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关于返乡创业的发言稿,鼓励回乡创业的文章

余江县返乡创业调研报告

近年来,特别是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省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颁布以来,我县不断加强“双创”“返乡创业”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出台创业就业政策,搭建支撑平台,优化创业服务,大力推进家乡创业,营造了浓厚的家乡创业氛围。2015年,全省共有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入驻创业孵化基地企业189家,就业返乡农民工3000余人。新增注册市场主体2610家,注册资本增加56.9亿元,分别增长37.2%和58.1%。我县被评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输出示范县和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2016年2月,被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列为支持农民工等返乡创业结合新型城镇化试点县。

一是坚持行业领先,夯实返乡创业基础

我县注重依靠创业抓产业,依靠产业促创业,充分发挥海外人士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促进产业发展与返乡创业和谐互动。

为应对(一)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经济下行压力,我县坚持加快发展传统特色产业,为返乡创业创造发展空间。眼镜、雕塑、微构件、循环经济等产业是我县传统特色产业。全国有10多万人直接从事四大产业,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我县立足县情,通过完善政策支持,着力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全国有5万多名蒋眼镜人。我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眼镜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引导返乡创业。郁江县眼镜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光学产业园企业79家,光学产业孵化基地企业32家,光学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2015年新增企业16家,新增员工1000余人。位于一是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眼镜之乡。县城的雕塑创业示范街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雕塑博览会、雕塑文化示范园、家居产业园建设全面启动。目前已有11位国家级雕刻大师和300多位省市级雕刻大师回乡创业,建立了1家国家级、省级雕刻技艺大师工作室,3家市级工作室。雕刻产业基地现有企业126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2015年新增企业21家,新增员工400余人。针对二是打造独具特色的雕刻小镇。,微构件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高的情况,我县加大了技术改造和标准厂房建设的投入。目前,靖江镇微构件产业基地现有员工5000余人,拥有小微企业80余家,微构件孵化基地23个。2015年新增企业7家,新增员工300余人。三是打造全国重要的微型元件产业基地。高起点规划在黄溪镇建设5000亩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目前,产业基地占地3000亩,引进循环经济企业20家,从业人员3000人。其中2015年新入园企业4家,带动就业500余人。形成了以CSIC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为主导的有机废弃物处理、以宝泰集团为主导的有色金属、以江西袁新玉塑料为主导的废旧塑料四大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为承接鹰潭物流商务服务功能,四是打造全省一流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在中通镇规划建设鹰潭国际商务园区,大力推进建材家居商贸城、牵手国际汽车城、国际眼镜城、万寿宫商场、华东农产品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全力打造赣东北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园区。目前,眼镜产业园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世界眼镜博物馆已投入运营,投资10亿元的鹰潭国际眼镜城已开始运营。300多家企业入驻国际商务园区,吸引员工3000多人。聚焦“互联网”发展,加快电商产业发展。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50余家,电商从业人员200余人。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启动“农村淘宝”项目,全县建成农村淘宝服务站90个,覆盖全县80%以上的行政村。2015年“双十一”活动期间,在全国170多个农村淘宝县中实现交易量第六,全省第一。同时,积极打造“电商产品加工、制造、仓储、物流”的发展模式,占地80亩的电商创业园、占地150亩的电商物流园相继启动,建成后将带动电商从业人员3000人。

五是打造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LED应用产品及配套产业基地

(三)大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全国的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为龙头,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涌现一批合作程度高、产权明晰的新型农业经营经营组织。2015年,全县新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269家,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达861个,完成流转土地5600亩。同时,以抓工业的办法抓现代农业,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涉及六个乡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引进九草石斛、稻鳖共生、光伏农业、康丰葡萄等一批集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种养、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农业项目。


二、释放政策红利,激发返乡创业创新的动力


我县认真落实国家、省推动双创政策措施,并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更加优惠务实的政策措施,加大政策红利对返乡创业创新的激发力度。


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从降低准入门槛、激发主体活力、加大资金扶持、提升服务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27条实打实的政策措施。同时陆续出台了《眼镜产业发展优惠办法》、《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暂行扶持办法》、《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从项目用地、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将返乡创业人员视同招商引资享受《余江县招商引资实施办法》规定的各类优惠政策。


二是兑现激励措施。雕刻创业示范街、电商创业孵化园、眼镜创业孵化园等均采取市场化开发、政府返租的模式,对创业企业和个人3年内免租金,并对物管费、卫生费、水电费按60%进行补贴;用好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政策,2015年为创业者提供的创业担保贷款达9255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贴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5000元;开展了“十大创业之星”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创业创新典型人物,由县政府进行奖励。


三是强化金融扶持。余江县结合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为农民创业提供金融支持。健全银政企对接机制,每年集中对接活动不少于2次,建立起政府协调引导、部门联系扶持、金融机构主动服务、企业诚信发展“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对金融机构创业贷款在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的,由财政给予贴息。县内各金融机构创新业务,简化审批,为创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2015年,投放各类创业贷款5亿多元。


三、推动平台建设,拓展返乡创业的空间


我县本着“政府提供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全力打造各类创业平台。


一是建立创业指导服务平台。全县十五个乡镇场、两个园区都已完成劳动保障所的扩大升级,150个村(居)委会也基本完成公共就业服务站建设,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创业服务网络全面形成,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窗口。


二是搭建创业孵化培育平台。雕刻、眼镜、微型元件、电商等创业孵化园区(基地)已全面投入运营,10万平米标准厂房已开工建设。努力拓展孵化功能,对孵化企业开展管理、营销等咨询服务,工商、税务登记等手续代办服务,协助孵化企业申请各级科技扶持资金和各类创业补贴资金。


三是优化创业交流平台。持续办好每年综合产业招商会和年度特色产业招商会,连续多年成功举办各类创业大赛和全省性的眼镜、雕刻等技能大赛,举办农民工返乡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展示推介等活动,鼓励余江外埠商会及外埠老乡会、同乡会的发展,每年春节举行余江在外创业人员团拜会,搭建多渠道多形式的创业交流平台。


四、强化服务保障,优化返乡创业环境


我县按照“围墙内的事企业做、围墙外的事政府管”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快通、变通、疏通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创业环境。


一是强化行政服务。全面实施“四证一体”“一站式”创业服务模式,县行政服务中心对服务对象每月进行电话回访打分并进行通报,每年两次进行优化发展环境测评,排名靠后的单位在县人大会议上进行整改发言。


二是加强创业培训。大力实施农村“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创业培训工程,县电商办参与实施“万名电商普及培训工程”,已完成各类电商培训30余次,总人数5000余人。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开展“职校出菜单、企业出订单、个人选单、政府买单”的“四单式”培训,建立了雕刻职业学校,总建筑面积5万平米的眼镜职业技术实训中心正在建设。


三是成立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余江县在县工业园区、眼镜产业园、微型元件产业基地等处成立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逐步建立了一支公共技术服务队伍,同时聘请了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专家提供技术支持。


我县将认真贯彻返乡创业工作精神,进一步完善机制、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推动返乡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余江发展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