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王成东
7月6日,四川省预防、控制和恢复非洲猪瘟工作指挥部发布《四川省稳定生猪生产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各级各部门要千方百计稳定生猪生产和价格,加强政策支持,稳定养殖信心。全年确保完成4000万备货任务和5800万调度目标。
十项措施是:进一步强化生产服务,深化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鼓励企业开展猪肉产品加工,严格价格监督检查,做好猪肉收储准备,巩固金融支持,稳定信贷支持,提高保险保障能力,落实环保和土地利用支持政策,加强组织领导。
具体来说,在生产服务方面,要继续推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引导养殖户制定生产计划,特别是加强生猪生产监测.当可育母猪数量低于380万头时,会给出预警,采取对策,实现有序出栏补栏。
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面,要立即充实各级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生产恢复指挥部力量,完善非洲猪瘟防控“3 1”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全覆盖夏季“大消毒”专项行动,严格生猪运输管理和监督。
鼓励猪肉加工,支持落实肉制品初精深加工扶持政策,加快冷链仓储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加工能力,增强猪肉及制品的商业储备能力。
在价格监督检查领域,要完善建立生猪行业和猪肉市场信息统一发布平台,生猪产业和猪肉市场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舆情监测的判断和处置。主要重点是建立生猪产业和猪肉市场价格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和统一信息发布平台,严厉打击操纵市场价格和在互联网上传播虚假消息的行为。
猪肉储存和加工需要及时制定生猪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实施方案。根据预警级别和启动条件要求,及时启动政府冻猪肉储备工作,快速构建常态化猪肉储存和投放机制。
在资金支持方面,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精准性、有效性,各地支持各地统筹利用各类资金、生猪屠宰奖励资金和乡村振兴补贴等稳定生猪生产。
信贷支持领域,突出一个“稳”字,着力满足生猪生产和加工主体的合理资金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盲目限制、提取或切断贷款。同时将生猪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纳入保障范围,保持生猪养殖项目0.5%的保障率。
在保险保障方面,需要对符合政策、自愿投保的养殖户,做到愿保尽保。在落实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支持政策方面,要加快完善新建规模化猪场环境影响评价和土地利用程序,全面落实生猪生产用地保障措施。
在组织领导层面,重点是要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将生猪生产情况与市县领导班子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挂钩和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是同级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生产恢复指挥部的指挥者。
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我省生猪生产持续稳步恢复,但同期生产和消费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目前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养殖成本大幅上涨,给我省生猪复工复产带来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