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控股多少可以合并报表,合并报表最低股权比例20%

其实编制合并报表很简单,主要把握核心的五个步骤:一是成本法改为权益法;二是股权抵销;三是损益相抵;4.抵消合并内交易;五、抵消合并内部交易。

一、成本法转权益法

会计分录1:

借款: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C=A B

贷款:投资收益A=子公司净利润持股比例

年初未分配利润B=前期合并损益调整的最终抵销

借:投资收益D=本期从子公司收到的分红金额

贷款: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D=本期从子公司收到的分红金额

即在母公司的单一报表中,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为成本法,而合并报表应转换为权益法。

A=子公司净利润持股比例:按照权益法,母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对方科目为“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B=上期合并损益调整的最终抵销金额:上年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C=A B:权益法下应于本期末确认的投资收益。

D=子公司当期分红金额:子公司当期有分红的,母公司单一报表在成本法核算下确认投资收益;然而,根据权益法,“投资收益”不应确认,但“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应抵消。

二.股权抵销

会计分录2:

借款:实收资本(股本)e

资本公积-资本(权益)溢价f

其他综合收入g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h

期末未分配利润

贷款:长期股权投资-成本J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K=C-D

少数股东权益l

e、f、g、h、I:均为子公司的权益主体;实际上,子公司的所有权益账户都应该进行抵销,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会计分录2”中E、F、G、H和I的权益账户。

j:指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K=C-D:指截至本期期末权益法核算下的所有‘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l:在子公司的所有利益中,属于小股东的部分。

会计分录2适用于母公司自己设立的子公司。收购时,涉及各种情况,分类讨论如下:

1.收购不在同一控制合并下时形成的商誉

会计分录借方增加商誉科目,金额为取得日计算的商誉金额;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如果没有出售,商誉的金额将保持不变。

2. 非同一控制合并下收购形成负商誉


在收购当年,对形成的负商誉在合并报表层面,确认营业外收入,则在会计分录2中贷方新增"营业外收入"科目;在以后年度,"营业外收入"修改为"年初未分配利润"。


3.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子公司的账面价值与收购价格的差异计入资本公积,所以会计分录2中存在的差异,应当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公积不够冲减时,冲减留存收益,即"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依次冲减。




在控股的情况下,又收购少数股东权益的,导致会计分录2借贷不平的,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中。




三、损益抵消


会计分录3:


借:投资收益 A


年初未分配利润 M


少数股东损益 N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O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P


期末未分配利润 I




A=子公司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M=子公司报表上年的未分配利润金额;


N=子公司净利润×(1-母公司持股比例);


O=子公司本期计提的法定盈余公积;


P=子公司本期应付给所有股东的现金股利;


I=子公司本期报表的未分配利润金额。


若子公司有其他利润分配项目,也应当录入该分录的贷方。




以上三个步骤,需每个子公司分别编制一套。对于子公司较多的,建议先编制"长期股权投资计算表";算出的成本法转权益法下,对该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金额与母公司享有的权益核对一致后,再分公司做以上三套步骤。


对于第四点抵消合并内交易和第五点抵消合并内往来,下期专题再详细叙述。




对于该文章中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