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科协2018年的指示精神,中国科协服务中心以科技工作者为依托,组织编写了《科技工作者法律实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向科技工作者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培养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能力。
《手册》,本着突出重点、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聚焦当下科技人员关注的重点、热点、重要政策点,采用问答式,共5章138题。每个问题包括三个部分:答案、解释和依据。根据最新的法律文本和政策文件,所有问题都力求满足科技工作者的实际需要。
如何实施重大项目
如何高效培养创新人才?
赶紧下来,获取重要知识点
答 案
为实现立足重大项目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科技部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制定了重大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总体方案。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重点培养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战略性高技术研究项目应重点培养战略性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重大应用研究、产业化和工程项目应重点培养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积极引导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基础设施平台等创新基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人才培养。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聚集人才,把世界各地的人才聚集起来加以利用,让更多的千里马参与竞争。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重点培养具有世界一流前沿水平的战略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高级专家等拔尖人才。
导 读
重大项目主要是指重大项目、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中央财政资助的重大工程项目和产业化项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具体概念
2.1优先支持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承担项目研究,推动创新团队的形成。在研究团队中,45岁以下(含45岁)的年轻研究人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优先支持不同学科、领域、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承担项目研究,培养跨学科、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原则上此类项目占项目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优先支持45岁以下(含45岁)青年科研人员开展重大项目研究,促进青年高级专家成长。重大项目带头人中,45岁以下(含45岁)青年科研人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对于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优先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或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承担,推动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2.2重大项目申报书和任务书必须包含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应包括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实施方案等相关内容;对于具备研究生培养条件的申请人,研究生培养计划应纳入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应加强项目团队内部的合作和沟通。在项目的总体设计和预算分析中,应充分考虑学科间的合作研究、交叉研究、工作交流和学术交流,切实提出相应的操作措施。项目组应加强与外界的合作和沟通。根据需要,可临时吸收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优秀研究人才参与重大项目研究,参与重大项目的国内专家应保留原有职务。项目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由国内外同行专家参加的项目研讨会。
2.3重大项目研究组成员应加强学习和培训。根据重大项目需要,可将研究人员派往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与项目内容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学习培训费可从项目资金中申请,并按相关规定审批。在人员选拔上,应优先考虑年轻科研人员,原则上不低于70%。
2.4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如需从国外引进设备和技术,应要求外方以合同方式传授相关知识和培训项目
目课题研究人员:允许项目课题研究人员到设备和技术供应单位进行考察和技术交流;设备和技术供应单位要对项目课题研究人员进行培训;项目课题研究人员要参与转让技术设备的设计、建造、安装、调试等工作。2.5在重大项目课题的资助期内,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课题承担单位要对获资助项目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监督和管理。项目课题的验收过程中,要把创新人才培养列入考评指标。考评内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完成情况,实际培养的创新人才数量和质量以及整个项目团队的情况。评估采用同行评估方式,以定性评估为主,定量评估为辅。
2.6要优先支持绩效考评为优秀的项目课题的负责人承担新的项目课题;对成绩显著的重大项目课题团队应以适当方式给予持续、稳定的滚动支持,优先支持其申报创新团队专项计划。
2.7利用知识产权政策激励人才创新。对于国家允许授予项目承担单位的研究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成果完成人应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受让权。项目承担单位在依法利用这些知识产权取得相关收益时,应明确规定相关知识产权的主要完成研究人员享有一定比例受益权。对于促进研究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进行转化的项目人员,也应按贡献享有一定比例受益权。
2.8项目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与重大项目相关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数据库,包括创新人才的基本资料、专长领域、研究经历、取得成果、信用记录等信息。通过数据库建设加强创新人才的跟踪服务和管理,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平台。各重大项目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及其所管理的重大项目的特点,将创新人才培养相关内容纳入其重大项目管理办法。
依据
2007年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在重大项目实施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暂行办法》(国科发计字〔2007〕2号)。
来源 | 法律服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