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制作手工绢花。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制作手工绢花。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众信。com大同2月19日讯:疫情下的“汕头经济”:宅基地不停产,手动增收
作者杨佩佩
在宽敞明亮的单元房里,魏玉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花瓣在巧手间飞上飞下,再装上去贴成“盛开”的桃花。疫情之下,这种画面每天都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家家户户上演。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中的肺炎疫情,云州区好媳妇手工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利用库存材料在家制作绢花,既保证了防疫又保证了生产,增加了在家的收入。
一片片花瓣在巧手间飞来飞去,装裱贴成一朵“盛开”的桃花。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52岁的魏玉华是云州区瓜源乡渔二涧村的村民。2014年,她家确定了2018年底建卡脱贫的贫困户。自国家扶贫政策在该村实施以来,当地政府通过搬迁和危房改造,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条件。“我们村祖祖辈辈都住在石窑。现在,我们终于住在一栋楼里,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
随着移民宅基地的开垦和土地流转,魏玉华离开土地住上了楼房,必然要从务农向打工转型。“刚开始,我很担心离开土地就赚不到钱。当移民村成立扶贫车间时,我不再担心了。”魏玉华说,如果你愿意做,就能赚到钱。
2019年8月底,为增加家中贫困妇女的收入,大同市妇联经过反复调研对比,从天津引进了人造花加工项目。魏玉华得知后,决定在云州区成立一家好妻子手工专业合作社。“手工绢花可以在车间制作,也可以带回家。这样,妇女就可以照顾家庭,增加收入。”
在项目开始时,政府雇佣专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和咨询,并提供加工场地。“项目引进以来,在政府的帮助下,合作社在云州区设立了11个车间,培训了2000多人。”魏玉华说,手工绢花环保易学。工资根据加工量计算。你做得越多,工资就越高。
手工绢花项目催生了“康头经济”,增加了居家就业的收入。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加工婚宴开始,合作社就逐步进行技术培训和团队扩充,先后加工了三叶草、郁金香、康乃馨、水晶玫瑰、桃花等五大系列25个品种。由于手工绢花项目不受年龄、时间、地点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合作社,催生了在家门口就业增加的“康头经济”。
魏玉华介绍,每周从天津拉回来一车原材料,退回两车成品。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加工人造花100万朵,出口美国、俄罗斯,加工费收入27万元(人民币,下同)。现在,她每个月在家就能挣一千多元。
“通常合作社的成员大多会去车间进行手工绢花制作,有的还会收到材料回家。”魏玉华说,受疫情影响,成员留在家里,车间负责人把材料送到门口,同时回收成品。
魏玉华告诉记者,春节前合作社从天津拉回来两车原料,已经相当充足了。疫情防控期间,成员家庭还在家帮忙制作手工绢花,产量增加不少。疫情过后,成品将送回天津。
“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用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不返贫,带动更多的人在家工作,发展‘汕头经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