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硕车间堆放的聚丙烯熔喷料。孙秋霞
中新网广州4月26日电:东莞企业如何实现“逆势”增长?
作者孙秋霞
在东莞市樟木头镇,很多企业的生产车间还在高速运转。
日前,记者走进一家生产电动牙刷等个人护理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看到工人们一步一步地工作,生产线上的机器轰鸣着。
疫情以来,虽然该企业国际贸易市场订单下降了70%,但国内市场订单却增长了160%。
“逆势”增长是危机中中国制造业生存的缩影。在出口订单大量取消的情况下,转向国内市场和需求成为企业最直接的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尽力自救的同时,广东税务部门也给予了更大的支持,不仅出台了减税免税、降低税率、延期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优惠措施,还帮助解决了原材料供应不畅、上下游产销脱节等堵点问题。
罗马作坊。孙秋霞照片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税务给出真金白银
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曾经靠来料加工和大量普工起家。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外贸企业。
但海外疫情蔓延冲击了中国外贸行业,东莞首当其冲。一季度,东莞进出口同比下降14.3%,其中出口下降13.3%,进口下降15.8%。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广东税务部门不仅降低或暂停了民营企业社保、公积金等固定运营成本,还建议外贸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位于樟木头镇的广东罗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曼公司”)已成功实现由出口转内销。作为东莞第一家批准复工复产的企业,罗曼公司生产车间从2月8日开始连续运转,有时工人还要加班赶货。
罗曼公司供应链运营中心副总经理罗光宇告诉记者,3月初,受国外疫情影响,不少海外客户取消订单。由于春节期间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良好,公司开始提前部署,集中力量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目前罗曼的国外市场份额占比不到30%,其余都转向了中国。今年一季度,罗曼公司总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5%,一季度线上平台销售额约为去年同期的2.6倍。一季度整体营业收入约7000万元。
在生产车间工作的工人。孙秋霞订单满满,除了抓住国内市场的机遇,也离不开罗曼公司的及时转型。十年来,公司一直为欧美等国际品牌代工。从2015年开始转型为国内市场,逐步建立了研发团队,建立了自己的品牌。
“如果我们像以前一样100%依赖外贸,我们今天可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口红利和消费升级趋势,主动降低国外市场份额,致力于在中国做大做强品牌。”罗光宇说。
北京大学新街沟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全球疫情爆发后,需求急剧萎缩。对外贸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外疫情和经济衰退甚至萧条的不利影响,下降程度会比较大。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的增长必须依靠国内市场和需求。
位于东莞的金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外向型企业。受疫情影响,海外订单有所下降。其中,打印机订单修复量ha
境外疫情不能控制,企业的资金也会日趋紧张,转型内销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减轻中小企业的经营负担,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推出了“莞税20条”,涵盖了9个主要税种和社会保险费,既有支持疫情防控的税费优惠政策,也有为纳税人解忧排难的服务举措。
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樟木头税务分局局长何伟邦指出:“对于罗曼公司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税务部门配备了税收服务专员,对企业开展一对一的税费优惠政策辅导。”
根据测算,今年一季度,罗曼公司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超过20万元,社保费减免将近26万元,极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供应商主动转产,税务“牵线搭桥”
在塑胶行业中,素有“北有余姚、南有樟木头”一说。在樟木头塑胶原料市场,只见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商铺也大多开门营业。
东莞市泰合塑胶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旭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他们公司许多客户的国外订单被取消,但国内订单一直在做。
“我们3月底接到了一个聚丙烯熔喷料订单,没想到一直合作的供应商还没复工,当时就很焦虑,也不知道要去哪里找供应商。”程旭说。
聚丙烯熔喷料是制作熔喷布的原材料,熔喷布是口罩中间的过滤层,俗称口罩的“心脏”。疫情期间,由于口罩需求大幅激增,不少厂家开始转产聚丙烯熔喷料。
何伟邦告诉记者:“一季度企业受疫情比较大,我们税务部门经常主动和企业联系,了解它们的经营困难,有政策就给政策,有信息就给信息,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4月1日,广东税务产业链智联平台上线,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通过税务大数据分析有潜在原材料采购困难的企业,开展“点对点”问需,着力运用好智联平台帮助企业解决供需问题。程旭便在当天接到了来自税务部门的推荐电话。
该平台是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开发的一款税收大数据助企平台,可帮助需求企业寻找货源、支持供货企业发布产品,为供需企业对接互联“牵线搭桥”。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程旭登录产业链智联平台“寻找货源”的功能界面,输入了“聚丙烯熔喷料”的关键字,又选定供货商所在地为“东莞市”,一批近期销售过这种材料的供应商名单就出现了,进过一轮比对和再筛选,最终确定了东莞市基烁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烁”)为意向企业。
基烁是一家专门生产塑胶原料的厂家,疫情期间几乎将一半的生产线转产聚丙烯熔喷料。然而,由于短期内未来得及打开销路,四月初没什么订单。通过产业链智联平台的推广,现在订单已经排到6月份。
基烁总经理王勇告诉记者,目前工厂每日只能生产10吨左右聚丙烯熔喷料,采购商经常过来催单,“现在都不敢再接单了”。他透露,今年1-4月份,公司营业额累计已达4000多万,预计全年营业额比去年翻一番。
王勇坦言,前期即使有采购商下单,也不敢随便接单。通过产业链智联平台对接的企业,都是经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后推送的,“我们合作也放心”。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局长赖竹华介绍,该局通过对发票中的原材料商品名称信息进行语义分析、智能分词与模糊匹配,对供应商的产能产量、信用评级等信息进行综合计算,实现供需关系“精准配”。
“税务部门推出的这个智联平台,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帮我们解决了在茫茫大海中找供应商的难题。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五月份,销售状况回暖不少。”程旭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