广度。在业务深度方面,开发需要相对更多的时间。但在管理中,广度自然比深度更重要。
也许你会说,根据你周围的情况,晋升管理层的人还是太多了。在我看来,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
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开发人员的数量比测试人员的数量多(通常至少3: 1),所以从人口基数来看,概率自然会更高。最重要的
的一点是,你看看有多少测试仅仅起到了对比需求原型的作用?如果是这样的作用,话语权自然比不过在业务深度上更深的开发。/02 体验方向/
黑盒测试本身就是以用户视角在测试项目,而且是不断地反复。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去培养自己对用户体验的感觉。可以说,在公司内部,测试使用产品的频次并不亚于它的设计者产品经理,甚至还要高。
一旦你对用户体验的理解能力培养起来,那么后续你可以很自然地往产品经理转,毕竟产品经理的职业天花板可比黑盒测试高得多。
不过,能不能对用户体验有感觉,还是需要一定天赋的。比如,你得有足够的好奇心,会去关注新事物,会经常去深度体验那些新出的APP,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体验得出它设计好和不好的地方以及背后的目的。
另外,往产品经理这条路发展,相比通过业务走上管理少了对“坑位”的要求,完全凭能力说话,理论上道路更加宽广。但是说实话,要形成自己对用户体验的理解所需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这个时代还挺难的,因为到处都是别人投喂的加工好的信息。
除了以上两个方向外,如果对自己够狠,愿意跳脱出黑盒测试范畴来考虑。那么培养自己的代码能力,往测试开发方向发展,可能是更宽的一条路。这条路的市场接纳度相比前面两条更高,也就是说机会更多。
但是,我见过了太多人在这条路上半途而废了。原因就是前面提到的「行动力不足」。
很多人会觉得测试开发太难,因为每次参加开发人员的分享会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这其实是提前给自己的内心打了退堂鼓。
其实测试开发对代码能力的要求没有常规开发那么高。因为测试开发大多数是在做一些标准化的工具型项目,这些项目一般规模都不大,哪怕没有什么架构设计也能做出来。并且,没有常规项目开发在做业务迭代时的时间压力,只要利用好搜索引擎,完成工作是完全没问题的。有些工作内容实在不行,自己上手工测试也能应付。
只不过,如果选择走测试开发这条路,你的目标(不管是中级目标还是终极目标)都必须要进到开发流程规范的企业(一般也就是大企业了),只有在这样的企业里测试开发才会受到重视。毕竟对大多数还处于温饱甚至还没温饱的企业来说,测试只是一个支撑型岗位而已,黑盒测试就足够了。
当你成为了测试开发之后,如果对代码感兴趣,有意愿更加深入的话,还可以考虑转做常规的项目开发,只要将对应语言的类库弄熟了,然后学习一些架构设计知识,并在日常工作里用起来。这样你所具备的能力就和大部分开发人员无异了。
除了这3条路还有吗?有,但是路都很窄。比如安全测试、性能测试。首先对这些方面有需求的企业几乎都是大企业,小企业几乎都不太考虑这些问题。这就导致了这些技能的实践机会变很少,掌握它的人自然也不多。但是他们的薪资水平不亚于开发,毕竟物以稀为贵嘛。如果能顺利成为测试开发的话,可以考虑一下这些方向。
说实话,每次招人的时候,给黑盒测试开的工资并不高,但是收到的简历却明显比开发更多。我觉得这是一个“后浪”特别汹涌的岗位,所以,如果你正好是一位黑盒测试,请正视自己的未来,除非你打算几年之后转行。
好了总结一下,这篇是Z哥和一位测试小伙伴聊完后的一些感想。主要是给测试工作两三年后觉得比较迷茫的人一些建议。
我的建议是三条路。
首先两条路是平滑的:
- 往业务发展可以走管理路线。但是比较看机遇,毕竟需要有管理坑位给你。
- 往体验发展可以走产品经理路线。但是比较看天赋,还需要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
还有一条路需要你咬咬牙跨越一下的:学习代码,尝试着用代码去编写工具完成你的一部分日常工作,转做测试开发。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推荐阅读:
也可以「关注」我,带你以技术思维看世界~
想更进一步和我一起玩耍,欢迎「搜索微信公号:跨界架构师」。
内容包括:架构设计丨分布式系统丨产品丨运营丨个人深度思考。
更多原创精品,欢迎加入小圈子,请戳【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