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通付盾 公司投资,禹州创业投资公司

虚拟机保护、多因素认证、设备指纹……这是一家拥有众多领先技术的新型网络安全企业。数十亿美元融资、知识产权纠纷等新闻在媒体上屡见不鲜。这是另一家有各种谣言的公司。

本次采访中,安全牛采访了同福盾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先生。这位从美国回来的数学博士如何看待这些谣言,介绍自己的创业理念和商业发展战略?

王德佳博士

简历

王德佳,同福盾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时空码发明者,数据分析专家,国际计算机学会(ACM)高级会员,工信部数据中心联盟开放移动互联网委员会专家委员。他拥有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数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概率统计学士学位,在硅谷软件公司(Oracle、Acosta、VISA、IBM等)的整体设计、产品开发和管理方面有10多年的经验。),并参与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

一、率先把设备指纹技术引入中国

安全牛

您之前在美国硅谷公司做研究开发,为什么要回国创立通付盾?

首先,汪德嘉:想自己做生意;第二,他为中国的科技和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时候,恰巧有一个机会。阿里在中国想做设备指纹,找到了我,于是把项目带回中国创业。

安全牛

您在硅谷是做设备指纹这方面研究的吗?

汪德嘉::是的,而且很早。2008年,国外著名的反诈骗公司ThreatMetrix刚刚将业务拓展到美国。当时我开始解决美国网络游戏微交易中的诈骗问题。传统支付公司很难覆盖几美元的小额交易,欺诈者可能通过大量交易频率成为洗钱的渠道。设备指纹技术非常有效,解决了使用代理伪装IP的问题。

阿里当时也在研究设备指纹,第一次接触ThreatMetrix,但效果一般。原因是国内的情况和国外不一样。比如国外是三大浏览器,国内浏览器太多了。各种阉割和修改版本的PC设备指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此外,国内移动化早于国外,移动设备指纹是新生事物,不是国外厂商积累的,产品效果也不好。

2011年,我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不多,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国内电商蓬勃发展,信用环境不完善。与国外相比,对反欺诈技术的需求更大。刚好遇到阿里的项目,打造了同福盾,这是设备指纹技术第一次正式进入中国。

二、一段弯路成就移动安全

安全牛

我最早了解通付盾是做APP加固的,你们又是怎么从设备指纹进入到APP加固这个领域的呢?

汪德嘉:加固技术是设备指纹防伪的关键,而我们恰恰向客户开放了这一能力。

我们走了一些弯路。2013年,我做了移动支付,包括时空码支付

、高教区手机一卡通等,用APP虚拟支付卡,用户做到一定规模,但没有做起来。失败的原因包括2014年二维码支付的暂停,但最重要的还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强力推广。起源于反欺诈技术的安全专业厂商在To C领域没有办法与互联网巨头抗衡,尽管在技术实现及商业模式上通付盾做的较早。


商业上虽然没有成功,但产品技术上还是有收获的。做手机银行,就要做APP加固,需要考虑安卓和iOS系统,而且安全又是重中之重。银行要求十分严格,逼得我们把产品打磨得非常强壮。走过这段弯路之后,我们重新回归安全,聚焦移动安全、账号安全和业务安全。至此,企业的技术产品及发展模式才开始真正的规范和清晰起来。


三、不看好烧钱模式 10亿融资计划卡位


安全牛


通付盾的融资情况是怎样的?


汪德嘉:投资方很看好我们。到目前为止公司总共有七次增资,全是内资,天使轮是数百万元,后续几笔数千万元不等。To B与To C是不一样的,To C烧钱,但烧钱不适合To B的模式。


安全牛


2013年到14年不是走过一阵弯路吗?那个时候的资金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汪德嘉:我所说的弯路是指发展方向,移动支付这个方向没走对,给了竞争对手发展的机会。


2014年我们回过神来,重归安全本质并清晰规划产品线,有了新的融资需求。当时通付盾的估值是2亿美金,2014年我们差一点死掉了,融资不顺利最困难的时候我把房子也抵押出去,在这里我特别感谢家人的支持。做平台公司非常不易,通付盾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平台做扎实之后,客户的数量和收入稳步上升,企业发展才真正到了海阔天空的阶段。


安全牛


到现在为止,你们总共融了多少资金?


汪德嘉:累计总共融了几个亿人民币,详细数据公司上市的时候都会向公众披露。目前正在做PreIPO融资。


安全牛


之前传出的10.5亿元的融资金额影响很大,好多人都在传,业内也有人表示怀疑。


汪德嘉:这个数字是我们融资计划的总金额。当时接触的一流投资机构与投资人很多,签了不少投资意向。融资消息被人提前给捅了出去,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对此我们也很困扰。后续我们积极调整节奏,也在公司官微上做了简单澄清。


目前公司的现金流非常好,业务增长快,能自我造血。公司股权结构也很好,创业核心团队占绝大多数,投资机构都是内资。这几年我见过的投资机构与人非常多,在这里我要强调投资人的选择很重要,很幸运我们拥有靠谱的投资人。目前PreIPO融资进行时,目标清晰,战略卡位。


四、独立发展 定位于安全云与大数据平台


安全牛


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汪德嘉:通付盾坚持独立发展,以奋斗者为本,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增长太快,仅在上个月就有271家有效潜在客户主动找上门来。


我们2016年的口号就是归零、聚焦和奔跑。归零是端正心态,聚焦是提高产品质量做标准化,奔跑是提高运营效率。


优质客户要求也会很高,比如金融客户非常严谨,满足这些需求必需依靠高素质的人才。2017年我们提出“三个100人”引进计划(“100名管培生、100名专业人才、100名市场销售”)。


通付盾业务定位专业的网络安全云与大数据平台,提供安全产品的SaaS化服务。IPO的重要指标是利润、是增长率,我们更注重这方面的规划。


五、虚拟机保护、多因子身份认证和设备指纹


安全牛


目前通付盾在安全技术上有哪些新的突破?


汪德嘉:移动安全目前最好的应用加固技术就是俄罗斯黑客发明的VMP,即虚拟机保护技术。目前通付盾是国内唯一一家对APP加固(Android及iOS平台)真正实现虚拟机保护(VMP)的安全公司,达到了零损耗、全兼容、防破解。这项技术的难度非常大,我们的投入也很大,目前是移动APP安全最顶尖的保护技术。


另外一个就是多因子身份认证技术,我们使用多达数千个因子来进行深度学习、交叉身份认证,包括账户、设备、应用、时间、空间、行为、关系、偏好、生物特征等。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把区块链技术与安全完美结合起来,并运用在通付盾的身份验证技术中。由于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并不适用于移动互联网,比如需要下载整个区块,并做全网广播,因此会耗流量、耗电、占用移动设备的计算资源等。但通付盾核心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研发人员使用一种压缩技术把通信量、计算量都做到了非常小。


我们是最早做设备指纹技术的,有自己的理解。设备指纹技术的核心是防伪造,没有加固能力的设备指纹技术是皇帝的新装。设备指纹技术的难点是跨平台,这需要多年的算法积累。商业生态系统的未来趋势是越来越封闭,设备指纹这样的跨平台开放ID作用会越来越突显出来。设备指纹的价值体现在于应用,通付盾设备画像技术已成熟,应用于风控与获取客户。我认为设备指纹会是继人工智能、区块链之后最有技术门槛的金融科技。设备指纹技术是如此重要,我一直有个想法组织一次行业设备指纹技术“大比武”。


创业迈入第六个年头,通付盾的核心竞争力一是不断迭代的技术升级,二是多年的数据及处理数据的相关经验,再加上核心高管的行业积累,共同组成了一个很难超越的竞争壁垒。


六、要做网络安全的蓝筹股


安全牛


能否结合中国的网络安全市场,谈一谈通付盾未来的发展方向?


汪德嘉:一个国家的网络安全能力与其市场规模是成正比的。中国的网络安全市场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很多优秀人才来推动。传统的安全“盒子”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安全是高度的云化、移动化和智能化,这对于安全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移动安全、账号安全和业务安全,这三个领域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和关键环节,相辅相成,能产生巨大的价值,是一个利国利民又利已的事业。通付盾在这些新领域方面有着长期的规划。我们的愿景是做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网络安全“蓝筹股”。


---


在订阅号里,长按公众号,即可“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