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疯狂科技系统 创业系统

每经记者:唐汝珍每经编辑:段炼

先进技术投资一直是PE/VC圈的“深水区”。这里没有故事可讲,但要看技术,产品才是王道。因此,这一领域也要求投资者以对行业和技术的深刻理解来判断,并在风起之前扣动扳机瞄准新的赛道。

近年来,随着本土市场消费的不断升级和科创板的诞生,这条走在前列的赛道成为了VC圈的“关键事件”。投资数据显示,2019年,IT、医疗和制造业是中国风险投资市场投融资活动最多的行业。

近日,北极光创投(以下简称“北极光”)董事总经理杨磊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围绕科技赛道的投资策略的专访。在他看来,在硬科技领域,禁止去人聚集的地方,战略上要激进,战术上要保守。“每个人都能做的产品很难形成壁垒,我不会做这样的投资,但在可预见的领域,我们必须在大浪来临之前,率先进入并聚焦少数公司。”

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杨磊图片来源: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位拥有20多年经验的技术“老将”,是这个科技变革疯狂时代的见证者,也是中国硬科技创投从星星之火蓬勃发展的参与者。2010年加入北极光,负责先进技术的投资,主导投资安吉微电子、黑芝麻智能、诺维纳米、清风时代等多个项目。在此之前,杨磊是麦肯锡全球副总监,负责咨询高科技产业链上的财富500强企业。

中国制造从低端山寨迈向世界一流

“这是一个疯狂的技术变革时代。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新材料、机器人等等,各种技术创新在很多领域交织在一起”,杨磊告诉记者。

他认为,本土科技的积极创新是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过去几十年不断转型升级的结果,也是本土制造业从低端走向世界级的过程。“与海外企业相比,我们的企业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早期满足当地市场的基本需求,甚至山寨的‘比你便宜’和‘不比你便宜’一样好,到如今一些企业的技术产品已经实现了‘比你快’。尤其是在电子消费行业领域,中国耳机、手环、平衡车、手机等厂商已经是世界级企业,中国手机厂商正在定义行业的趋势和走向。”

他告诉记者,这样的跨越式变化也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人才储备的升级。一方面,本土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市场力量正在推动整个产业链不断创新升级终端产品。

另一方面是人才供给的不断完善。杨磊说:“在科技产业领域,我们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全金字塔型人才的国家,从顶尖的R&D人才到庞大的工程师团队再到生产。事实上,我们的人才体系非常完善。”

他认为,人才结构供给的改善主要是海外人才回流的结果。2005年前后,大量中国留学生毕业进入海外企业。在接下来的10-15年里,他们在一个完整的产品周期后回到了中国。现在是这些人创业的时候了。此外,近年来,中国大型科技企业培养了大量能够开发和理解产品的人才。

再者,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科创板注册制的推出,彻底打通了我国先进技术企业的上市渠道,同时也打通了一、二级资本市场,让各类资本涌入硬技术轨道,给了企业更多的空间和资本投入重大项目的研发。

杨磊乐观地认为,中国的硬科技产业将在2010年占据世界半壁江山

“三不”原则,激进又保守的“打法”

产业升级、人才回流、一、二级资本市场开放,促成了本土技术投资的繁荣。但一直以来,赛道荆棘丛生,快速迭代的产品、日新月异的技术、海外巨头的挤压、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等等,都是影响投资者认知和判断的重要因素。

什么时候投资硬科技?去哪里?怎么布局?它一直是风投圈

的一道“压轴题”。


杨磊向记者表示,硬科技投资他遵循一套“三不”原则。首先,不去人群扎堆的地方——“大家都能做的东西,它可能产生收入非常快,但很难形成一个长期的壁垒,这一类产品不是我关注的,我也不需要去孵化或者投资一家公司去做大家都能做事情”。


其次,不投天马行空的项目,“我比较怕非常天马行空的东西,看上去让人心潮澎湃,但产品具体如何分解成技术,从什么角度切入、定义,我可以说这是非常难实现的”。


再者,不轻易“下注”产品与技术间存在明显鸿沟的项目,“如果明知道这其中的技术鸿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或资金去克服,出于时间成本的考虑,我认为这样的项目并不值得去投,除非它是一个意义特别重大,能改变世界的东西”。


“三不”原则之外,杨磊表示,北极光还坚持“战略激进、战术保守”的“打法”。具体而言,战略上的激进即是在大浪到来的前期看准一条又宽又长的赛道进入,“我们做的是早期科技投资,赛道上有头部公司其实就已经晚了,我们要做的是前瞻性地看市场、判断需求,去创造头部”。


2016年,在杨磊主导下北极光投资了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产品供应商通用微科技。彼时的MEMS麦克风并不被市场所关注。之后的几年里,随着AirPods耳机等高端语音交互产品的流行,该领域随之兴起并形成了巨大的市场。2020年,通用微已能生产出全球领先的70dB差分式高AOP硅基MEMS麦克风芯片。


杨磊认为,大浪到来之前,扣下扳机体现了公司投资战略的激进。战术上的保守则体现于对赛道和项目的聚焦。从北极光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先进技术、医疗健康、TMT是其布局的三大核心赛道。


他向记者举例称,过去15年里,北极光投资了18家半导体企业,迄今为止没有一家公司倒闭,上市和并购退出的半导体企业的整体回报率在10倍以上,“15年投资18家,那平均一年也就是1~2家的节奏,并且这里面不少企业在我们投资的时候是没有产品的,北极光陪着它一路孵化”。



把投前、投后做成咨询服务

曾经从事多年咨询工作的杨磊,有着敏锐的产品思维,对公司运营也有丰富的经验,擅长为创始人们提供头脑风暴。


他向记者介绍,投资人深度参与项目孵化是北极光的传统。2017年,北极光在投资一家AI芯片初创企业时,创始人对产品方向犹豫不决。之后,杨磊花了近5个月的时间陪着他参加了业内大大小小的调研会,在产品构架一遍遍推翻重建后,明确了方案。最终,该公司主动以低于其他投资机构2.5倍的估值拿了北极光的资金。


“一些优秀的创业者有技术、有方向,但在创业初期他们可能并不清楚选择一个路径意味着什么,基于对行业的了解,我们要做的就是同他们一起把路径捋清楚”,杨磊说到。


VC圈对于投后管理的争论从来分为两派,一派是坚信“投完即赌完”;另一派则认为,投后增值服务也是VC的必修课。北极光则属于后者,投后管理也是这家基金所强调的。


杨磊就认为,不少优秀的CEO往往是“懂技术、能干、嘴笨”型人才,


投后管理要做的即是帮助其弥补短板、凸显长处。例如,帮助被投企业进行新一轮融资,招聘人才、制定战略甚至细化产品,介绍上下游客户等等,这些都是投后的工作内容。“不管是投前孵化还是投后服务,我们把自己摆在一个副驾驶的位子,以Co-founder的心态和创始人一起去思考、积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了许多”杨磊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