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心理健康计划怎么写 制定一个健康计划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校本课程,对小学、初中、高中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每所中小学应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引起关注和热烈讨论。

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中小学面临的最大、最紧迫的困难和挑战是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短缺。

从目前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师资情况来看,很难给每所学校配备一名专职的心理教师,更别说农村初中和小学了。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师范院校心理教育专业毕业生严重短缺。即使有少量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师资编制的限制和开设课程的需要,普通学校并不重视,也不愿意接收心理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有的中学有心理教育专业的老师,大部分都转到了其他学科。

面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想规范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抓住重点,尽快采取措施,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

一是挖掘校园资源。建议中小学选派具有相近专业毕业并愿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到学校担任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燃眉之急。

二是开展专项培训。市县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尽快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对本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开展专业能力培训。可聘请高校心理教育专业教师或当地中小学优秀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并采取特殊的短、中、长期培训,尽快培养和提高新聘任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满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迫切需求。

第三,外部专业人士。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有条件的中小学可以从当地心理咨询培训机构聘请专职心理教育教师担任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农村地区规模较小的学校也可以采取联合就业,实施“步行教育”的形式,解决燃眉之急。

第四,师范院校要适度扩招。各级师范学校要适应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调整现有专业设置,适度扩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招生规模,实行就地定向招生培养模式,解决专业师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