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路遥”回国创业。村民致富。“路不远”——河北峰峰矿区90年后,返乡读大学生成村致富。
新华社记者范
“XXX于2月1日XX: XX以电子方式将人民币23500元汇入并存入您的尾号为XXXX的储蓄卡。”随着1000多公斤白蚁被客户签收,贾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提示付款已收到。看完短信,贾放下手机,继续准备下一批货。
棚外寒风凛冽,90后大学生贾和他的两个朋友段、李刚正忙着和村民们在大棚里种鸡菌。采摘、切根、清除附着的泥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这个棚子前后总共收集了8000磅。价格从20元到26元不等,利润应该在6.4万元左右。”收拾好后,贾计算了一下大棚里的利润。
贾、段和李刚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他们开始在其他地方工作。2013年,他们回到老家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发展。2015年,他们在大社镇王楠村开办了养鸡场。2016年底,当地加大环保力度,鸡场位于水源保护区,列入停工项目。“养鸡场关停后,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去各地学习经验,积极寻求转型机会。”王楠村党支部书记李勇说。
经过调查研究,他们决定把原来的鸡舍改造成种植白蚁的地方。2019年,他们的友谊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年建了一个25亩的鸡菌种植基地,王楠村委会以集体土地入股。他们到河北农业大学、邯郸农科院请教专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改进种植技术,并走访上海、北京、广州、石家庄等地的大型批发市场,打造自己的销售渠道。
2020年初,他们迎来了黑皮白蚁的大丰收。再加上一些新开发的销售渠道,白蚁已经卖了个好价钱。现在,他们的鸡白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而且供不应求。
目前种植基地共有12个养菌室,年产白蚁约14.4万斤,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平均每月增收约2000元。2020年直接增加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自从到了种植基地,我每天主要伺候大棚里的菌棒。我一个月能挣1800元贴补家用,日子越来越好了!”来自王楠村的62岁村民韩书河说。
下一步,他们将采取租回户的形式,让更多的村民参与白蚁的生产。公司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保证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全部回收利用,实现公司、村集体、农户三方共赢。
从“单打独斗”到“连队村集体养殖户”的新型合作模式,三位“新农人”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带着村民打工、转市场,让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产业发展增收致富。(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