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一个多月后,上交所科技创新板50成分股指数(以下简称“科创50指数”)迎来首次调整,5只样本股将被替换。
8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宣布,将根据指数规则对科创50指数样本进行调整,此次调整于9月14日起生效。
根据编制计划,科创50指数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样本调整的实施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每次调整的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10%。
上交所表示,根据编制规则,科创50指数替换5只样本股,优科德、泽景药业等5只证券转入指数,广信光电、丽晶生物等5只证券转出指数。
“科创板允许红筹企业、不同表决权结构公司、未实现盈利的公司发行存托凭证上市,这是国内资本市场的一项制度创新。借鉴国际成熟经验,结合科创板特点,科创50指数在编制方案中将上述证券纳入样本空间,增强了指数的代表性和包容性。”上交所表示,根据编制规则,本次样本调整中,优科德和泽景药业作为表决权结构不同、尚未实现盈利的公司被选入指数。
同时,上交所表示,为提高指数临时调整的可预测性和透明度,根据规则设置了新源威和陈菊股份5个备选名单,用于定期调整之间的临时调整。当样本因退市、合并等原因出现空缺,或样本因其他原因需要临时更换时,依次选取备选名单中的证券作为样本。
今年7月22日收盘后,上交所首次发布科创50指数历史报价,并于7月23日起正式发布实时报价。
科创50指数采用国际通行的指数编制方法,采用市值规模和流动性指数作为筛选标准,选取综合排名靠前的50只股票和存托凭证作为样本股,以自由市值进行加权,对个股设定15%的权重上限。
指数采用两阶段法:现阶段,科创板新上市证券在6个月后纳入样本空间,已上市12个月的证券调整为上市12个月后纳入;同时对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科创板市场前三、前五的证券设置不同的计票时间。
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师戴康发表最新观点称,科创50指数的正式发布标志着科创板投资业态的新一轮“进化”,其背后是供需结构的趋势优化,成为“科创50”长期投资价值的逻辑基础:在需求层面,科创板IPO将提高效率,引入科技巨头(SMIC蚂蚁集团),将“蛋糕”做大,加速流动性分化;在资金供给层面,机构化正在“爬梯”,前四只科创50ETF即将落地。
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早在科创50指数落地前的7月15日,华夏上交所科技创新板50ETF、E基金上交所科技创新板50ETF、工银瑞士瑞信银行上交所科技创新板50ETF、华泰白锐上交所科技创新板50ETF以及上述4只指数基金的关联基金已在证监会正式申报,并于7月22日全部受理。
戴康团队认为,从纵向来看,科技50指数具有六维潜力。一是IPO加速扩张,成份股“优中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