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娜娜家的娜娜创业史 娜娜家代理

爱,可以代理吗?

诗人纪伯伦曾经写过这样一首美丽的诗,个人的嘴唇能说出的最甜的词是妈妈,最好的称呼是“妈妈”。对于西峡县惠济镇的娜娜来说,她对这首诗的体验就像一杯鸡尾酒,有苦有甜。

“小学三年级之前,我从来不叫‘妈妈’。”娜娜说。记者见到娜娜的时候,她在她管理的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打扮得很漂亮。现在她24岁了,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和事业。在娜娜看来,这一切都源于小学三年级时遇到了她的“代孕妈妈”余惠琴。

娜娜是个弃婴。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被一个老人带回镇上,老人在田里捡起来带回家抚养她。虽然她家很穷,老人和儿子还是尽力抚养娜娜。连养父都怕娜娜受委屈,一辈子不结婚。

2003年,余惠琴被在县妇联工作的朋友拉着帮她开车,去惠泽镇看望贫困儿童家庭。她第一次见到娜娜是在会车镇。

“第一次见到她,她又瘦又小,蓬头垢面,看到家里的情况,我很难过。我身边的人让孩子叫妈妈,孩子叫不了,因为从来不叫。”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娜娜的场景,余惠琴至今记忆犹新,她当即决定“代表”娜娜。

之后,娜娜被余惠琴录取到席晖县于慧学校上学。12年来,每逢节假日,余惠琴都会带娜娜回家,给她换衣服,帮她补习功课。2010年起,余惠琴把自己的合作社交给娜娜管理,解决了娜娜的工作。余惠琴正忙着检查她的男朋友,缝制她的婚纱和购买嫁妆.

“我第一次对余的妈妈喊‘妈妈’这个词时,我的心像太阳一样温暖。她带我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给了我完全的爱,给了我新的生活。”从“代孕妈妈”到“妈妈”,在娜娜看来,余惠琴给了自己一份完整的母爱。

像娜娜这样幸运的孩子还是很多的。在过去的12年里,余惠琴每年都成为10多个孩子的“代孕妈妈”。每到假期,她的家里都会充满这些孩子的笑声。“我这辈子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了一群妓女和儿子,这是一种享受。”于勤笑了。

2002年以来,从县领导到企业,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百姓,各行各业的“代孕妈妈”代表了2335名儿童,其中中小学生1413名,高中生169名,高校录取学生273名,就业480名。

80后的姑娘争当“代理妈妈”为哪般?

西夏的“代孕妈妈”中,有一批年轻的“80后”,他们有的刚刚成为母亲,有的还在享受单身生活。当他们得知山里有一群渴望关爱的贫困孩子时,他们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做母亲的责任。

在南洋传奇服饰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公司创始人白和别。两位80后年轻女孩在三年内成立了一家厂房5000平方米、资产4000多万的服装公司。他们致力于将18世纪的复古英伦服装风格做到极致,实现每个女孩的公主梦。

“我是西夏的妻子,我们公司能发展到今天,得益于西夏人民的热心帮助。当公司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是西峡妇联辛辛苦苦为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现在是公司回归社会的时候了。”说起当“代孕妈妈”,白说,她被西夏人的淳朴和无私奉献所感动。自2014年以来,她动员身边的亲戚朋友代表36名贫困儿童。节假日,白会带着生活用品去淡水镇照顾她所代表的孩子。

刚刚成为母亲的乔丽丽,是西峡县内燃机进排气管有限公司(简称西派)的一名上班族。虽然丈夫月薪只有3000元左右,但在了解到“代理妈妈”的活动后,她主动联系县妇联认领了两个孩子。

“其实,孩子在义务教育期间的支出并不高。我可以少买两件衣服让他们学习一年。反正是值得的。”乔丽丽,长相内向,一直是西夏慈善团的成员。家里种的蔬菜会送到免费的爱心早餐店。当她看到街上的慈善捐赠活动时,她总是会走上前去伸出援助之手。她询问做这些事情的初衷。她有些害羞,说:“西夏是个好人。”做好事的人很多。我就是喜欢他们,看到这些孩子太穷了,能帮忙就帮忙。”在乔丽丽看来,帮助别人只是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我了解到我的公司有很多员工

默地参与“代理妈妈”的活动,董事长程武超说,这在西排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他为公司的这些职工感到骄傲,他们的身上有着对社会的大爱,这也是公司的福气。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作为80后的母亲她们尽管年轻,但是却不适细腻,不仅在物质上给予这些孩子帮助,也关心着这些孩子的精神健康。乔丽丽告诉记者,这些孩子因为多是孤儿或是单亲家庭,容易封闭自己的心理,产生自卑的情绪,她希望能够有人来组织这些孩子们定期到景区走一走,看一看,让他们开阔心胸,更多感受生活的乐趣。


在这些“80后”的“代理妈妈”们看来,西峡素来已久淳朴向上的社会氛围和西峡层出不穷的道德模范的出现,像一盏明灯指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行走在奉献爱心的路上。


执着打造“代理妈妈”品牌十三载


“做一件好事容易,但是要长久坚持做一件好事就不容易了,有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很幸运我们做的这件好事坚持了下来。”西峡县妇联主席靳麦勤说起13年来坚持发展“代理妈妈”活动,颇有感触。


2002年,为救助因贫困而濒临辍学儿童重返校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西峡县开启了“代理妈妈”活动,靳麦勤带着自己的团队开始了在全县的排查,她们先后行程1000多公里,在19个乡镇、街道辖区里贫困家庭孩子的家中,逐一摸底,把所有贫困家庭困难的孩子全部统计出来。


“排查的结果让我们有些震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丹水镇的小宝珠一家,父亲患癌症去世,母亲是一个精神失常患者,13岁的小宝珠抚养着两个年幼的弟弟和妹妹。一锅米汤是姐妹三人一天的食粮。”回忆起排查时的情况,西峡县妇联副主席郭文眼里泛着泪花。


“孩子是家里的希望,孩子没有出路一个贫困家庭就几乎绝望了。”靳麦勤说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县妇联提出了“代理一个孩子,救助一个家庭,稳定一方社会”的理念,一场全社会参与的“代理妈妈”活动展开。


在县妇联的宣传和带动下,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加入了进来,历任西峡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干部们都成为了代理妈妈、爸爸,尽管不少已经离开了西峡,但是资助活动却依然在继续;爱心企业参与了进来,宛西制药、龙成集团、西排公司甚至北京太阳能研究院、郑州海韦力公司等多家企业和个人热情当上了51名贫困孩子的“代理妈妈”;爱心公益团体参加了进来,西峡爱心车友会、西峡爱心志愿者协会等一批专业的公益组织陆续加入到“代理妈妈”的团队中......十三年来原本以解决贫困儿童九年义务教育的爱心活动,逐渐演变成一场由领导干部、社会团体、公司、个人集体参与的帮扶活动。“只要孩子们需要,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资助到底。”已经成为很多爱心人士的共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能够让贫困家庭彻底改善家庭状况,西峡县妇联还倾心为他们寻找致富的门路。重阳镇的查显香在妇联的帮助下发展夏菇种植,不仅让自己摆脱了贫困生活,还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镇的村民一起合作种植。


靳麦勤认为,“代理妈妈”是一个良心活动,是一个需要长久坚持的活动,保证这项活动坚持十三年之久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一系列跟踪管理及服务督导措施。


在妇联办公室记者见到了近30本厚厚的档案登记卡,孩子的自身情况、家庭情况、在校表现情况和“代理妈妈”的基本情况被详细登记在册,由县妇联、乡妇联、“代理妈妈”及“代理孩子”所在的学校各持一份,以确保每一个孩子底子清、对象明。在资金管理方面,贫困孩子的代理资金一律由学校代管,由各乡镇妇联亲自到学校查看代理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同时,每逢金秋开学之初,县妇联总要集中力量,抽出一周时间对助学资金,逐乡逐校逐人发放到位,并面对面地鼓励孩子们自强自立。


在为孩子们送去资金支持的同时关注孩子们的精神健康,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要求每个代理孩子在每学期初都要给“妈妈”们写一封感谢信及学习汇报信;乡镇妇联每期都要到所辖的代理孩子家中做一次实地家访,并到学校班级做一次实地校访,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乡镇妇联要以信函或电话形式征求一次“代理妈妈”对“代理孩子”的要求和希望……以此搭建起“代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桥梁。


在西峡县妇联的工作人员心中,“代理妈妈”就是一场爱的马拉松,没有终点,一群善良的人,怀着真诚的心,将温暖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现在这个爱心团队又开始准备今年“六一”要举行的大型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