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阿里巴巴外贸圈app 阿里巴巴创业论坛

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国际站工程机械产品订单在几个月内增长超过100%。

阿里巴巴国际站总经理张阔说。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深圳和阿里巴巴国际站这两个主要外贸阵地见证了中国“新外贸”的快速增长。

疫情背景下传统经济正在衰退,跨境电商脱颖而出。1-5月,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额52.67亿元,同比增长50.15%。

然而,阿里巴巴国际站(域名Alibaba.com)逆势进入最快增长期。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阿里巴巴跨境及全球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至人民币70.12亿元;阿里巴巴跨境及全球批发业务(即阿里巴巴国际站)收入同比增长43%至人民币32.04亿元。

阿里巴巴国际站是整个阿里巴巴经济中的第一个业务。1999年,马云等人开始了这项业务。阿里巴巴的使命和价值观都来自这个地方。

从业务功能来看,阿里巴巴国际站分为两大块,一是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是全球最大的B2B跨境电商平台;第二是服务。阿里巴巴国际站拥有以One大同为代表的全链路跨境供应链服务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下,“新外贸”助力外贸企业渡过难关:大数据精准匹配全球供需,解决“订单荒”问题;一站式跨境供应链服务解决了“履约难”的问题。

阿里巴巴国际站搭建了全球支付结算金融、数字海关事务、数字智能物流等全链路数字化跨境供应链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智能化解决方案。

与传统外贸不同,新外贸利用大数据做生意;新外贸使外贸门槛越来越低,做外贸更容易;数据沉淀了商家的信贷资产。Alibaba.com是今年全球跨境电商领域最大的线上展会。

日前,阿里巴巴国际站总经理张阔就疫情下阿里巴巴国际站如何布局做了深入解读。

李荣华

1深圳产地

深圳是阿里巴巴国际站的主要中心

问:阿里巴巴国际站为什么把供应链总部设在深圳?

答:其实我爷爷是“老深圳人”。我的家乡在长春。爷爷是一家路桥公司的高级财务会计。当时国家大力支持深圳的建设。他从长春退休,带着我奶奶,重新受聘到深圳。我上小学之前爷爷就来深圳工作了。当时他60岁。他60岁到80岁在深圳,属于“二次创业”。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直到我上了大学,他才从深圳回到家乡。一位领导说,我爷爷是第一代“拓荒牛”。

我从小就对深圳有印象,我知道中国有这样一个地方,大家都在奋斗,与香港相连,每天都在发展,有一条中英街。爷爷从深圳回来总会带回一些奇怪的东西。上世纪80年代,我第一次见到可口可乐。

除了杭州,深圳绝对是我第二常去的地方。

每次来深圳,都觉得真的是一座有很多创新的英雄城市。领导干部要有长远眼光,改革要到位,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与深圳最早的关系是将我们收购的深圳亿达通企业服务公司整合到阿里巴巴国际站,形成端到端的服务,延伸外贸供应链,将买卖双方的所有交易环节数字化。

深圳的跨境贸易在国内首屈一指,出口配额在国内占比很大。它不仅是广东的深圳,也是很多内地企业面向世界的窗口。还有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一港区盐田港,加上A

里巴巴国际站端到端交易履约环节形成闭环和阿里巴巴国际站第二次大的升级都在深圳完成,而且这里人才丰富,所以,我们供应链建在深圳恰如其分。


问:请比较一下深圳、杭州两座城市。未来在深圳,阿里巴巴国际站有何规划展望及重点布局?


答:我觉得深圳是属于平地建高楼的,从一个小渔村花了40年时间变成了中国GDP前三名的大都市。从发展增速来讲,过去四十年,深圳肯定是全中国第一名。


杭州我认为比较强的是跨赛道发展,原来它是一座旅游城市,后来互联网产业发展速度很快,这是阿里巴巴能在杭州诞生的原因之一。现在跨境电商在杭州和周边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杭州抓住了一些新的产业变化的方式,产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在数字经济时代,杭州发展速度很快。


当然,深圳跟杭州,我觉得相似的地方更多。


穿越周期的事,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口,核心跟人口结构有关系。2019年,净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浙江和广东,其中以深圳和杭州为主。深圳跟杭州的人口要素,决定它未来城市发展速度会很快。


第二个因素是一些大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深圳跟杭州都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者、开拓者、引领者,数字化渗透程度都很高,慢慢地把原来城市的产业机构做了较大迭代和升级。未来,阿里巴巴国际站将会拥有双中心,一个是杭州,另一个就是深圳。


选择杭州,是因为它是阿里巴巴诞生的地方,原来的阿里巴巴国际站很多基建是在杭州完成的,但我们越来越多的重心和服务是围绕跨境供应链去完成的,包括跟跨境供应链相关的很多SaaS服务,现在都是在深圳完成投资并购布局。未来,深圳能给阿里巴巴国际站带来更多新的客户价值和服务营收。


2 行业趋势


疫情使阿里巴巴国际站发展进入增速最快时期


问:作为阿里“长子”,阿里巴巴国际站选择在跨境电商B2B领域发力,对跨境电商的现状怎么看?有哪些痛点?希望做哪些变革或赋能工作?


答:目前,B2B是跨境贸易主流,占比95%以上。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阿里巴巴国际站反而进入增速最快的时期。线上买家数、交易额、GMV、订单等都比往年好。2020年7月,线上买家数约是2017年的同期的5倍,每年的增速约70%,但今年跟去年比我们的增幅是100%。


疫情影响之下,为什么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增长速度快?


这些年,跨境贸易线上渗透速度加快。一方面是海外买家互联网程度高,另一方面得益于阿里建设的底层基建,把跨境资金链路和物流链路、中外两侧监管端链路(外贸综合服务)全部线上化,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跨境贸易。


首先,信息流从解决不对称问题到实现可视化和场景化,以前关键词和图片搜索,现在有短视频、3D实景,买家可以线上逛店、看直播,买卖之间建立了一个更直观的联系。


其次,资金流实现全链路和可视化。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建立了全球支付结算网络,买家以日元、欧元、美金付款的时候,卖家就可以美金或者人民币方式提取出来。


第三,物流实现全面融合,做国际贸易的同学不需要再理解什么是fob、cif等,只需要付完费,包括国内拖车、集货、清关,到干线、落地配的服务,都由阿里巴巴菜鸟底层的网络去整合完成,实现端到端的服务。所以,国内天猫淘宝的网红,海外本地批发商,也都可以上阿里巴巴国际站卖东西。


我们结合海外市场内贸规模预估,海外市场买家跨境采购规模还有100倍增长空间。这不是天方夜谭,我们在空快领域,单笔下单金额800美金以下(不需要在美国再交税)的业务基本是门到门的服务,而且妥投率是10天以内到99%以上。想象一下,你5天就可以把货从中国任何一个地点拿到美国任何一个地点。这个速度跟内贸买差不多。


这个跨境电商新基建做好后,能让全球买卖体量上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果走旧外贸方式,蛋糕肯定会越来越小。我们不可能再走老路,通过廉价的方式去获取更多的贸易。


问:有观点说,疫情推动了跨境电商加速发展,您怎么看?


答:疫情确实影响很大,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我们看到了几个变化。总的来说,既不要过分夸大疫情的短期影响,也不能忽视它的长期影响。


短期影响方面,比如原来因为疫情的阻隔,有人担心全球贸易萎缩,各国之间不做生意了。实际上,从数据来看,从3月份到4月份,线下订单确实少了很多,但那个时候阿里巴巴国际站的订单增速很快,达100%,5—7月份订单更多,阿里巴巴国际站上的数字化商家、买家的规模进一步增大。


首先,疫情催生物流的变化,产生很多新物流方式。空运不行,导致海运火热,盐田港6—7月“爆仓”了。中美之间出现很多“快船线路”,走海运从深圳到洛杉矶12天内就可以到达,原来是30天,这种模式受到很多商家欢迎。


其次是海外买家的变化,采购更加瞬息万变。以前周期性、季节性的趋势很明显,每年采的东西根据上一年数据大概可以预测出来,于是线下的展会召开时间固定下来,现在疫情将一切都打乱。二三月份的时候肯定是疫情相关物资需求最大,四五六月份宅经济的发展速度最快,六七月份大家户外用品增长速度很快。现在7—8月劳保用品、复工产品需求加大。


疫情下海外买家的需求变化很快,进一步凸显了外贸数字化能力的重要性。所有供应商第一时间要知道现在海外买家的需求是什么,基于这个需求再做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的准备。原来在家等着靠天吃饭、每年固定时间贸易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第三个变化,是疫情加快了海外的电商增长。线上买家规模很大,其线上零售数字化购买需求很大,导致供给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向海外出口的规模也很大。海外的买家对中国供应商需求在进一步增大。


疫情对于跨境电商的长期影响是什么?中国的部分产业外移一定会发生,尤其是低端的制造业,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中国产品、品质以及价值要向产业链上游移动。长远来说,对于中国,这是必须要面对和拥抱的挑战。


3 核心优势


数字化供需匹配结合本地化地面服务


问:相比全球其他国内外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有哪些核心优势?


答:阿里巴巴国际站与其他平台竞争核心能力,我觉得有以下几个。


首先是数字化能力。通过阿里的阿里巴巴国际站、淘宝、天猫等,实现供需匹配。我们基于大数据能力可以去洞察海外买家需求,再给这些买家匹配合适的供给。


其次是产品服务能力,在支付、结算、物流、外综服务这些基础产品上打造全流程端到端的服务能力。


再次是本地化服务能力。阿里巴巴国际站旗手队伍叫中供铁军,有服务会员本身的客户经理,有专门给客户做营销方案的经理,有帮客户实现订单履约全过程的拍档,如通关、结汇、退税。


此外,是跟地方监管侧的沟通连接能力。我们在各个地方耕耘了20年,跟不同地区的海关、外管和税局系统打交道,熟悉相关政策,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最后,阿里巴巴国际站可以做“一站式”服务。当你成为阿里巴巴国际站会员,这套服务都可以免费提供。


那么,一个纯靠线下的展会商家,转到线上之后有什么优势?商家生产的商品,针对海外买家和海外市场设计制造,如果要转内贸,产线要改,需求侧要重新去把握。但是,如果商家从传统外贸转向海外数字化外贸“新外贸”,只要转一步即可,就是把获客方式转移到线上。


阿里巴巴国际站可以把商家语言一次性翻译成18种语言,面向200个国家和地区,对全球买家做推广;通过丰富的广告产品,实现规模化获客;直播、短视频可以更详细描述商家工厂工艺制造能力;而且,现在通过技术和物流,让远厂跟近厂的效果一致,这个对于传统电商转型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问:目前,阿里巴巴国际站主要营收板块是哪些?哪些盈利能力强?哪些未来潜力大?


答:商业模式最核心的地方与客户价值相关,即帮客户解决哪些问题,解决的问题能否规模化,这就是商业模式。我们主要营收板块跟提供的服务有关,现在包括数字化营销服务、战略型的SaaS服务等。


作为“新外贸”,阿里巴巴国际站服务是帮助外贸赛道数字化升级。只要涉及跨境,无论是做公域的服务还是私域的服务,我们都可以给出一套数字化方案,这是我们现在期待帮客户做的事情。


由国内的供应商以跨境贸易方式做的时候过于复杂,阿里巴巴国际站也会参与一些自营类服务。比如说,海外政府通过马云基金会找到阿里巴巴国际站,想一次性采购一些医疗物资。我们会直接跟供应商把生产、制造周期谈好,把这笔交易跟若干个中国的工厂直接合作,形成这笔订单,由我们完全履约。


4 湾区前景


数字经济时代,深圳还将引领跨境外贸


问: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深圳的跨境外贸,有什么机遇和挑战?


答:一达通可以从深圳成长起来,是因为对于外贸综合服务这种新型的服务形态,深圳是最早接受、拥抱并且推动发展的。


今天我们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再往早一点,都是政府本着包容审慎的原则才能完成的。比如出口退税、出口结汇、海关处罚降级,都是我们与深圳最早合作,做了政策创新。


跨境贸易中有若干政策,因为阿里还属于先行者,会碰到天花板,但是在深圳,监管侧对阿里的电商数字化创新有非常大的助力。未来,面对大湾区的机遇跟挑战,我们还要进一步去做数字化创新。


原来的一些问题已经逐步在解决,未来跨境数字化交易会成为中国外贸主力。在1999年,民营企业的出口额占中国出口额不到1%,到2019年民营中小企业的出口额已达中国出口额的52%,深圳更多。


以前一个货代,可能50%的货量来自几个大客户,由自己直营;50%的来自于代理。现在大部分跟我们合作的货代至少有1/3以上的订单是来自电商平台的,未来这部分的比例会越来越大。线上产生新的订单的形态,会催生新的物流形态、新的资金形态,同时也催生新的监管形态。


监管数字化会快速发展,会使海关、外管、税局跟数字化平台之间结合的速度更快速、更敏捷,数据互通效率会更高,以此带动中国出口下一轮增长。


深圳是改革开放窗口,我认为,接下来在数字经济时代,深圳还要继续引领。


问:阿里巴巴国际站与其他友商在跨境电商领域竞争时,最看重的是什么?


答:我们主要不是跟腾讯做竞争。我的观点很明确,阿里提供的几种能力,首先是供需匹配的能力,阿里可以基于需求、基于买家侧的变化,提供对应的供给。


其次是规模大,阿里巴巴国际站今天在线上一天的买家规模,从绝对值的数量上来讲,是广交会过去50年的总和,全球的190多个国家,每天都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做生意。


再次,阿里巴巴国际站不仅可以帮助客户建立工厂、撮合商机,还可以提供端到端、门到门的服务。


对我们来说,阿里巴巴国际站上第一客户一定是买家,供应商来阿里巴巴国际站是为了更多的生意,如果让更多的买家在这里得到更好的服务,商家生意自然会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