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顺义杨镇大集,顺义创业摇篮计划

春节前一段时间,现在流行的乡村聚会是什么场景?连日来,记者走进位于京郊的大兴蔡羽、房山长沟、通州张家湾,深入这些平日里人头攒动的乡村聚会。他发现,在拥挤的人群背后,传统收藏品中有许多新的变化和许多“新的玩法”。记者不禁感叹:农村聚会越有趣,越有意思!

大兴大皮营集市

摊摊挂上二维码

“阿姨,你的白菜真水灵。我就来两个,回去给全家包饺子。”“姑娘,你真会挑!两个白菜,6.60元,给6元,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付款了。保证好吃!”这段对话并不是来自城市社区前面的任何一个菜市场,而是来自距离城市50公里的大兴区蔡羽镇大营市场。

对话中卖白菜的阿姨姓杨,家住村。这个家庭承包了两个温室。每个市场都要收蔬菜。自从她在孩子的帮助下制作了二维码用于收藏后,她感觉轻松多了。“它也吸引了很多年轻顾客。”以前阿姨要背着一个小包在腰上,里面有很多“发票”。她总是害怕失去这笔辛苦钱,甚至不在乎卖掉它。“现在我用的是移动支付,没必要换。方便多了。”阿姨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记者发现,京郊人气“线上名人”中,几乎有70%的摊位,如大兴区青云店、聚养殖、房山长沟、张坊、通州张家湾、顺义洋镇等。已经支持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一些还没有开始移动支付的老年人也有计划要求家人打印二维码。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大插曲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销售方式,——,线下购物,线上购买。有一个露天的“廉价超市”,出售所有的“高档商品”,如生海鲜和进口水果。这个摊位在“土特产”中很特别。摊主是冯女士,本地人。她手里拿着一个二维码,用旁边的小喇叭重复着一句话:“扫码进群,有红包。”别看声音低,但还是吸引了很多人扫码,很受欢迎!

冯女士说,她家在大吉附近开了一家超市,最近买了一批“高档货”。不过,毕竟她身边的居民数量有限,所以她就趁机利用大齐作为宣传自己产品的场地。这种尝试的效果如何?记者发现,回头客真的很多。家住朝阳区劲松的李平,喜欢坐公交车去集贸市场收钱。他是那么的早就采用,上一集他试着从冯女士家买了一盒舟山带鱼。“比生鲜超市便宜30。”回家做的时候,味道真的很好。“老人和孩子都爱吃,这次我得多买点。”李平这次来到这个摊位。扫了二维码,进入购物群后,李平发现有相当多的好东西可以卖。“还有一些年货不是在家里买的。我已经在这里预订了。给我发个快递到朝阳,真方便!”李平这次高兴地订了500元的年货。冯女士说,通过一个大插曲,她的微信群增加了300多人。通过互联网,一天的网上销售额甚至超过了下一周。

冯女士并不是唯一一个把采集养殖作为推广平台的人。当地一家无污染种植园的经理张莉也尝试过。她把新鲜蔬菜拉到大集,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出售,并呼吁每个人都去种植园采摘。“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喜欢高品质的蔬菜,大集合正好把我们和顾客联系起来。”用这种新方法,采摘园的生意提高了很多。春节过后,她打算在大吉附近再开一家餐馆,用种植园生产的蔬菜招待八方来客。

房山长沟大集

“新春送福”年味足

山区房山区长沟镇的王蒙,曾接待过几位从市区赶到长沟体验热闹场面的朋友。这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不去装修豪华、da的现代商场购物了

大冷的天,大家为何都往郊外的长沟赶?


长沟大集源于汉代,发迹于明、清,鼎盛于近代,与河北省刁窝、码头、松林店并称为京西南四大集市。长沟是北京出了名的泉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甘池的御塘贡米、北甘池的核桃、西长沟的熏小鸡儿、东长沟的糖葫芦、东良李氏手刻窗花是大集上人们的最爱。但对于这些见惯了“好物件”的城里人来说,吸引他们的却是这里丰富的年味儿策划活动,“简直比城里的庙会还热闹!既能领到好看的福字、对联,还能欣赏别具一格的锣鼓表演。”王猛的朋友、家住西城区的陈斌说。


长沟大集上,最著名的年味儿活动要数“新春送福”活动了。“位置特别好找,您看哪块人多,哪里便是活动现场了。”王猛领记者来到大集所在的市场之内,长沟西厢书画院的老师们正在为赶集的百姓写春联、送福字。该书院取自长沟汉代“西乡”置所之意,是成立于2009年的自发书画组织,会员三十余人,目前已经成长为区级书画教育基地和房山区的书画区域活动中心。独具特色的“新春送福”活动,已经坚持了七年。“今年家门口的对联,就挂它了。”陈斌手拿一副对联,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


领完春联和福字,一转头就能看见太和庄村的威风锣鼓表演,村民们身着红黄相间的服装敲击大鼓,演奏出了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粗犷豪放、威武雄壮的乐曲声,不少市民拿出手机录像,几位城里来的年轻人更是手舞足蹈扭动起来,还带着周围的村民朋友们一起蹦蹦跳跳,就这样,京郊大集仿佛成了一场派对,手拿福字、对联,甚至新鲜水果蔬菜的人们,用舞蹈迎接新春。


通州张家湾大集

精美骨雕迷老外

在外企工作的通州市民郭福瑞,今年邀请了几位外国朋友一起过大年。采购年货的环节,也自然是几位同事一起完成。为了能让大家感受地地道道的“通州年味儿”,郭福瑞特意领着大家来到了张家湾大集。


张家湾大集紧邻京杭大运河,以牛羊肉、吊炉烧饼、羊杂汤等特色小吃闻名。可郭福瑞没想到,真正吸引这群外国同事的,却是那些独具特色的工艺品。同事路易斯站在通州骨雕的摊位前久久不愿离去,那眼神,仿佛小孩子看见了自己心爱的玩具。


通州骨雕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道清的桌面上,摆放的就是他工作四十余年来最得意的作品——“运河之恋”。芦苇荡和荷花组成的水域中,一位少年驾船钓起了一条肥美的鲤鱼,少年全神贯注,鲤鱼则想奋力挣脱鱼钩。精美的刻画,仿佛把路易斯也带回到40年前的大运河边。“这个少年,就是我哟。”从小在运河边长大的陈道清,最喜欢坐船去河边钓鱼,对运河有着割舍不断的感情。“我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现在大运河越变越美,我打心底里高兴。所以就用骨雕的方式表达我对运河的爱。”“运河之恋”在制作时,使用了大小不一的数十件牛骨,前后耗时三年才得以完成,“光是这条鲤鱼,就用了三块骨头。慢工出细活,肯花时间,才能收获好作品。”


陈道清讲得细致,路易斯听得认真,甚至还拿出了小本写写画画。最后,路易斯感慨道:“中国大集上的工艺品真有意思,简直就像变魔术一样。”


路易斯来自英国,他的家乡也有大集,坐落于伦敦的萨瑟克区的博罗市场,是伦敦最大的食品市场之一,因出售新鲜而多样的食物和让人赞不绝口的当地美食而知名,已成为了伦敦的一张城市名片。路易斯说,张家湾大集和博罗市场“异曲同工”,“虽然我是第一次来这里,但其实并不觉得陌生,因为它很接地气,很容易就让人融入进去了。”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陈强


摄影:饶强


流程编辑: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