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4日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周轶凡)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疫情期间走红的社区团购在今年下半年受到资本市场青睐,包括兴盛优选、零壹、十社等多个平台获得融资。此外,滴滴推出“橙心优选店”计划;拼多多砸10亿补贴上线“多买菜”.社区团购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战场。
但是,最近社区团购陷入了舆论风暴,很多厂商发布通知,停止向社区团购平台供货;有领导还告诉中国之声,今年下半年各大平台开始抢领导、拉人头、竞争。资本控制下的便民产品存在哪些问题?社区团购发展应避免哪些“坑”?
来自湖北武汉的温女士在疫情期间免费为小区居民购买食品,耗时很久,沉淀了一批熟悉的顾客。下半年,她干脆找了个小场地,添置了冰箱、货架等设备,加入了几个社区团购平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领头羊”。她说:“我们有郑达、博克斯玛、橙心、美团、平价集团等等。疫情期间,我们也是自己吃饭,服务社区。邻居们都聚在一起,团购平台慢慢启动。当时只做了一两个。由于团购平台的机会比较大,很多平台相继出现,大家都有这样的购买欲望。”
我们现在说的是社区团购平台,可以说是生鲜电商老板对杰龙团购的升级版。大家常说的社区团购,就是团的团长有货源。如果业主有采购需求,他会将数量上报给集团负责人,由集团负责人分批收回后再进行配送;社区团购平台相当于给群主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渠道。消费者在各种平台下单,送到选定的人头上,方便的时候再提货。更像是生鲜食品的“菜鸟驿站”。某社区团购平台的客服告诉记者:“团队负责人就是去店里拿货的店主。你(在平台上)买东西,第二天会送到你选择的商店。第二天,你会过去。拿去吧。”
以社区为单位,社区负责人为零售终端,社区负责人承担前期获客、后期自提的功能,使得获客、配送这样的互联网产品成本较低,同时降低了平台的存储压力。社区团购平台客服表示,平台会给团长集团10%左右的销售额。“要加入组长,你需要一个营业执照,一个我们物流可以送达的地方,还有冰箱和货架在你身边。如果你有钱,你会得到佣金。每个地区每个产品的佣金都不一样,但总共是10%左右。只要别人选择你的店下单,东西送到你的店,这个佣金就是你的了。”
听起来社区团购方便实惠,团领导还是能赚钱的。然而,这种模式最近备受争议:许多制造商发布通知,禁止向社区团购平台供应。河北沧州华海顺达粮油调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清华表示,社区团购平台存在严重的低价现象,甚至个别产品价格远低于出厂价,因此他们决定禁止供货。“如果有投诉,可以在超市买五块钱,在社区团购平台买三四块钱。我们给他的价格是正常的。全国所有经销商价格一样,距离一样。但是他们卖得很便宜,他们愿意赔钱。这不是我们给他们的。当他损失5美分时,他就卖掉它们。他从哪里弄到钱的?超市和便利店都会毁了。如果经销商在平台上销售商品,我们要求他们不要这样做。如果经销商想做这件事,他们会比
河南漯河卫龙贸易有限公司也在《关于禁止给社区团购平台供货的通知》中提到,他们最近收到了很多投诉,以“多买菜”和“美团优选”为代表
社区团购平台出现严重低价现象,甚至个别品项远低于出厂价,影响严重,损害客户利益。同时在该通知中对公司明星单品设定指导价格。在厂家看来,产品有正常的成本,也需要获得一定利润才能运转下去。平台推出的极低价格是通过“烧钱”得来的,违背了正常的市场规律,从长远来看,压力最终要转移到企业身上,要么是企业降低产品质量,要么企业就做不下去。钱清华说:“他们价格要是正常和超市一个价,咱们肯定愿意合作,服务好、环境也好,这是正常竞争,但是他们便宜卖,经销商的利润就低了,他们就会跟厂家要,厂家这个价格出不来,又涉及到原料、老百姓那里,实际恶性循环了。”
社区团购平台不仅在进货环节中引发了问题,不少地方在销售端也展开了“团长大战”。武汉的文女士说,恶意低价菜使得团长们的分成利润极低,一些平台为了提高活跃度或用户人数,还通过人头费来拉团长和顾客。文女士说:“净推9毛9的菜,10%能有多少钱,我卖100份多少钱,靠的是什么?拉人头,你拉10个人给你几块钱,有些团长你买9毛9的东西,再返你1块钱,这样发展下去是恶性循环。”
对于社区团购平台的讨论,还包括这样一种模式是否会让以前城市中的小菜贩、小超市失去生存空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杰英表示,互联网进入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支付方式、购物方式,甚至生产方式,但它的发展不应该只停留在一些“白菜”生意上,不能通过资本运作来快速套现。“互联网进去之后,它不是去优化生态,而是通过打价格战直接把别人给挤出来。从短期来看,会觉得很方便,最后它把整个格局改变了,把别人挤出来了之后,回到原来的状态。那么是用什么方式搞乱的?是用一种资本强行的介入最后形成垄断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我们监管者、任何的从业者都反对的。短期买这么便宜的菜,其实是非理性的,因为这个菜不应该这么便宜,你(加上补贴)买这个菜一分钱不到,到最后农民以多少的价格卖出来?这显然不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方式。”
高杰英认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说,互联网与大资本更应该去加持实体经济,发展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技术。“希望资本的力量能够使我们在核心技术上不受制于人,高科技是要烧钱的。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我们鼓励创新,而不是在一个没有增长的市场份额里去做竞争,去打价格战。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发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12月11日,政治局会议提出来,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互联网经济本身确实是一个新的经济业态,所以在前期没有一个很好的法律参考,现在大家开始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运用互联网的技术、运用一些算法、用大数据来提升分析能力,提升我们原来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有的一些损耗,根据流量、根据订单去做定制化的生产,这些东西都是很好的,也就是说我们用‘互联网+’这么一个技术去更好地发展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