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我们经常看到蓝筹股和红筹股这两个术语,那么它们是什么意思呢?
蓝筹股是指在股票市场占据重要支配地位、业绩优异、交易活跃、分红情况良好的大公司股票。他们一般都是行业内的大公司。
蓝筹股的说法与颜色无关。“蓝筹股”一词起源于西方赌场。
在西方赌场,筹码有三种颜色,其中蓝筹股最值钱,其次是红筹股,白筹股最差。蓝筹股代表强大的上市公司。投资者把这些行话运用到股票上,他们就有了这个称号。
这类公司的市值很高,不容易被少数投资者操纵。对于不愿意承担太大风险的投资者来说,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很多不会频繁操作股票的上班族,往往会选择投资一些蓝筹股进行长期投资。
蓝筹股可以分为一线蓝筹股,二线蓝筹股,绩优蓝筹股,大盘蓝筹股等等。
一线蓝筹股,公认的一线蓝筹股,是指业绩稳定、浮动大、总股本大的股票,即权重大的股票。代表包括工行、中石化、贵州茅台和民生银行。
二线蓝筹股是指市值、行业地位、知名度略逊于上述的一线蓝筹股公司,相对于几个一线蓝筹股而言。代表包括海螺水泥、烟台万华、三一重工等。
业绩优秀的蓝筹股,是通过比较从蓝筹股衍生出来的词。它们是过去被业内公认为业绩优异、分红丰厚、增长稳定的公司的股票,而“业绩优异”则是指从业绩排名的角度从优秀中选出的股票。
大盘股蓝筹股是指市值大、业绩稳定、行业领先、对证券市场有相当影响力的公司。代表包括工行、中石油和中石化。
虽然蓝筹股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地位的升降,蓝筹股的排名也会不断变化。
尤其是在熊市中,蓝筹股的风险比较大,我们不应该因为买了蓝筹股就当掌柜,而是要注意防范风险。
红筹股是中国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这个概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香港股市。中国在世界上有时被称为“红色中国”。因此,香港和国际投资者将那些在海外注册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概念股称为红筹股。
关于红筹股定义的两种观点:
一是要根据业务范围进行差异化。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在中国大陆,大部分利润都来自这项业务,那么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按照权益的多少来划分。如果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大部分直接来自中国大陆或有内地背景,即由中国资本控制,那么在中国境外注册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之一。
红筹股已经成为除b股、h股之外,内地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重要渠道。红筹股的兴起和发展对港股市场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