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 休闲农业的可行性

本文研究如何解决发展困境,振兴没有特色的普通村庄。按照“平凡、稳定、质朴”的规划理念,以村民需求为问题导向,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为基础,提出建设集农业、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农村综合体先进示范村的规划目标。

1 前言

自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提出美丽乡村规划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正在各地掀起。美丽乡村规划的核心内涵是围绕产业、生活、文化、环境进行转型升级。近年来,婺源、西塘、周庄等美丽乡村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这些村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建筑众多,生态环境优良。先天优势使这些村庄脱颖而出,建成后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各地学习考察的典型。与那些有特色的村庄相比,大多数村庄都是工业基础薄弱、没有特色的普通村庄。普通村庄应该如何规划,才能有效引导村庄发展,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规划理念,即“普通、稳定、质朴”。

2“三平”规划理念

2.1普通传统村落

没有特色的普通村庄是全国各地最常见的。因此,在此类村庄的规划中,要避免盲目追求“高、大、高”,希望通过一个规划,能够脱离“化石为金”、“麻雀变凤凰”等实际思路,从自身基础条件出发,为村庄做出合理的发展定位。

2.2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遵循乡村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经济发展是提升村民返村就业意愿的第一要务;其次,必须改善居住环境,进一步吸引人口回流;再次,要提升文化内涵,让美丽乡村更具吸引力;最后,有条件的村庄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全面提升村庄的综合实力。

2.3简单可行的规划

规划应避免“形象工程”,如建造大亭子、大拱门、大广场、大公园等。并避免“照搬城市模式,破坏乡村特色和自然生态等。这都是脱离农村实际的。规划要接地气,能够用地,满足村庄实际需求,切实引导村庄建设发展。

3 规划实例

图1来源:中国机械工业研究院www.reportway.org

介绍了在建德市寿昌镇山丰村美丽乡村规划中如何贯彻“三个层次”的理念。该方案不仅是为山丰村的发展寻找出路,也是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产业发展乏力、人口空心化、风貌无特色、乡村活力下降、农耕文明衰落等问题,为同类村庄提供典型示范样板。经过多次沟通,我们达成共识,要雄心勃勃,分析透彻,定位准确,战略扎根,整治本地化,成为新农村发展的典范。为了贯彻“三个层次”的规划理念,确立了五个规划原则来指导后续的规划工作。

因地制宜原则——-规划要契合村庄实际,深入分析村庄条件,找准症结,挖掘优势资源,精准定位。

增强造血——的原则——通过重塑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打造销售平台,吸引人才回流,增强自身发展潜力。

保持风貌的原则——-通过保存村庄的历史记录

忆和传统风貌恢复农耕文明, 重新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


就地取材原则———通过就地取材, 节约经济成本, 少花钱多办事。


诉求导向原则———通过实地调查走访, 收集村民反映较为集中的产业、环境、交通、配套等问题, 在规划中予以落实。


3.1 认识山峰———平凡传统的村庄


采用因地制宜原则, 对村情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山峰村位于建德市寿昌镇, 坐落于320国道两旁, 南侧毗邻寿昌经济开发区航空小镇。村域面积4.73km2, 由高田畈、刘家和山峰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寿昌江环绕高田畈而过, 民居依山傍水、沿路布局。现状产业主要为农林种植, 林耕资源较为充足, 形成“六山一水三分田”的格局。


在现状分析上, 采用三步认识法。通过初步认识、发展认识、深度认识, 提炼出山峰村的四个主要特征:农耕林种上, 有土地资源, 无高效开发;村落布局上, 有自然肌理, 无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上, 有区位优势, 无项目依托;人居环境上, 有山水环境, 无品质生活。


3.2 谋划山峰———平稳持续的发展


采用增强造血原则, 诉求导向原则, 谋划山峰村发展新路径, 使其可以平稳过渡, 持续发展。


村民诉求的解决有赖于村庄发展, 关键在于产业振兴, 立足点在于自身资源条件, 着力点在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突破点在于解放思维模式。2017年“田园综合体”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 田园综合体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生态居住一体化平台。该模式是当前乡村发展新型产业的亮点举措, 是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为山峰村走出发展瓶颈提供了创新思维模式。


山峰村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 同时毗邻航空小镇, 有优良的山水生态环境, 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通过发展现代农业, 可提高务农收入, 增强村民回村意愿, 聚集村庄人气, 复苏村庄活力, 提升村容村貌, 发展乡村旅游, 引导村庄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见图2) 。




图2


综上所述, 山峰村的发展目标是:以农业提质增效为基础, 带动一、三产融合发展, 从“搭平台、挖资源、塑风貌”三个维度入手, 打造集农业、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先行示范村。围绕山峰发展目标, 在“农业、旅游、美居”三个方面进行策略定制。


(1) 农业———紧抓农耕资源, 培育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沃土


通过优化土地资源利用, 扩大生产规模;优选农业品类, 塑造本土农业品牌;延伸产业链、向微笑曲线高端发展三大措施, 以培育田园综合体为目标, 构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平台, 将山峰村打造成为农业精品化发展的示范区。


(2) 旅游———深挖景观资源,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通过依托航空小镇, 功能互补, 共同组成全域旅游的重要节点;组织三类特色游线, 形成三大主题旅游板块;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等措施, 将山峰村打造成为建德乡村旅游的重要节点。


(3) 美居———提升人居环境, 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通过提升空间品质以提供多样的公共活动空间, 改善建筑风貌以展现新农村乡土人文风情, 完善配套设施以满足便利舒适的生活需求, 将山峰村打造成为寿昌江畔生态美居的典范。


3.3 行动山峰———平实可行的规划


采用维护风貌、就地取材、少花钱多办事原则。村域统筹上, 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以“田园综合体”模式进行产业重塑, 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进行用地资源优化, 2017年底已同蓝城进行接洽, 计划2018年年初全村1000多亩农田的流转工作;统筹交通、景观、配套设施等进行整体规划;根据三个片区的特色有侧重的发展, 通过三产融合、片区互动, 共同形成产业新格局。村庄整治上, 以“乡愁文化为基调、保农亲农不去农”为理念, 以“改造乡土化、庭院体系化、立面协调化”为原则, 进行建筑、环境 (道路、庭院、景观绿化) 及重点片区的整治指引。


4 结论


4.1 创新提出“三平”规划理念


本文提出了“平凡、平稳、平实”的“三平”规划理念。平凡———对村庄认识要实事求是, 脚踏实地, 大部分村庄只是普通村庄;平稳———美丽乡村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遵循乡村发展的自然规律, 要找准切入点,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平实———采用维护风貌、就地取材原则, 少花钱多办事, 提高规划落地实操性。


4.2 创新提出五大规划原则


五大原则具有普适性, 可以有效指导美丽乡村规划, 分别为:因地制宜原则、增强造血原则、维护风貌原则、就地取材原则、诉求导向原则。


4.3 创新提出“三步认识法”


在现状分析上, 采用三步认识法:初步认识、发展认识、深度认识:①通过初步认知获得直观的第一印象, 比如区位条件、空间格局、村落肌理、村庄面貌等;②通过发展认识探索表象背后的内在成因, 比如人口组成、就业情况, 收入来源, 产业结构, 集体经济、土地效益、旅游资源、用地格局等;③通过深度认识总结提炼前两层认识, 对村情进行高度总结。


4.4 创新结合“田园综合体”模式


在寻找村庄发展新路径的时候, “田园综合体”模式打开了规划思路, 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围绕在一个主题下统一打包解决, 起到“一着出新、满盘皆活”的关键作用。通过对自身优势资源的分析, 该村打造“田园综合体”有较大的可行性, 规划在产业、旅游、人居三个方面进行了全局谋划, 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李昊翔 周竞宇)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18年来致力于产业及园区、乡村旅游综合体、农业休闲综合体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专家及政资源。特色业务:田园综合体规划、创意农业园规划设计、休闲旅游农业园规划设计等服务,项目包含现代农业、休闲文旅、田园社区三大板块,主要规划有乡村旅游主力项目集群、田园主题乐园、健康养生建筑群、农业产业项目集群、田园社区项目集群等。客户遍布全国各地!经手上项目500+例,其中田园综合体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陆河县林中花溪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项目策划、河间景和田园综合体发展规划、九台区大健康田园综合体策划、北京大兴区爱情海玫瑰园定位及业态规划、恩施硒茶产业园产业规划与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岛农业观光园总体建设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