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特别阅读
深圳是名副其实的创新创业之都。据深圳市企业登记局最新统计,截至10月底,全市商业主体351.1万户,同比增长9%。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数据显示,全市每千人拥有商业实体261.3家,企业164.5家。其中,大学生创业者不在少数。在高交会创客展创新创业展区,记者采访了部分高校创业者。他们说:“创业有很多困难,但机会很多,有很多事情要做!”
追求梦想走上创业路
记者面前的唐宸禹略胖,留着小胡子。乍一看,他像一个三十多岁的叔叔,但他只有23岁。他递过来的名片上写着:珠海一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然后他自我介绍。他是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大四学生,正在准备考研。
在唐宸禹面前的展台上,有一架无人机样机,这是他所在公司的心血之作。它是一种全天候智能探测飞行平台,是一种超微型、高速、持久的高载荷、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唐宸禹告诉记者,他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父母都从事金融行业,但他从小就喜欢鼓机器人,大学也按他的意愿学习机器人。2017年,他的亿恒机器人团队参加了DJI创新公司主办的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第一年获得二等奖,第二年获得特别奖奖杯,还认识了DJI创新创始人王涛。
“王浩执着认真,学习能力强,是我们的好榜样。”从那以后,唐宸禹越来越痴迷于研发。一年多来,他每天都待在实验室,每天睡在营地的床上,宿舍只是个洗澡的地方。大学三年级时,他从亿恒机器人团队退役,得到了国家大学生攀登计划的资助,创办了这家公司。目前,公司有15个小伙伴。
唐宸禹承认创业有很多“坑”。比如有一次,一个客户让他们做一个计划,他们要反复修改。他们忙了四个多月,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目前资金不足,投资者有望青睐。
谈到大学生创业,唐宸禹直言,“做事不讲理、浮躁的人很多。”。但他是少数例外之一。他说:“我们技术出身,学习能力好,一直在积累,肯定会有成绩。”如今,唐宸禹已经获得了2项国际大奖和16项国家大奖。他说,珠海有通航城市,上、下产业链比较完善;深圳有很多优秀的同事,有很好的营商环境。他坚信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明天会更好。
在深圳创业天时地利人和
网购担心衣服尺码不对?热天不想试穿新衣服?找不到自己的穿衣风格?这款实用的AI产品在高交会制造者展创新创业区展出。它有一个狭长的显示屏,集成了AI人体识别和三维人体模型。只需要30秒就能准确测量出使用者衣服下的身体尺寸。可以在网上购买衣服,也可以在几秒钟内定制专属衣服。
“定制服装一直都很贵。通过这项技术,商店和运营等各种成本得以降低,使服装定制成为公众的消费品。将AI技术引入服装领域,使得服装面料业务更加智能,推动了服装行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进程。”深圳市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商务总监黄说:“我们的团队起源于
d="3318176" qid="6595503483686753539" mention-index="0">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与服装工程实验室,从事该研究已经有10年了,目前与许多跨国集团以及国内大型的电商品牌建立了合作。”黄彧卓是重庆人,可能长期在粤港澳大湾区生活,普通话也带有粤港口音了。他告诉记者,创始人本科在西安交通大学读计算机工程,硕士及博士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学习与研究人工智能与服装工程相关课程,毕业后,就与同学一起到位于深圳南山区的香港理工大学产学研大楼,将“人十服装”为核心的图像图形处量和3D技术研究,从“学研”运用到“生产”。团队开始时只有4个人,在一间小小的房间里。2017年,朱帅印博士牵头成立了公司,如今已经得到两轮融资。
“香港大学生到深圳创业,天时地利人和。”黄彧卓说,“和大多数来深圳创业的公司一样,我们创业初期也有很多困难,但是深圳的创业环境很好,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在产学研大楼里办公设施一应俱全,有问题也可以免费咨询创业基地。项目启动时,租金办公室租金几近免费,并得到了来自香港的技术资金支持,随后也有创业基地牵线及时找到融资;在企业管理、财务支持方面,也能提供专业人士免费咨询。”
说到对未来的期许,黄彧卓表示,大学生毕业后马上创业,接触社会比较少,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牵头对接深圳的企业,让高校产学研对接得更紧密!
进一步营造大学生创业氛围
目前,大学生创业已经逐渐成为带动社会就业、实现大学生实现个人理想的一种选择。但不可否认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也高居不下。究其原因,咨询专家郭磊认为原因主要有;
1、首先是创业方向的迷茫。由于成长空间的限制,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社会资源相对比较贫乏,如何发挥自身的知识所长准确切入市场,选择正确的创业方向是所有希望创业的大学生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2、社会阅历的不足,导致大学生在对政策的理解、合作伙伴的甄选以及对市场的判断方面都存在许多短板。因此,如何加快适应校园外社会环境,迅速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是大学创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3、创业资金的缺乏是大学生创业共同面对的问题,社会资本往往因为大学生创业的规模小、经验不足、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大学生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差而不愿投资,政府扶持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针对上述问题,郭磊建议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方式,一方面逐渐接触和适应社会,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参与项目帮助自己明确创业方向,有针对性的积累社会资源。同时,一定要正确认识自身的长短,以便取长补短发挥优势。特别要提醒的是创业是需要有着执着的追求和准确的战略定位的长期规划,绝不是一时兴起的冲动之举。创业有成功的快乐,更有失败的痛苦,所以执著的追求和坚韧的毅力是创业者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作为投身创业的大学生,你准备好了吗?
在政府方面,如何营造大学生的创业氛围,也是实现我们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郭磊指出,政府的支持不应只是政策,更需要扶上马送一程。如何让大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在系统学习科学知识外,更好的围绕创业需求全方位的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个人素质,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大学生逐渐融入社会,也是政府各级主管部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何泳 文/图/视频)